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期
(总第199—200期)
福建省文明办 2014年10月30日
目 录
〔本刊特稿〕
用好三明老典型 提升创建新水平
〔重要消息〕
我省召开推动清新福建文明游和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
新闻发布会
〔创建思考〕
以组工文化建设为引领 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专项活动〕
风清 气正 情暖——2014年福建省“我们的节日·中秋”
主题活动综述
〔公民道德建设〕
厦门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精神文明创建〕
龙岩市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
福州机场检验检疫局“出境旅游、文明先行”活动成效好
惠安县积极贯彻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精神
东山县创评“信用船”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涵江区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
永春县检察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司法保护
〔志愿服务〕
三明市多渠道开展专业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情况通报〕
我省8月份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0人入选“福建好人榜”
我省9月份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0人入选“福建好人榜”
〔简讯〕
厦门市召开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会议
莆田市设立“交通文明曝光台”
龙岩市举办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礼仪职业技能竞赛
长乐市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福安市召开畲文化传承与保护研讨会
(本刊特稿〕
用好三明老典型 提升创建新水平
按: 9月15—16日,由省文明委、光明日报社主办,三明市委、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30周年研讨会在三明市顺利举行。
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启彤同志曾担任过三明市委书记(县级市),亲自领导和参与了30年前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对全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尤其是三明市的文明创建活动怀有深厚的感情,寄予厚望,给予支持。在收到省文明委和三明市委、市政府的请示后,袁启彤同志欣然同意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同时,他还给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同志两度去信,沟通交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我省特别是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鼓与呼,我们倍受感动,深受鼓舞,更增强了推进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再上新水平、新台阶的信心决心。现将袁启彤同志写给徐令义同志的信及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雒树刚同志,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同志的批示予以刊发,以飧读者。
袁启彤同志写给徐令义同志的信
徐令义同志:
您好!
本月19日寄来的信以及两份材料收到了。非常感谢!
学习了雒树刚同志和您在全国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让我了解到了当前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许多新的精神、新的部署于要求。很受教育于启发。雒树刚同志在讲话中对过往30多年来创建文明城市的四条经验的总结(四个坚持)讲得非常好,非常切合实际,正如您所指出,这“四个坚持”的实践弥足珍贵,反映了文明城市创建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我们要很好地领会,并在今后工作中不断丰富发展。您在讲话中对今后工作提出的“七个深化”的要求很全面、很具体,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相信各地经过认真地贯彻落实必将有力地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你们两位在讲话中都提到了三明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30多年以来持续抓,发挥了“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示范作用。这是对三明工作的肯定,也是对继续搞好三明各项工作的激励和促进,我和你们一样,希望三明这个老典型在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能创新经验、上新水平、出新成效。
为纪念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召开30周年,在中央文明办支持下,经中共福建省委同意,9月上旬,省文明委、光明日报与三明市将共同召开30周年研讨会。我将应邀与会并按会议安排作个发言,现将我准备在研讨会上的发言稿(因会议时间有限,想讲短话)寄给您,这篇讲稿(已全文刊登于9月20日《福建精神文明建设》专辑第4期,编者注)主要是对当年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开创时期工作的回顾以及几点自己的体会,请您拨冗一阅并不吝赐教指正。
顺颂
安祺!
袁启彤
2014年8月22日
雒树刚同志批示
启彤同志讲得很好。九条体会和建议很深刻,也很有针对性。中央文明办要用好三明这个老典型推动工作,并帮助其不断提高水平。
9月4日
徐令义同志批示
树刚部长:
袁启彤同志原系三明市委书记、福建省委副书记,现已离休。袁书记对三明创建很关心,此前给我写信,我给他复信,并将您的“6·12”讲话寄他。这封信是他的再次来信,呈您阅悉。
徐令义
9月4日
又,将此件复印给袁书记。
徐令义
9月5日
〔重要消息〕
我省召开推动清新福建文明游和
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新闻发布会
本刊讯 9月26日上午,省委文明办联合省旅游局、省外事办、省公安厅、省交通厅等部门召开“推动清新福建文明游和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及境外驻闽新闻媒体、省属新闻单位、福州市新闻单位等约80名记者参加。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石建平通报了福建省贯彻落实《福建省提升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实施方案》及《清新福建文明旅游行动方案》的有关情况。
发布会指出,《福建省提升公民出境游文明素质实施意见》从把好护照关、组团关、出境关、交通关、落地关、行程关以及加强行业自律、新闻宣传引导、网上宣传引导、社会宣传引导等各个关键环节提出具体措施,在全省旅游行业开展“爱旅游·行文明”主题活动。《“清新福建”文明旅游行动方案》以“清新福建最美记忆 共同缔造”为主题,确定了旅游景区(点)文明行动、文明行业创建行动、文明旅游主题活动、文明旅游交通保障行动、文明旅游宣传引导行动、文明旅游教育培训行动等六大行动,以行动推动工作常态开展。
据了解,两个《方案》把文明旅游纳入导游资格考试、培训考核,建立诚信信息查询平台,健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违规登记制度和公开查询制度。探索建立举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强化群众监督。旅游部门要建立承诺书签定制度,将游客文明旅游承诺书或《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作为旅游合同的附件,在游客报名参团时一并签署。建立评估处戒制度,旅游团队回国后要及时评估、总结团队旅游文明情况,并对发生重大不文明事件的团队实施对带团导游停职、降级等惩戒。建立游客红黑榜,对遵守文明礼仪的游客给予褒扬,坚持对不文明游客上旅游黑榜公示,并不再承接其出境旅游的申请。
