临朐县山旺镇大车沟村的71岁白内障患者王端普,于12月19日在潍坊眼科医院做了手术。20日进行复查时,王端普的眼睛看东西已经非常清楚,不仅能清晰地辨认颜色,还能拿起报纸读上一段。王端普对眼科医院的医生非常感谢,也委托记者通过本报向那些关心他的好心人表达谢意。(12月21日 潍坊晚报)
从病中康复总是令人欣慰的,随着王端普老人的眼疾被治愈,可以想象,他往后的日子会因此发生多么大的改变。通过本报报道得知此事并时时关注的好心人,在欣慰之余,也一定会为老人送上更多的祝福。美事难免总让人感觉意犹未尽,现实中类似的情况也一定还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这份“幸运”。如何让这样的“幸运”更多地降临,便成了一道迫切待解的民生考题。
围绕对王端普老人的救助治疗,公众看到的是这样一种“解法”:媒体获悉新闻线索并予以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包括医院愿意免费治疗、好心人献爱心等)——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媒体担负着“打头阵”的先锋角色,发挥了汇聚爱心、协调各方的作用。但老实讲,以本报为例,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情况各异的求助信息,其中就有类似王端普老人的情况。但媒体毕竟不是专业的慈善救助力量,即便尽了最大努力、考虑到最大可能,也不免力有不逮,无奈只能在那些最迫切、最危急的困难群体中有选择地救助。
虽然公众的爱心都是温热的,并不分“专业”还是“业余”,但如何凝聚爱心进而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却绝对是门“技术活”。所以,这种“解法”更像是一种应急之法,起到的更多是“蜻蜓点水”的作用,救助面明显太过狭窄。而经由此事,无论是社会救助能力,还是公众的慈善热情,都可谓“汹涌”。对比之下,本该担负“主攻手”之责的专业慈善机构和慈善主管部门的缺席,显得很不应该。
客观地说,完善社会底层救助机制确非朝夕之功,但此事也当给相关慈善机构和民政部门提个醒:慈善事业到底该由谁来当“主管”?如何与广泛的社会爱心形成良性互动?怎样激活慈善组织的内生动力?又如何在充分落实的基础上释放现有救助政策的善意,做到“尽善尽美”?
就在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求,须建立和完善民政部门与慈善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之间的衔接机制,形成社会救助和慈善资源的信息有效对接。这客观上就要求有关部门,对像王端普这样“被遗忘的人”不能再遗漏甚至熟视无睹。要尽快建立起与被救助对象、媒体和公众间的“爱心通道”,消除专业慈善救助无法惠及的“背光之地”,让时下尚显稀缺的“幸运事”最终成为平常之事,这也才是最大的幸事。(特约评论员 李明志)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6-05南安市2014年投入500多万元开展慈善救助
- 2013-11-29宁德市各慈善总会组织实施一批慈善救助项目
- 2013-04-22周宁:1143名残疾人得到慈善救助
- 2012-07-18“天使妈妈”遭拷问 民间慈善救助是否要坚持“程序正义”
- 2012-03-282012年“331”慈善救助工程启动 将救助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