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综合资讯 > 正文
31位老人组成义务巡逻队 坚守10年做“小事”

2014-12-09 10:13:39 吕蕴岚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老人们每天排班在大院里巡逻,查隐患、帮扶邻里,获居民好评

东南网12月9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吕蕴岚/文毛朝青/图)6日上午,福州晋安区站前社区铁建大院里张灯结彩,拉起横幅,仿佛过年一般热闹。一群戴着红袖章的老人列队走过院子,沿途居民们自发地为他们鼓掌喝彩。对大院来说,这是一个喜庆的大日子,因为大院“老人义务巡逻队”成立10周年了。

铁建大院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老式小区,没有物业,且位于火车站附近,治安形势复杂,曾经案件高发。为了大院平安,2004年12月6日,十多位老人成立“义务巡逻队”,轮流排班巡逻。拉起队伍后,他们头三年里抓过一个杀人在逃犯、两个小偷,赶走过3个小偷,此后7年实现小区“零发案”。

如今,这支队伍里有31位老人,最年轻的52岁,最年长的92岁,平均年龄大约为70岁。他们除了巡逻,还爱管大院里的各种闲事,处理过上百起居民意外事故。面对居民们的赞誉,老人们很谦虚,表示只是“做了点小事”。但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为大院带来十年的平安和欢乐。

  

八十岁以上老人,被列为“荣誉队员”

有制度有换届 队伍很“正式”

如今巡逻队的队长是73岁的孙善政。他从一开始就加入巡逻队,2010年被推选为队长。他认为这支队伍能坚持下来,离不开两个法宝:奉献和制度。

队伍成立之初,居民们为老人的热心感动,但也担心他们做不了事。首任队长陈春和几位骨干队员找到社区干部及片警黄拔英当“外援”,大伙儿分析,老人与年轻人相比,有两大优势:首先,老人在这一带生活的时间长,看到生面孔会有警觉性;其次,老人起得早,闲暇时间多,每天在大院里溜达,容易发现问题。警民联手,共同制定出值勤点和巡逻路线,一直沿用至今。

队里的老人大多是铁路系统退休职工,他们认为,虽然巡逻是义务劳动,但这不能成为怠慢“工作”的理由。老人们制定了《全年值勤表》、《值勤纪律》和《会议制度》,规定任何时候都要遵守制度,按月召开总结会。年初定下的值班表,即使是除夕夜,队员也必须在岗位上值勤。制度还规定,队长和队员不是终身制,两年一选。

“没有奉献精神,我们拉不起这支队伍,但没有制度,我们也走不到十年。”孙善政笑称,这些老人不仅是老同事,还是老邻居,相互之间都很了解,“给大院做事,也是给自己做事,谁都不愿意落后”。

  

铁建大院“老人义务巡逻队”成立10周年

防火患扶老人 各种闲事都管

正如当初分析的那样,巡逻队在大院里溜达的时间长,在紧守门户之余,还消除了不少隐患。大院里住着200多户人家,不少是老人,曾发生过数次煤气泄漏、电线老化蹿出小火苗等事故,多亏了巡逻队员及时发现,报警或联系房主前来处理,避免发生更大的事故。

巡逻队的老人也各有手艺和爱好,胡信煌早年当过机修厂厂长,从闹钟、电扇到高压锅,都能摆弄。他退休后帮居民们修理伞和小电器,解决了不少麻烦事。如今,老胡年过八十,眼力不济,这些活被队友关公础接手了。老关手艺精,脾气也好,时常劝居民们小东西修修还能用,注意节俭,当起了小区义务维修工。

在大院里,不但东西坏了有人修,就是受伤摔倒了也不怕。53栋的杨大姐在家跌倒,右手骨折,又正好没人在家,只能向邻居求救。巡逻队的吴剑章立即上门,送她去医院。一位老太太在楼下闲聊时,突发心脏病,巡逻队员李加兰立即联系120抢救,转危为安。孙善政在巡逻时看到90多岁的任老太在楼梯口摔倒,喊来同伴把老人背回家,后来也时常去探望。大院里的年轻人都说,有了巡逻队,他们无论出门上班还是去旅游,都放心多了。

  

八十岁以上老人,被列为“荣誉队员”

办球赛制灯谜 他们点子不少

10年里,有人搬家,有人去世,队伍一度壮大到40人,如今剩下31人。在巡逻队里,不是只有冷冰冰的制度和纪律,反而充满温情和乐趣。值勤的老人在大院里站岗、巡逻,挥挥手动动腿当做健身;没有值勤的队员也会到门口的活动区打牌、闲聊,顺便帮忙盯着进出的人员。遇到街道组织“芒果节”,老人们想点子,动手做作品,连续5年获得奖项。每年元宵节,老友们更是兴奋,动手做花灯,制灯谜,组织乒乓球赛和游园活动,热闹非凡。

队里有人生病了,大伙儿都会上门看望。对老人来说,老友的陪伴和关怀,有时比儿女更贴心。也正因为这样,不少老人上了岁数,无法巡逻,仍不愿离开巡逻队。孙善政他们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将80岁以上的老人列为“荣誉队员”,不必巡逻,欢迎他们来参加活动。这次十周年庆,8位荣誉队员前排就座,胸佩大红花,老人们倍感自豪。

74岁的王石兵是巡逻队的“笔杆子”,在西北工作多年,定居福州。这次,整理十周年的资料,老王潸然泪下:“我想我们这支队伍应该不会有下一个十年,也许人不在了,也许大院都拆迁不在了。”老人们“小心翼翼”地希望,还能再为大家巡逻5年。

  

八十岁以上老人,被列为“荣誉队员”

其它热图

公益捐赠活动在东湖公园举行 万件冬衣暖童心

与我常在——生死恋

全国志愿服务标识征集活动获奖作品揭晓

郑伯武:我觉的英雄不是快意恩仇,而是正义使者

老人过街摔倒学生路人帮扶:没时间想会不会被讹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