发布会强调,文明旅游是每一个人文明素质的反映和形象标志,文明要体现在每一个景区景点,渗透到旅游每一个环节,每个公民都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营造清新福建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树立福建游客在海内外文明旅游的良好形象。
(供稿:创建处 编辑:简福海 吴梦玫)
〔创建思考〕
以组工文化建设为引领 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明是文化活动的凝结。组工文化是组织工作精神、价值观念、制度内涵的集中反映,是组工干部群体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优秀品质、良好作风的沉淀,是组织部门的“精、气、神”。加强组工文化建设,既是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更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和有效领导的根本保证。近年来,省委组织部坚持把组工文化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着重在政治文化、价值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方面下功夫,努力建设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
一、强化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着力培育政治坚定、对党忠诚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塑造组工干部“可靠”形象
组织部门是政治机关,政治坚定是第一要求,对党忠诚是“大德”。通过召开会议集中学习、发放辅导材料、举办理论测试、分类专题辅导等形式,先后组织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和党章,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委有关会议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实质,增强组工干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运用古田会议、才溪乡调查、谷文昌精神等红色资源,突出抓好党性教育和部风部史教育,开展“什么是组工干部的党性”、“怎样做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讲认真”大讨论,举办“古田会议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弘扬古田会议和才溪乡调查精神、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专题讲座,组织“聚焦‘四风’、立行立改”演讲比赛,学习吴一心、李振生、陈黎华、詹红荔等一批先进典型事迹,观看《雷锋在1959》、《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谷文昌》、《天上的菊美》等影片,增强组工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优良传统,教育引导组工干部把对党的忠诚体现为服务大局的具体行动。
二、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着力培育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价值文化,塑造组工干部“可信”形象
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始终恪守的职业道德,是组织工作最本质的要求。牢固树立公道正派价值理念,认真组织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公道正派、坚持原则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规定,深入开展向全国优秀组工干部涂红刚、曾建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举办“到组织部为什么、留什么、比什么”大讨论,引导组工干部对照先进找差距、查不足、明方向,自觉把公道正派作为一面镜子、一把尺子、一支标杆,使公道正派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思想意识、行动自觉。坚持把公道正派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各个环节。在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中,注意规范换届人选提名办法,新一届领导班子人选全部实行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对新提名人选进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建立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根据我省功能区的划分,突出不同考核重点,优化组合考评方式,不断提高考核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扩大干部选任中的民主,增加工作透明度,充分运用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干部群众对我省2013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满意率达100%。
对己清正,才能对人公正。清正廉洁是组织工作的职业操守,是组工干部的鲜明特征。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每逢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通过谈心谈话、发送廉政短信、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慎始、慎独、慎微意识。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十严禁”、“五不准”等纪律规定,特别是在换届选举、干部考察等重要任务中,加强干部组织人事纪律和保密工作纪律教育,防止选人用人中跑风漏气现象发生。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拉拉袖子、“咬咬”耳朵,做到平时常谈心、提拔必提醒、问题有告诫。加强廉政风险机制建设,各个处室在认真查找梳理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作流程图55份,机关99个岗位共查找关键环节402个、廉政风险点387个,将工作流程图和廉政风险排查与防控措施编印成册,印发全体干部职工,接受评议监督。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出台了加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省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省委组织部领导干部谈心谈话、省直机关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乡村干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和省委组织部部务会改进作风等制度机制,修订完善了部机关工作运行程序和各项管理制度,引导机关干部严格按政策规定办事,严格按程序规范操作,牢记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好形象。
三、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着力培育创先争优、甘于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行为文化,塑造组工干部“可敬”形象
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加强政策和业务培训,促使每位组工干部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新的《干部任用条例》颁布后,举办全省组织人事干部《条例》专题学习培训班,增强了组织人事干部执行《条例》的能力和水平。连续开办3期新进部机关干部培训班,邀请部老领导、业务处长为新入部干部讲授业务知识和组工文化。开展“每月一讲”、“读书荐书”、“青年读书会”等活动,提升组工干部“听、说、读、思、行”五种能力。坚持每年举办全员学习培训,与省委党校联合开设“海西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到部机关授课辅导,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努力使机关干部成为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干部。
