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
(专辑)
福建省文明办 2014年9月20日
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
30周年研讨会专辑
按:9月15—16日,由省文明委、光明日报社主办,三明市委、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30周年研讨会在三明市顺利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亲自审定会议方案。中央文明办二局局长涂更新参会指导。省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光明日报社总编何东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袁启彤代表在三明工作过的省级老领导讲话;有关专家学者和省(区、市)文明办主任、老主任,以及中央、省、市有关媒体记者共1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走、听、看、议”等形式,对三明创建经验、规律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探讨,深入分析当前创建形势,探索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方向,取得了很好的研讨效果。通过研讨,深化了对“三明经验”的认识,对其时代价值和启示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对精神文明创建规律的把握,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和“三明经验”的更大影响。
现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讲话和交流材料摘要予以刊发,供各地各部门学习。
目 录
一、研讨会发言材料
1.省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 陈桦:
回顾创建历程总结创建经验 探索创建规律
2.《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
3.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启彤:
回眸老典型展示新面貌 探讨新发展
4.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何星亮:
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三明”经验看我
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5.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万俊人:
以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道德止跌”
6.北京市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晨虹:
“三明经验”贵在四个维度的发展
7.中共三明市委书记邓本元:
在坚持中传承 在传承中发展
8.上海市文明办原巡视员 陈振民:
继往开来,努力实现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发展
9.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贺懋燮:
传承“五四三” 践行价值观 着力构筑江淮儿女的精神家园
10.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黎昕: 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二、研讨会书面交流材料
1.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朱清:推动省直机关做共建文明城市引领者
2.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冯潮华:打造社科普及品牌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3.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价值追求
4.福建师范大学:
灿烂的文明之花结出丰硕的办学育人之果
5.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龚晓燕:
继往开来 久为功 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天地
6.湖北省文明办主任胡和平:
学习“三明经验” 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7.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王立东:
找准新的历史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着力点
8.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
挖掘“五讲四美三热爱”新内涵 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9.海南省文明办副主任 黄琼雄:
扎实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 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推向深入
10.山东省临沂市文明办:
坚持问题导向 着眼长效机制 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一、研讨会发言材料
省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 陈桦:
回顾创建历程 总结创建经验 探索创建规律
三明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治理“脏、乱、差”入手,持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 “满意在三明”等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1982年,时任省委常务书记的项南同志总结了三句话:三明三明,为了人民;三明三明,精神文明;三明三明,大放光明。1984年,时任中央“五四三”活动委员会常委、中宣部顾问的廖井丹同志为三明题词:“重来三明市,再登麒麟山,别来不过七百日,城市人民面貌大改观。惟愿其努力,创造新经验,把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推向新阶段”。同年,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发出了“全国学三明、三明学全国”的号召,揭开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序幕,三明市成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发祥地之一,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摇篮。上世纪90年代,李瑞环、乔石、宋平、丁关根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莅临三明考察指导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李瑞环同志为三明总结了“好在共建、贵在坚持”的经验,丁关根同志把三明经验归结为“重在建设,持之以恒;工作扎实,创新深化;群众参与,团结协作;为国为民,无私奉献”。1993年,全国首次文明办主任座谈会在三明召开,肯定了三明“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经验。
三明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是在我们党拔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的群众创造,是我们党“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执政理念的生动实践。30年来,三明精神文明创建有几点特别可贵:
一是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精神文明建设是精神领域的建设,不管是立德树人、还是以文化人,都不像盖高楼、建大桥那样立见成效,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抓工作不能“雨过地皮湿”、“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需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需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30年来,历届三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城市创建双丰收;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形式、内容、机制因时而异,但服务大局的本质不变,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目标不变。正是这种坚持,打造了“满意在三明”、“共建联创”等一批品牌活动,取得了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的成绩。
