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2月5日讯 (通讯员:刘建奎 钟晓芳 林厦飞)在深入开展的“解发展之困,献发展之策”大讨论活动中,武平县中山镇以创建国家级历史名镇为契机,积极引导全镇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同找发展瓶颈,共谋崛起良策。
中山镇是我县有名的千年文化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然而在优势面前,在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旅游名镇建设等方面又显得思路不广、办法不多、措施不活、发展不快,为此,中山镇认真查摆、深入反思,充分认识到制约乡镇加快发展的瓶颈所在、症结所在,并积极提出应对之策。
“中山镇发展不快,我想很大程度上有主观因素,主观上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存在安于现状的心态。客观上我们也面临基础差、底子薄、资金缺的困难局面,在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开发方面举步维艰,另外,在创建历史文化名镇上我们还存在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我们亟需城镇规划、旅游、考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支撑。” 中山镇党委曾书记这样说。
在直指痛处,找出发展瓶颈后,中山镇立说立行,对照差距,提出:要发挥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步把中山打造为享誉周边地区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风景优美的旅游重镇,民俗奇特的客家古镇。
“接下来,我们将按照旅游名镇建设的要求,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完善一批项目,扎实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集镇总体规划以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和发展规划,着力推进古镇保护提升工程,着力推进百家姓文化公园、鲤龙山庄、奇石谷开发、宣传文化广场和“美丽阳民”五大旅游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乐”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中山镇党委曾书记说道。
在抓好文化、旅游项目建设的同时,中山镇还积极提出要重抓特色产业提升,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经济。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逐步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中山镇党委曾书记说:“2015年,我们提出按照“生产规模化、技术专业化、作业机械化、销售网络化”发展方向,培植发展“烟、草、渔、果、蔬、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我们还将尝试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做强做大电商销售模式,发挥百家姓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示范作用。”(武平县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