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有计划安排机关干部参与中心任务,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经受锻炼、砥砺品质、增长才干。三年来,先后抽调800多人次参加中心工作,选派14名干部到新疆、西藏、香港、平潭、武夷新区和基层挂职。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机关干部驻村蹲点调研500多人次、与基层干部群众谈心谈话1800多人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170多人次,协调帮扶项目资金3500多万元,推动组工干部在服务基层中切实改进作风、提升做群众工作能力。组织开展“学雷锋、学长汀、学厦航”等“三学”活动,带头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大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坚持”、“三严三实”要求,引导机关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发扬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争创一流业绩。十八大以来,张德江委员长、赵乐际同志等中央领导先后10多次对我省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给予充分肯定,多项工作走在全国组织系统前列。
四、强化人文关怀和团队协作,着力培育以人为本、团结和谐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文化,塑造组工干部“可亲”形象
情系群众、建设“三个之家”是组工干部一贯的价值追求,也是组织部门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满腔热情地搞好服务。落实首问责任制,对来组织部门办事的同志,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相迎,依规依序,帮助他们把要办的事情办好,解决不了或按政策规定不能办理的耐心解释清楚,使他们有话愿意向组织部门倾诉,有情况愿意向组织部门反映,真正把组织部门当作自己的“家”。建立部领导挂钩联系贫困县、后进村、非公企业制度,部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真情,把党员干部愿望和群众呼声体现在组织工作中。建立关心帮扶困难党员制度,2012年以来先后下拨省管党费2510万元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和生活困难党员。扎实做好人才服务工作,每年通过组织院士体检、举办专家座谈会和休假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关心他们工作生活情况,努力把组织部门真正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
落实“三个留人”要求,努力在部机关创造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坚持寓教于乐,连续2年举办部机关运动会,部领导带头参与各类项目比赛,17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比赛,促进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增强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组建文体活动兴趣小组,举办部机关干部篮球、羽毛球、书画摄影等比赛,开办唐诗漫谈、宋词鉴赏、音乐欣赏等专题讲座,培养健康情趣,陶冶思想情操,丰富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注重激励关怀,坚持“生病及时探望、逢喜及时祝福、遇挫及时关爱”的原则,关心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尽可能帮助解决干部职工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困难。每逢重大节日,走访慰问老干部和在外工作的干部家属,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做好组工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健全部内谈心谈话制度,每逢干部新进机关、岗位调整、外派借调、到龄退休等,部领导和机关党委都会安排谈话,加强干部职工之间思想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了解掌握思想动态,营造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 (供稿:省委组织部)
〔专项活动〕
风清 气正 情暖
——2014年福建省“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综述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省各地紧紧抓住中秋传统佳节这一重要时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紧密契合时代发展要求,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及民俗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廉洁、欢乐、祥和的浓厚节日氛围。
一、教育实践入脑入心,营造廉洁节日氛围
中秋佳节容易诱发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节日病”以及部分先富地区先富群体大摆宴席、铺张浪费现象,在社会群众中造成极不好的影响。各地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过一个勤俭节约、风清气正的中秋佳节。
一是抓好专项部署督查。8月27日,福建省召开深入开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视频会议,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特别对中秋、国庆廉洁自律工作提出要求。会议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坚守监督责任,严肃执纪问责,紧盯中秋国庆这个重要节点,集中力量重点查处公款大吃大喝、公款赠送节礼、公款旅游、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借培训中心奢侈浪费,以及利用婚丧喜庆敛财等问题。省直各部门单位均下发专门通知,要求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已,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决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厦门市对部分餐饮场所、商场、超市、购物卡售卡中心以及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内部食堂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公款购买购物卡、公款吃喝、公款博饼等现象。漳州市下发了《关于中秋、国庆节期间重申“五个严禁”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坚持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龙文区开通专门信访举报电话2部,9月1日到13日共受理群众咨询、举报23条,出动22人次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9次,监督规范全区公车使用208部,抽查人员到岗情况160余人,对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4名干部进行点名通报。南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查纠“节日病”为重点,中秋期间共走访293家酒店、农家乐和宾馆,28个景区(点);核查289个单位、908辆公车封存入库、定点停驶的情况;抽查121个单位财务账册,共发现疑似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线索81个,已查实公车私用私驾、违规停放公车等问题9个,党纪立案2人,组织处理8人,通报批评5个单位。