二是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的是思想、精神,是道德、风尚,不像物质文明那样直观、形象,工作中容易空泛,容易流于形式,甚至停留在扫扫地、种种树上,停留在喊几句口号、挂几条标语、搞几场活动上。三明市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虚功实做,以“三优一学”为主要内容,即创优质服务、创优美环境、创优良秩序和向雷锋等先进人物学习,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岗位、文明楼院和文明之家等群众性活动,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办实事等有形的载体中,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软任务为硬指标,实现了从“整治”向“建设”的转变,使思想道德教育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载体。这是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取得实效的重要原因。
三是依靠群众、利民惠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群众是主角、是主体,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还是评判者。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让群众受益,才能听得见群众意见、看得见群众需求、经得起群众监督,也才能得到群众认可、吸引群众参与,创建活动才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年,三明市领导提出“做城市人民的后勤部长”,继而深入开展“满意在三明”系列活动,把落脚点从“满意在车间”、“满意在班组”、“满意在公交”、“满意在公园”等一个个点,逐步拓展到“满意在机关”、“满意在窗口”、“满意在社区”、“满意在乡镇”等一个个面,把活动的内容从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逐步提升到以人为本、软硬环境两手抓,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购物难、如厕难、住房难、娱乐难等一批实际问题,群众对创建活动的满意度、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群众在参与、践行中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实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性循环。
当前,福建正处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宣传、推广三明经验,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对全省上下凝聚人心、复兴筑梦具有重要意义。刚刚闭幕的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力争2018年前后全省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的目标任务。实现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更好地凝聚共识、广泛集聚力量,引导全省干部群众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努力奋斗。二是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要意义。精神文明创建的归宿点是为群众服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与我们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完全一致的。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它将进一步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
希望三明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新的起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扬光大三明经验,推动经济发展与文明城市创建再上新台阶。希望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创造性地学习三明经验,不断深化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群众相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要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德铸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文明创建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主题。要更加自觉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文明创建中,针对当前精神文明创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形式和社会治理模式,提高文明创建的实效性。要着力在普及宣传教育上下功夫,运用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方式,使之入耳入脑,扎根心灵;在结合融入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能力;在推动全民实践上下功夫,创新活动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鲜活、更具体,不断扩大覆盖面。
二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激发基层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群众是城市的主人,是文明创建的主力军。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虚心倾听群众意见,面对面与群众研究创建思路、探讨创建举措,认真总结群众创造的新经验,使文明创建活动深深扎根于群众中。要以群众满意作为文明创建的根本目标,坚持问题导向,脚踏实地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着力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让群众见到实效、得到实惠,让群众真心拥护、支持和参与。
三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培育人们的美好心灵和精神世界。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氛围越浓厚,群众的精神境界就越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洗礼和提升。要把创建与育人、塑形与铸魂有机统一起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好闽都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朱子文化等福建特色历史文化的核心精神,保护和利用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提高群众文明程度。要结合各地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努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30年前,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的召开,开启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序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和文化支撑。30年后的今天,我们纪念会议的召开,就是要继往开来,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就是要通过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福建在新的征程上,不断提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水平。
《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
30年前,第一次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从那时起,三明就展开了精神文明创建的追梦之路。梦想化为行动,梦想成就辉煌。三十年的追梦历程,文明已成为三明最独特的城市基因,最鲜明的城市性格,最深厚的城市文化。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三明,这座闽中山城,三十年来坚持不懈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和做法不仅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还“墙内开花墙外香”,影响和推动了其他地方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三明市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发祥地,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摇篮。三十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在精神文明创建中一以贯之,敬终如始,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出“贵在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久久为功;好在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百姓拥护;重在建设精神,以文化人,立德树风”等典型经验,培育出“满意在三明”、“六联六建”、“三明三创三促”等一大批创建品牌,形成了“一任接一任、一级带一级、一年连一年、一波又一波”的创建工作格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明的经验值得弘扬,值得推广。