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7-8期
http://wmf.fjsen.com  2014-12-05 09:38:39 来源:省委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一把手谈创建〕

 

武平县委书记 王建生:

着力“五个提升”  促进全面发展

 

近年来,武平县围绕建设实力、宜居、幸福“三个武平”的目标,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把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作为提高县城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着力“五个提升”,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合理规划,着力品位提升。确定以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吸引内陆地区资源要素、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东西延伸、南北拓展”文明城市创建规划,着力打造闽粤赣边县域中心城市。硬件方面,合理规划建设道路、广场、公园、水景、绿地等基础设施;软件方面,通过开展城区“六乱”整治、倡导“四归”等措施,有较克服县城容量小、承载力不足、交通拥挤堵塞、环境卫生保持难等问题,实现县城“量”的扩张,拓展县城发展框架,县城面貌初步实现了“绿、净、美”,县城功能不断迈向“便、捷、优”。

二、深化宣传,着力内涵提升。邀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等就理想信念、革命传统、责任意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开展专题讲座,对干部群众进行培训、宣导。在市民中心设立“道德讲堂”总堂,各级文明单位、乡镇、学校、社区均开设“道德讲堂”活动,有力增强市民的道德素养和文明意识。开展推荐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活动,以道德模范为原型拍摄微电影,编印公民道德教育系列丛书,举办身边好人好事与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树立道德标杆,弘扬社会正能量。开展“行德送福工程”活动,鼓励先进人物依据自身能力和特长参加公益活动,带动身边人“学好人、当好人、做好人”。出台《武平县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实施办法》,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方式,着力解决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三、构建网络,着力基础提升。文明城市创建,重在基层基础。构建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未成年人德育网络,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基础工程。三年来,投入2.6亿元,完成全县中小学校安全工程建设;建设县青少年宫、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科技馆等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场所,并将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运转、维护和开展公益性活动的经费纳入县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投资40万元建成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组建了一批心理健康辅导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公益性、专业化的的心理健康辅导、心理评估及心理教育培训服务;承建了4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自建了13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实现了县域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

四、城乡共建,着力整体提升。以全国文明县城创建为龙头,全面开展全国优秀旅游县、全国金融生态县、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的“八城联创”活动。开展“文明乡镇竞赛”活动,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道德讲堂、“文明餐桌”行动、网络文明宣传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竞赛活动,并对全县17个乡(镇)进行竞赛活动考评,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村级组织建设考核体系。开展“七项共建”活动,文明单位对文明村(居)在环境整治、绿化美化、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阵地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扶。

五、志愿服务,着力活动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方面。武平县出台了《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工作方案》,截止目前,已组建志愿服务队175支,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7908人。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队,当前注册志愿者200余人,参与中国文明网、文明风网、文明闽西网、武平人论坛等主流网站讨论。发动“身边好人”加入了福建好人微博群,通过QQ群、微博发贴等方式向网民发送正能量,不断推进网络文明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志愿服务示范站建设,在城区各社区(小区)、广场(公园)、长途汽车站、二级达标医院、学校、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和敬老院等设立了19各志愿服务站(点),为志愿者开展活动搭建了活动平台。广大志愿者围绕服务社会,结合“我们的节日”,广泛开展送温暖、文明交通劝导、无偿献血、扶助残疾人、关爱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县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武平供电公司“微笑之星”志愿服务队等做法在福建电视台《福建志愿者》栏目专题播出。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创建文明县城是时代的要求,民众的愿望。武平县将不断深化创建活动,坚持为民创建,创建为民,加强建设,优化环境、科学管理,进一步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树立武平良好形象,打造武平文明品牌,争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编辑:游立华 郑圭斌)


上一页 [1] [2] [3] [4] [5] [...] [15] 下一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