二是抓好宣传教育实践。中秋节期间,芗城区通北街道纪工委在延安广场等商业中心举办了廉政灯谜竞猜活动, 300多条廉政灯谜吸引了众多党员群众热情参与;巷口街道纪工委向所属社区全体干部职工推送手机短信“廉节”祝福和“五个严禁”通知,提醒党员干部廉洁过节。南靖县山城镇组织力量对兰陵路22个廉政文化宣传栏进行版面更新,营造了廉洁过节的良好氛围。德化县组织各级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村镇开展“发微博,颂中秋”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廉洁、简朴、文明的节日风尚。国网华安供电公司向全体员工发送廉洁自律“六严禁”的提醒短信,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廉洁自律意识,有效预防节日期间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三明市、安溪县中秋节期间大力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突出和侧重“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内容,在公园广场、社区楼道电梯等人流量密集区域以展板、招贴画、图绘、多媒体等形式展播“24字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街头宣传氛围,广泛传播正能量。鲤城区海滨街道联合第二中心小学共同开展“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经典诵读活动,鼓励少先队员们熟记熟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二、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营造欢乐节日氛围
坚持“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的原则,各地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主体作用,精心设计、广泛开展独具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把欢乐团圆、文明健康的节日氛围造得浓浓的。
一是民俗活动独具特色。各地利用文化讲坛、机关道德讲堂、市民学校、社区或村镇综合文化站等阵地,邀请民俗专家、文化学者为广大干部职工、市民群众讲解中秋来历、民间传说、诗词经典以及拜月、祭月、摆塔、做半段、逛庙会、吃月饼、找月华、吃新米、博饼等传统中秋习俗,挖掘传统节日丰富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厦门市承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我们的节日•中秋” ——《中华长歌行》大型电视节目,围绕中秋传统文化习俗,结合厦门特色风俗习惯,通过人物访谈、经典诵读等形式展现中秋节庆习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福州市各城区举办了以摆塔、拜月等传统习俗为主的多场民俗活动,并配合民乐演奏、DIY鲤鱼饼、漆艺作品展等,营造浓厚氛围,传承优秀传统。闽侯县启动“福州民俗之旅体验周”,闽风婚礼表演、福清宗鹤拳、中秋博饼等许多互动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热情参与。仓山区主办“古村摆塔闽韵仲秋”民俗文化活动,在空地上用砖块垒起两座“塔”,众人争相将木材送至“塔”里燃烧,用这种传统方式共迎中秋佳节。泉州市举办“第三届泉州西湖之夜歌舞晚会”、“翰墨颂文都,妙笔迎中秋”书画笔会,用歌声舞姿、笔墨丹青抒发对“文都”泉州中秋佳节的热情赞颂。鲤城区组织开展中秋猜谜、亲子博饼活动,在部分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月饼DIY庆中秋”手工活动。泉港区开展北管民俗表演活动,组织北管文艺骨干在山腰庄氏祠堂开展北管演唱会。石狮市在永宁古街故事会馆举行以“闽台情 团圆心”为主题的永宁古卫城中秋艺文之夜,烧塔仔、妆糕人、猜灯谜、唱南音、听筝曲、博状元等传统民俗古色古香。漳浦县举行“月圆金浦 全城同庆”千人博饼王中王大赛;云霄县列屿边防官兵组织“两岸同胞共庆中秋佳节”欢聚会,官兵们与留在云霄过节的台胞们欢聚在台轮上尝月饼,用“乡音”谈心。
二是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福州市委文明办分别会同长乐市文明委、台江区文明委、永泰县文明委、闽清县文明委联合举办了福州市“我们的节日•中秋”主场活动,以点带面推进活动形成声势,扩大影响。泉州市委文明办、三明市委文明办分别下发《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的通知》,对“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作出专项部署,确保活动组织有力,开展顺利,普惠群众。明溪、清流、宁化、将乐、尤溪等县广泛开展中秋赏月、社区联欢、球赛等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广大群众节庆文化生活。梅列区举办“迎中秋,乐邻里”厨艺比赛,二路、圳尾等社区开展传统特色的博饼、游园活动,居民其乐融融共迎中秋。台江区举办201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主场活动暨经典诵读活动,活动以“诗月情 中华梦”为主题,在中秋民谣吟诵中唱响中华文化的永恒经典,在中秋习俗唱和中了解传统民俗、许下美好祝福。马尾区举办“月满中秋 幸福马尾”中秋主场活动,200多位道德模范、空巢老人、社区群众、机关干部共聚一堂,欢度中秋。厦门市举办以“欢乐中秋,好运厦门”为主题的中秋旅游嘉年华活动,活动以中秋博饼旅游节、中秋美食节、中秋蜜月节、手机旅游彩漫节、中秋好运车送好运、中秋五运游和两岸民宿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等为主要内容,全面展示厦门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节庆文化。泰宁县举办海峡两岸明月节,台湾旅游从业人员百余人与1000多名大陆游客一起看梅林戏、品擂茶、吃果点,共叙团圆情。德化县开展“情满中秋”南音演唱会和“相约中秋,情暖瓷都”广场音乐会;龙海市举办“激情广场大家唱中秋联欢晚会”;华安县组织开展“迎中秋,盼团圆,民俗节日记我心”中秋节主题活动,营造了欢乐团圆的节日氛围。
三是经典诵读涵养心灵。厦门市举办“2014年厦门市中小学生经典诵读比赛”;思明区举行“诵经典 唱童谣 放飞中国梦”第三届“读书郎”中秋诵诗会;同安区举行“‘我们的节日·中秋’同安区经典诗文朗诵会”,引导广大市民熟知经典、亲近经典和传承经典。泰宁县在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以“庆中秋、诵中秋”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赛和手抄报展赛;梅列区举办以“中国梦•爱国情”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石狮市组织中小学生围绕中秋节主题,精选中秋经典名篇佳作,开展“中秋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经典,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永安市南门小学组织学生开展“我和爷爷奶奶过中秋”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在节日期间遵照《弟子规》,为长辈送上一句祝福,敬上一杯茶和一块月饼,争做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上杭县实验小学发动学生上网搜集有关“中秋”“明月”的诗文,各中队开展中秋经典诗文朗诵会、赏析会,“中秋月圆”书画大赛等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泉州市水利水电总公司、泉州市人民检察院以道德讲堂为平台,精心选择体现中秋节日文化内涵的名篇佳作,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弘扬传统经典。
三、关爱帮扶遍及城乡,营造详和节日氛围
传统佳节,特殊群体需要特殊的关爱。今年中秋节期间,各地或自发或组织开展关爱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为他们送去节日问候,让他们感受节日温暖。