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五讲四美三热爱”践行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三明所做的这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包含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也包含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达到目标,实现价值,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就是具体的体现。可以说,三明在推进精神文明创建中,把抽象的价值观念,化作可行、可做的具体操守,把无形的价值引导,落实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全国“五四三”会议精神,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得益彰,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立足点、出发点,全面提升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光明日报》是一家由中共中央主管主办、主要面向知识分子的综合性媒体。《光明日报》以服务知识分子为已任,始终坚持宣传精神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努力把光明日报办成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特别是近年来,《光明日报》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努力,推出了一批社会道德典型,谋划、组织、推出或参与推动了一批重要的报道栏目和宣传活动,如“家风家训大家谈”、“校训的故事”、“新乡贤·新乡村”等栏目,以及刚刚在教师节进行颁奖典礼的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眼下正在实施中的“核心价值观百家讲坛”工程等活动。这些栏目与活动,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
多年来,《光明日报》关注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三明的创建工作也作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为了此次会议的召开,《光明日报》已于9月13日刊发特刊《文明,一座城市30年的追梦之旅》,对三明市30年的文明创建活动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此次会议召开之后,《光明日报》还将对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发言以专版的形式呈现给社会。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光明日报》今后会一如既往地宣传推广文明创建的三明经验。
原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启彤:
回眸老典型 展示新面貌 探讨新发展
首先,对会议的盛情邀请并安排我发言,深感十分荣幸。
我认为经省委同意,由省文明委、光明日报主办,三明市委、市政府承办的纪念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三十周年研讨会,意义重大,是回眸老典型、展示新面貌、探讨新发展的一次盛会。应该说,我们的各级领导三十多年来一以贯之地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指示与要求,过往所做的工作与当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是与小平同志提出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的要求是一致的;是与习总书记号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筑梦工程的要求是一致的;也是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百姓富、生态美”的一系列要求相一致的。三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三明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以改革发展成效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地级)领导下,目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前两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开通了快速铁路,明年三明机场将建成通航;集体林权、公立医院、农村金融等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获得全国综治“长安杯”,跻身全国生态城市竞争力十强,12个县(市、区)全部列入原中央苏区规划范围;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在全国率先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保险,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万寿岩古人类遗址获批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市图书馆、艺术馆、青少年宫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扎实推进。老典型经历了创建与发展,总结与推广的历程,有了许多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它的历程充分体现出了“贵在坚持”和“与时俱进”的特点,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是1979年11月由永安县委书记的岗位上调任三明市委书记的,也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调去的,那时三明还是县级市。记得当时永安、三明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都由我主持传达。在此之前,和全国各地一样,我们都在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行学习、讨论。到了三明之后,我首先和孙贞贵同志等市委一班人经过学习,统一了认识,将大街上的一条大标语,即“把三明建设成大寨式的市”以及“先治坡、后治窝”之类的标语口号取消,这标志着我们市委工作思路的大转变,并由此拉开了三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序幕。三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省委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得到了时任省委常务书记项南同志坚定的支持、热情的鼓励与细致的指导。记得1982年1月在福州召开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他在会上说:“今天我系统地听了三明(时任市委副书记何吟同志)的介绍,我概括了三句话:三明三明,为了人民;三明三明,精神文明;三明三明,大放光明。”会后,根据项南同志建议,主办单位组织了三明等地在会上发言的同志到全省各地作巡回报告,将先进经验推向全省。今天,当我们回忆起这些往事时,非常怀念这位可敬的老书记、老领导。1982年4月中宣部、团中央在京召开“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总结会,十七个城市参会,只有三明、沙市是县级市,其余均为省会城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王仲莘和我等几位同志参加大会,我们受到很大的教育和鼓舞。1983年我离开了三明,奉调福州。1984年在三明召开的全国“五四三”会议我参与了筹备,没有参加会议,因为我已在福州任职,且三明小市变大市,原三明地委书记邓超同志长期在三明地区工作,对情况很熟悉,也很有水平,由他参加了这个会议。记得2001年为迎接建党80周年,中央拍了一个纪录片——《丰碑》,讲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段时,就是从三明的“五四三”活动开始讲起的。当时有关方面找到我,希望我能说一说当时这方面的事,但我觉得不便由我来说。后来中宣部和时任省委书记宋德福同志专门找我谈话,还是希望我能说一说,这样我就和现在的三明市人大主任、当年的三明市委宣传部长徐铮同志一起去参加了这一段的拍摄,如需找资料,这一段是可供参阅的。
看了《三明经验可以燎原》、《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以及实地参观点的所见所闻,结合平时我对三明市两个文明建设和各方面工作的实际状况、所取得的成就的了解,我对三明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新成绩、新进展感到非常高兴,对前面几位同志的发言均表示赞同,他们的讲话中不乏真知灼见。由于时间关系,我简要地谈几点意见和体会,供研究时参考。
一、三明市是光荣的红土地,是共产党一手建设的新兴城市。
福建解放前没有三明市,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放福建、建设福建,选择当时的三元与明溪两个县合并为三明。这里是福建解放后最早的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曾经是全省九地市中名列第一第二的,文革前也是第三。历史上是没有基础的。市区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小镇,“小小三元县,三家豆腐店,衙门打板子,全城听得见”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明溪县也是很小的。1961年,朱总司令短暂到过三明,即席哼了几句诗:
上饶集中营,拘留尽群英。
军渡长江后,迁移到三明。
多少英雄汉,就地遭非刑。
青山埋白骨,绿水吊忠魂。
将此杀人地,变为工业城。
这就是对当时高度概括的一个很形象的写照。