一是突出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台江区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上门向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困难群众赠送中秋慰问品,并开展义诊、清洁等志愿服务活动;思明区开展“千份月饼送到家”活动,把月饼送到社区孤寡老人、贫困家庭、统战对象手中,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同时,组织志愿者上门走访慰问孤寡空巢和生病老人,为他们整理家务、打扫卫生;沙县组织县直部门为200多名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送去中秋月饼,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关怀和节日温暖。宁德市交通运输局团员青年志愿者赴塔山爱心之家开展关爱贫困残疾人志愿帮扶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武平供电公司劳模爱心服务队带着月饼、牛奶、大米、食用油和一些厨房电器等慰问品看望城厢敬老院老人;光泽团县委志愿者举办“义务星期六”活动,到敬老院与老人共庆中秋,带给老人们浓浓的关爱之情。鲤城区开展第二届“圆梦中秋·爱心鲤城”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组织文明单位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近200人进家入户开展中秋志愿服务活动,为8个街31个社区总计200户社区困难家庭送去月饼和慰问金。安溪县妇联组织志愿者到凤城镇、城厢镇、湖头镇、龙涓乡等地,开展走访慰问贫困妇女、空巢老人等30多户,为她们送去“娘家人”的问候;县残联深入蓬莱岭南村慰问10户贫困户,每户500元。中国好人、福清乡村厨师薛建波带着志愿者团队在中秋前夕到福清市光荣院、儿童福利院和部分困难户家中,为老人和小孩送上月饼、饮料等生活物品,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是突出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省委统战部志愿服务队为福州开智学校100多名学童送去月饼,并和他们一道表演文艺节目、玩游戏,陪同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温馨、热闹的中秋节。海沧区开展2014年“金秋助学”活动,为中高考生、在校贫寒学子约450人次资助共110余万元,让寒门学子真切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洛江区慈善总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61名贫困大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3000元,信和慈善基金为16名被211工程大学录取的高考学子、研究生每人给予5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奖励。泉港区红十字会向13个收养孤儿的寺庙赠送价值6万余元的“红十字爱心奶粉”,走访慰问贫困老人70余户,赠送大米、油、面,生活包等价值2万元慰问物资。泉州市举办“亲情聚文都·孝爱暖中秋”暨泉州市2014关爱留守家庭系列活动,来自省内外5个留守家庭“一家二地”中秋团圆在泉州,叙亲情、谈孝爱,感谢政府的关爱。华安县“爱心妈妈们”自发与结对帮扶的留守孩子送上中秋节“爱的礼包“,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和关爱。 (供稿:综合处 编辑:江化林)
〔公民道德建设〕
厦门市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厦门市在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紧紧围绕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这一重要着力点,大力开展道德建设,市民素质不断提升,社会风气进一步改进。
一、道德教育内化于心
利用各种载体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入脑入心,是提升市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的重要手段。一是利用主渠道、主阵地开展宣传教育。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干部、教育市民,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把文明之道向群众讲清楚、道明白。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开展“文明路上不止步”全市大讨论,在市属各媒体开辟“构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专栏20多个。制作“谱写文明城市新篇章”电视专题片、“文明城市文明有我”、“爱让厦门更和谐”等系列公益宣传片在电视各频道反复播放,厦门电视台“道德讲堂”、厦门电台“走进文明城市”三年来共播出300多期。特别是我市开展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在刊播数量、质量、覆盖面上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为弘扬正风正气营造了良好氛围。中央文明办“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作品集《诗画中国梦》新书发布会在厦门举行。二是建设道德讲堂。在全省率先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全市900多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实现道德讲堂建设全覆盖,成为了弘扬传统美德、传递道德正能量和群众自我教育的新平台。在全国首创校园道德讲堂德育新形式,结合学校班会队会,运用道德讲堂模式,以学生自我宣讲、交流感想、践行美德为主要形式,通过系列活动流程,引导学生学习道德模范,感悟道德文化,激发道德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做有德之人。目前,校园道德讲堂在全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初步取得“班班建设道德讲堂,生生学习古今贤德,人人争当美德少年”的活动效果,2013年,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介绍活动经验。开展“厅堂悬挂家训”活动,在全市征集优秀家风、家训作品,组织家训书法作品征集活动,向省选送家训书法作品400余条(幅)。
二、道德实践外化于行
道德建设重在行动,重在实践。除了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积极探索诚信建设制度化,大力开展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节俭、文明网络传播等行动外,十分注重坚持用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市民。一是每年组织开展“和谐邻里节”活动,以市民文明规范、道德模范故事、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等为题材,通过答嘴鼓、相声、小品、歌舞等多种形式,深入街道社区、村镇进行巡演,3年来深入社区(村镇)50余个、吸引200余万市民群众参与。二是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通过解读民俗文化、组织经典诵读、开展民俗竞技活动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市开展的“我们的节日·中秋”活动做法在中央文明办“我们的节日”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承办的“2013我们的节日·春节”《中华长歌行·厦门篇》电视节目获评全国电视春晚最佳作品。三是常年开展“厦门市经典诵读节”活动,组织开展百场阅读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学经典、诵经典、传经典的热潮。中央文明办来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专题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对厦门市开展经典诵读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组织开展“和谐邻里节”、“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活动被收录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案例选编》。四是延伸拓展嘉莲街道首创的“爱心超市”,逐步探索建立政府搭台、社会参与、多方受益的学雷锋平台,在实践中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把“爱心”主题做成系列,包括爱心超市、爱心网校、爱心餐桌、爱心课堂、爱心门诊、爱心基金,形成了“爱心联动”大品牌。2013年2月,“爱心厦门”建设经验在第十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向全国推介。
三、典型引领实化于做
典型引领是道德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通过选树先进典型,引领带动市民群众讲道德、做好人、强素质。一是发动群众挖掘典型。以“发现最美厦门人,宣传最美厦门人,争做最美厦门人”为重点,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省)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选树活动,大力开展评选表彰“厦门市道德模范”、“身边好司机”、“十佳好邻居”、“十佳好婆媳”、“十大好母亲”、“感动厦门十大人物”等先进典型。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发动市民挖掘身边的凡人善举,说说“我的好邻居”、“我的好母亲”、“我的好媳妇”等身边的感人故事,激励人们争做“平民英雄”。二是广泛宣传推介典型。开展百万市民道德大教育活动,组织全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承办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活动,举办60余场“厦门市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和百场道德模范进高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中小学校巡讲等,举行“道德模范巡讲网上行”、“道德模范系列访谈”直播、道德模范“微访谈”、“名博连线道德模范”等活动。参与组织盖军衔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厦门市机关单位、高校、企业、街道社区开展巡讲,并到全省各地作巡回报告,产生强烈反响。将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制作成灯箱宣传牌,形成了独特亮丽的“好人一条路”。三是关爱扶持典型。落实省文明办关心关爱道德模范系列举措,努力为生活困难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送温暖。成立“厦门好人基金”。系列关心关爱措施,在社会上营造了“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2012年以来,涌现出刘丽、何祥美、“张涵三兄弟”等5名全国道德模范和2名提名奖,冯鸿昌等9名福建省道德模范和提名奖,有3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57人荣登“福建好人榜”。在先进典型的引领和带动下,近年来,公交车主动让座、热情为陌生人指路、义务献血、拾金不昧等凡人善举成了厦门一道亮丽的风景。
(供稿:厦门市文明办)
〔精神文明创建〕
龙岩市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
近年来,龙岩市坚持创建为民生、创建求发展、创建促和谐,努力走“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科学发展之路,精神文明建设特色品牌亮点纷呈。
一、生态建设与文明相交融
围绕让地更绿,继续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开展绿色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致力让老区人民享受更多的“绿色福利”,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连续38年居全省第一位。围绕让水更净,统筹推进汀江、九龙江、闽江流域水环境整治,龙津河水质自2000年以来首次从劣五类提升到四类标准。围绕让天更蓝,打好关闭水泥污染企业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战役,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基本完成,煤矿企业得到大力整治,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
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年”、“生态建设年”活动,以创促建促管,全市获评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19个,占总数的94.4%。2014年,龙岩计划继续投资100亿元实施宜居环境建设项目550个。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六项提升工程”,力争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
二、服务民生与文明相映耀
组织开展“先学先做先改”活动,坚持利民惠民,把文明城市创建做成民生工程,全市134个乡镇实现市县领导联系指导全覆盖,1783个村实现市县部门挂钩全覆盖,12421户困难户实现科级以上干部帮扶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施行政服务标准化,其服务标准体系被列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并在全省推广。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2013年城市道路建设总投资8.07亿元,新建道路2条,改造道路4条,新建人行天桥4座。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万人;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8548套、基本建成7188套;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市级福利中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稳步推进,龙岩大学筹建启动加快推进。
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受国务院表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工伤保险实现全覆盖。全市实现“三农”综合保险率先在全国市级全覆盖,市、县福利中心建设在全省率先全覆盖。龙岩创新社会管理“一评估四联动机制”、安全生产“四项指标”连续八年全面下降。
三、市民素质与文明共提升
在全省首创“道德建设讲师团”;开展“和睦家庭、和美居民、和谐社区”评选,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举办“厅堂悬挂家训,培育文明家风”征集传播;开展“遵德守礼”活动;以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原型,创排节目,组织开展现场交流、访谈活动。拍摄了龙岩首部以志愿者帮助寻找失踪老人的真实故事为原型的公益微电影《爱满全城》,传播社会道德正能量。
在全省率先设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示范基地,成立龙岩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让“三红”精神进课堂,美德少年树榜样,开办“文明小博客”,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推进德育网络化。
(供稿:龙岩市文明办 编辑:简福海 吴梦玫)
福州机场检验检疫局
“出境旅游、文明先行”活动成效好
今年以来,福建检验检疫局所属福州机场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在国门口岸把关服务的优势,将文明共建的触角拓展到社会大众,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出境旅游、文明先行”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普及法规,宣传先行。印制检验检疫法规宣传册12种,年发放量逾4万份;在出国人员密集的长乐市开展“检企共携手、安全进校园”专题宣传;多次开展入境旅客携带的禁止进境物现场销毁活动,并组织旅客现场观摩,10多家中央和省、市媒体进行报道。二是源头管控,培训先行。抓住国际旅行社、航空公司、机场地面代理三个关键控制点,先后4次主动参与对旅游从业人员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要求航空公司在飞机上播放相关内容,从源头上遏制出境旅客违规携带禁止进境物及不遵守对方国家相关法律的现象,既保护国门生物安全,又促进文明出行。三是编发指南,教育先行。精心编制《为您服务》宣传册,内容涵盖“出入境旅客检验检疫须知”和“中国公民出境游文明行为指南”,提高旅客对国际旅行遵纪守法的认知水平。共印制1万份,已发放800多份。四是倡导文明,警示先行。在出境大厅液晶屏每天滚动播出我国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及文明出境游倡议书;对不配合执法检查的出境游客开展现场普法;对煽动旅客抵制执法的旅行团领队不文明行为,及时与所在旅行社交涉,督促检讨与整改。五是文明执法,示范先行。将文明执法、文明倡导、文明传播纳入日常绩效考评,提升一线人员主动宣传文明礼仪的积极性;设立便民服务点,为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服务;开展遵德守礼志愿宣传活动,营造和谐执法环境;结合“3.15”、公民道德日等,针对商家开展诚信宣传活动,打造文明空港。