三明市从建市到现在,每个阶段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每个阶段的脚印、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就不可能有三明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开展及“五四三”会议。从根本上说,当时三明就是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很多事都是对文革中的倒行逆施作有针对性的坚决的纠正,所以一下子就受到群众的支持与赞扬。
三、没有邓小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没有他老人家出来讲他要做科学技术的总后勤,就没有我们要做城市人民总后勤的认识和提法。
四、人民群众是最实在的,没有从当时最迫切的“脏、乱、差”抓起,就不可能有“五讲四美三热爱”。如不从人民群众最迫切的生活抓起,哪有生产的积极性。记得我们当时经常学习毛主席的一篇文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文中谈到汀州市政府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于群众生活一点不理。汀州市群众的问题是没有柴烧,没有盐买,有些群众没有房子住,那里缺米,米价又贵,这些都是汀州市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十分盼望我们帮助他们去解决。汀州市工农代表因为几次会议只讨论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完全不理群众生活,后来很多人就不高兴到会了,会议也就开不成了。扩大红军、动员运输队因此也就极少成绩,因为百姓没有积极性了。这篇文章让我们极受启发。毛泽东同志还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习近平同志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见中外记者会上说的一段话给大家的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段话告诉我们,共产党就必须为人民谋幸福,不然,人民怎么拥护你执政呢?习总书记的这一段话与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当年的三明就是从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住行医等各方面抓起,抓得很具体,真正抓出了成效,也就是现在讲的:关注民生、促进和谐。关注民生和促进和谐,都是现代的语言和理念,那个时候还没有提出来这样的词汇,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在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却已经体现出来了,这不是三明的高明而是党的一贯的要求。所谓促进和谐,就是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警民关系、医患关系,总之人与人的关系改善了,社会风气好了,人的精神面貌变了,老百姓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五、狠刹歪风邪气。如果不刹歪风、树正气,就不可能有一系列公平、正派、阳光、透明的事情。
六、当时相当一部分干部有文革后遗症,面对许多问题不敢管、不愿管,恰好这时上演了一部电影——河南豫剧《七品芝麻官》,片中牛得草扮演的那位县令博得广大群众的赞赏,他敢抓敢管,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市委就把全体干部组织起来反复观看电影,开座谈会,谈观后感,许多人深受教育、深受启发,提出我们都是党的干部,不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不如回家卖红薯去。这场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干部队伍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当时福建文艺报专门报道了这件事。当年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突出解决现在习总书记所强调的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的问题。
七、精神生活是人民迫切要求,没有必要的文化、休闲、活动的地方、场所,不去开展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会就很沉闷,就容易惹事生非,诸如赌博、酗酒、看黄色录像等等。
八、任何时候我们党都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过去是这样,现在仍是这样。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就不可能有任何的积极性,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是相互关联的。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并不是说其他工作都不重要了,可以一俊遮百丑了。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九、根本的根本、关键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我和许多同志一样都认为,不论干哪一行哪一业,只要党委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各部门通力合作,全民都重视,事情再难也不是问题,天大的困难也不在话下,如果只是停留在部门去抓,分管的人去抓,群众也不太愿意干,那就什么也办不成了。只有形成多数人管少数人的局面,才能真正形成风气、形成制度。
我学习党的指示,喜看三明市和全省的许许多多地方,深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硬件很重要,软件更重要”。
现在习总书记、党中央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筑梦工程,不仅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愿望,也是最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
衷心祝愿三明市和全省的两个文明建设都更上一层楼,按照建党和建国两个一百周年的目标要求,再创新的辉煌。
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何星亮:
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从“三明”经验看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明市是具独特文明基因的城市。三明市作为全国性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已经有30年的历程。在30周年之际举办研讨会,很有意义。
一、“三明经验”的意义
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30年来,三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起到示范的作用。回顾成绩,可以增强自信、振奋人心;总结经验,可以归纳理论、提升水平;查找不足,可以吸取教训、防患未然;谋划未来,可以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推广经验,可以由此及彼、普及全国。
(一)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注重人的文明素质的提升是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30年来,三明市始终突出以公民道德和核心价值观培养人、引领人,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六联”育人工作机制,推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方式,创造“幸福成长工程”等,把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三明人素质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30年如一日、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的结果。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建设文明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我国目前部分人道德失范,价值失落,诚信缺失,忠孝不倡,廉耻不分,善恶不辨,贪官成群,腐败成风,主要是文明素质低下造成的。
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人的素质。只有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把人培养成为有道德、有修养、人格健全、精神充实、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开明包容的人,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和谐、政治清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才有可能复兴中华民族。