开展“出境旅游、文明先行”活动的成效日益明显。据统计,今年1~8月份,福州机场检验检疫局截获的禁止进境物2286批、3998.78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43.22%和49.79%;发生旅客现场执法纠纷6起,同比大幅下降92.20%。
(供稿:福州机场检验检疫局)
惠安县积极贯彻
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精神
10月13日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召开后,惠安县委立即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刘奇葆同志的重要批示、雒树刚同志的重要讲话及会议的有关精神,听取了县文明委的专项汇报,研究具体贯彻落实意见。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县委提出要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县委明年的工作重点,纳入2015年度党建工作绩效考评范畴,并要求各镇、县直各部门要提前思考谋划明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创建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动全民参与,激发市民创建热情。
二是科学制定规划。以《测评体系》为导向,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心,围绕八大环境建设,推动城乡文明有效联动与无缝对接,计划在2个月内完成三年创建计划的制定,半年内完成“十三五”精神文明创建专项规划编制,为实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提供理论依据和规划导向。
三是实施项目带动。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做,加快完善县域功能配套,在“四大片区”征迁改造方面探索建立规范化、智能化、市场化、集约化的社区管理模式。把惠民利民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年都规划建设几个满足城市功能需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项目,为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有力支撑和根本保证。突出文化引领作用,策划和培育一批具有惠安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品牌,提升我县创建的对外竞争力。
四是提升市民素质。以“提升素质、改善民风”为主题,以弘扬和传承惠女精神为核心,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多种教育实践载体影响人、感染人、带动人,使全体干部群众以精神促行动、变压力为动力、靠实干创文明。
五是加强管理督导。完善文明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办,每天都是创建日;建立创建投入多元机制,财政加大对创建经费的投入,多渠道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发动全民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激发市民创建热情;落实督查考核机制,对创建责任部门实行月督查、季考核、年排名,推行创建担当项目主办工作制。
六是健全创建机构。按照会议要求,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形成创建工作网络。抽调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成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挂靠在县委文明办,具体负责创建日常事务。成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县志愿者服务中心,协调处理文明县城创建相关公共服务事宜。 (供稿:惠安县文明办)
东山县创评“信用船”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东山县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首推“信用船”评定工作,着力提高渔民信用意识,有力促进东山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14年3月,东山县“信用船”评定工作这种结合地方特色推进辖区内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做法得到《中国海洋报》专题报道。
一是广泛开展农村征信宣传。一方面,通过举办“农信之窗”栏目,利用宣传牌、海报、横幅、广告、宣传单、灯箱、明信片、政府信件、手机短信等形式多方位宣传,在农村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观念。另一方面,开展信用村、镇评比活动,获得信用村镇称号的村、镇在贷款授信程序、获得贷款额度、贷款利率和期限享有不同程度的优惠。通过广泛开展征信宣传和信用村镇评选,为开展“信用船”评定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是建立“银政渔”互动模式。建立了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和人民银行主导,农联社、渔区村两委会和渔业公司唱主角,广大渔民积极参与的渔区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人民银行和农联社负责对信用船进行初审、联审和评定,县农联社和渔区两委会或渔业公司负责对渔船的信用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和更新维护。县政府和海洋行政管理部门都积极参加每年举行的“信用船”证书颁发仪式。
三是形成诚信受益的价值导向。至2013年12月末,已采集钢质渔船信息928艘,占2013年东山钢质渔船数100%。2012至2013年全县共评“信用船”27艘,贷款金额2069.11万元,执行优惠利率2年期间,27位船东可减少利息支出29.33万元。通过“信用船”的评选活动,“信用生钱”有效地体现出来。同时广泛开展遵纪守法、保护岛群生态宣传教育,广大渔民对生产生活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和重视积累自身的信用纪录认识提高,诚信受益成为渔区广大渔民的共识。
四是发挥典型示范辐射作用。“信用船”评定带动了东山县整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近年来,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评比活动,并相应出台相关优惠措施。目前全县农户信用档案建档面达100%,共评定信用村43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0%,信用镇3个,占比42.86%,信用户3858户,贷款余额15433万元,为广大农民生活和生产提供积极帮助。
(供稿:东山县文明办 编辑:简福海 吴梦玫)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涵江区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网络
今年以来,涵江区把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和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突出位置,专项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全力升级改造21个社区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辅导室,配置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器材,完善辅导中心借助热线、网络室、个体咨询室、沙盘游戏室、音乐减压室、催眠室等服务场所,为每个心理辅导中心配备10-15名具有心理咨询执业资格的专兼职咨询人员,结合网上咨询、面对面咨询、音乐催眠及方式训练等方式,帮助调节未成年人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提高自信心与健全人格。同时,组织各中小学校利用校报、校刊、广播、校园网等宣传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创建博客、QQ群、手机短信、电话等学生倾诉情感的互动平台,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供稿:涵江区文明办 刘庆强)
永春县检察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司法保护
近年来,永春县检察院立足实际,采取措施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司法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畅通沟通渠道。组织检察干警深入乡镇、农户家中调研,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和所需所求,2013年来共发放检民联系卡1000余张,上门走访群众近300户,开展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活动21场次;二是开通绿色通道。为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案件,开辟快速办理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解决”工作机制,认真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受害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2013年来,共快捕快诉侵害留守儿童权益案件3件4人,支持起诉3人,帮助取得赔偿款4.72万元。三是加强普法宣传。利用墟日等时机开展送法下乡村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现场咨询等方式,详细阐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2013年来共开展“暑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等法制宣传16场次。四是帮扶留守群体。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利用 “儿童节”等节日,开展扶贫济困、慰问活动8场次,组织院慈善义工服务队结对联系帮扶留守儿童15名,及时向他们提供物质资助、学习帮助、法律咨询和心理辅导等。
(供稿:永春县检察院 吕艳蓉)
〔志愿服务〕
三明市多渠道开展专业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今年以来,三明市组织各类专业志愿服务队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医疗保健、法律服务、学业辅导等内容,进社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一是党团员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充分发挥各机关、学校党团员的带头作用,经常开展“党员义务奉献日”、“美丽三明·青年先行”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深入社区帮扶困难群体,美化绿化社区环境。截至目前已有1万多党团员参与了志愿服务。
二是法律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围绕“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宗旨,组织各类法律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开展法律知识普及,发送法律宣传材料,现场解答法律问题等活动,为5000多人提供了服务。
三是家政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的作用,采集辖区内困难群体数据,定期组织社区家政志愿服务队开展敬老助残、家教爱幼、便民利民等服务,共服务了3000多人次。
四是教师志愿服务队进社区。探索建立教师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市区5000多名教师志愿者参与到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举行以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学业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孤残儿童康复指导,文体活动指导等为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近500场,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活动氛围。
五是社工志愿服务队进社区。组织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三明市义工联、职工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工组织,带领志愿者进社区开展亲情陪伴空巢老人、学业辅导留守儿童、慰问残疾人、心理疏导困难职工等活动,共服务2000多人次。
六是卫生志愿服务队进社区。以“立足岗位学雷锋,白衣天使树新风”为主题,组织卫生志愿队深入社区,为社区居民,特别是空巢、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子女、残疾人等开展医疗保健、心理咨询、义诊、康复医疗、疾病预防宣传等志愿服务,发放宣传材料1.5万份,服务1万多人次。
七是文化志愿服务队进社区。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艺术特长,协助社区抓好文体活动室建设,利用社区各类文体活动场所,经常性辅导社区居民开展歌咏、舞蹈、曲艺、小品、健身等文体活动;同时,深入各社区开展文艺演出、文明小戏、电影晚会、流动舞台车等活动,开展大小文艺演出100余场。
(供稿:三明市文明办 刘明辉)
〔情况通报〕
我省8月份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10人入选“福建好人榜”
一、中国好人榜
助人为乐:林银花(厦门同安)
见义勇为:陈润根(福州长乐)
诚实守信:江祖争(泉州石狮)
敬业奉献:丁国龙(宁德福鼎)
二、福建好人榜
助人为乐:苏 扬(莆田涵江)、赖美英(三明沙县)
见义勇为:林智峰(泉州晋江)
诚实守信:何保川(漳州诏安)、王瑞祥(厦门集美)
敬业奉献:华丕功(龙岩连城)、蔡慕茹(厦门翔安)
孝老爱亲:黄如联(龙岩武平)、林惠文(漳州诏安)、
张 芳(厦门海沧)
我省9月份4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0人入选“福建好人榜”
一、中国好人榜
见义勇为:高明祥(莆田)、谢樵(宁德)
敬业奉献:许焕铭(漳州)
孝老爱亲:梁惠芹(三明)
二、福建好人榜
助人为乐:陈建平(漳州)、陈颜国(省直)
见义勇为:钟阿美(泉州)、曾炳祥(南平)
诚实守信:林英红(省直)、连财发(福州)
敬业奉献:蔡立忠(泉州)、卢建端(厦门)
孝老爱亲:陈开美(莆田)、童秋星(龙岩)
(供稿:综合处编辑:李忻杰)
〔简讯〕
厦门市召开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座谈会精神和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交流工作经验,对本市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展开部署。 (厦门市文明办)
莆田市设立“交通文明曝光台” 邀请市民在商业街、学校路口等交通拥堵路段,抓拍闯红灯、爬护栏、乱停车等不文明行为,每月选出8张照片发布在“交通文明曝光台”,给予每张300元的奖励,警示市民文明出行,培养良好交通习惯。
(荔城区文明办)
龙岩市举办窗口行业文明服务礼仪职业技能竞赛 从现代礼仪、传统礼仪、涉外礼仪和公民道德四个方面检验对文明礼仪基本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全市窗口行业单位的23支代表队共133名选手参加竞赛。 (龙岩市文明办)
长乐市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10月11日,活动在市委大院启动,倡导党员干部及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捐赠一天工作的收入。善款将用于助孤、助老、助困、助学、助医、救灾和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环保等公益性项目。 (长乐市文明办)
福安市召开畲文化传承与保护研讨会 会议主题围绕如何进一步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怎样提升畲文化特色品牌,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进行研讨。 (福安文明办)
(供稿:综合处 编辑:李忻杰 郑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