(二)继承优良传统,以文化和道德塑造人。如何做一个文明守法的人?中西文化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中西文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是伦理型文明,西方文明是法理型文明。中华文化主要以伦理道德塑造人,强调治国安邦的要务是教化百姓和官吏,以“五常”、“四维八德”等教育人,通过教化、修养来提升人的自律意识,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通过教化使每一个人都明廉耻、知忠孝、讲信义、明是非,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孝子良民,成为具有中华道德的人,自觉遵规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这种自律意识的形成可称之为“道德化自律”,它是在道德驱动下形成的。西方文化注重法制建设,通过制订周密细致的法律来塑造人,以培养一个守法的公民为基本目的,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自律意识和行为可称之为“制度化自律”,它是在制度约束下形成的自律,使每一个百姓都成为一个守法的人。中西两种不同的育人方式均有优缺,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自己的优点,借鉴西方的长处,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0年来,三明市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道德塑造人,以文化激励人。从小孩抓起,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育人方式,坚持以德化人、润物细无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好人建设”活动源远流长。开展“好人建设”活动,树立道德楷模,是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好人在行动,好事在身边,满意在三明”为主题,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打造道德高地,内外兼修,崇德向善。在好人建设中传播文明,提升道德水平,先后有64人和65人分别荣登“中国好人榜”和“福建好人榜”。
传统社会注重树立典型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典型人物的意识和行为约束自己。例如,象征“圣贤”的尧、舜、禹,象征“智”和“忠”的诸葛亮、象征“勇”和“义”的关羽,象征“忠”和“爱国”的岳飞等,通过各种方式,使全国各地家喻户晓,成为学习的榜样。传统社会往往把道德高尚的人称之为“好人”,三明的“好人建设”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文明建设活动。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关键
复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是我国当代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但是,如何复兴中华民族,如何实现中国梦,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关键。
(一)精神文明具有超时代性。不同层次的文明具有不同的特性,有些文明具有时代性,有些文明具有超时代性或永恒性。从广义文明而言,一般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次。物质文明时代性较强,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制度文明也具有时代性,如奴隶社会实行奴隶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实行不同的制度文明。
精神文明的许多要素具有超时代性的特征,如优秀的民族精神、核心价值、伦理道德等具有永恒性。古代中国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和仁义礼智信“五常”等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不受时间的影响,具有超时代性。尽管历史上不断改朝换代,但主流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民族精神等,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崇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一样,具有超时代性的特征。
(二)精神文明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血脉,是民族复兴的标志。精神文明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血脉。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文化关乎民族的盛衰。”没有灵魂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没有血脉的民族不可能生存壮大,因此,中华精神文明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标志。只有实现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中华文明才有可能真正复兴。
(三)精神文明建设滞后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的存在的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如腐败问题和社会风气不正等问题,主要是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不协调引起的,物质文明的现代化过快,而制度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滞后。整体论者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像一个机体的各种器官,如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分泌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一样,各自发生功能,共同维持一个整体的存在。一旦某一系统发生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系统,社会便成为病态社会。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速度跟不上物质文明的现代化速度,必须产生许多矛盾和冲突。
(四)精神文明的变迁是文明体系变迁的关键。从大文化或大文明的概念的角度而言,任何一种文化都可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亦即表层、中层和深层。表层文化属于技术系统或物质系统,是体现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物质文明。中层文化属于社会系统或制度系统,是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人与人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深层文化属于心理系统或观念系统,它是体现人与心理关系的文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文明。它是内隐的,无形的,不易觉察的,它是潜藏在人的头脑中的各种观念、意识、信仰、知识等。
文化空间的三层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深层文化是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是文化的核心层。中层文化起到联结深层文化和表层文化的作用。任何文化形式都是先有观念、意识等,然后才有实现这些观念、意识的行为活动,才会产生与之有关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例如,宗教信仰,先有神灵观念和信仰,然后才会有祭祀神灵的礼仪,才会建造神庙,塑造神的偶像等。在文化变迁中,深层文化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深层文化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整个文化结构的变化。
无论是社会稳定还是经济发展,都与人的观念密切相关。西方一些学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16世纪基督教的宗教改革密切相关,它打破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束缚,更新了宗教观念,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向以工业和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转换,首先必须转换观念。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有较大的区别,现代社会具有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商品化、均富化、福利化、理性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信息传播化等特征。传统社会的竞争意识淡薄、积累和再生产观念缺乏、宗教意识浓厚以及轻利保守的价值观,与商品性、竞争性、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不相适应。必须大力发展和传播当代先进文化,消除落后的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生产、消费等意识,增强人们的现代知识和理念,增强竞争意识、商品意识和成就动机,使各族人民崇尚科学理性和文明进步,反对愚昧无知迷信,以现代知识、现代理念、现代价值作为各民族的共同的精神家园,从观念层面解决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问题。
(五)建设以价值为导向的公正社会是复兴中华文明的基础。中国历史上以文明立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传统社会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价值为导向,从小溉输主流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十八大召开之前,学术界曾讨论如何深化改革问题。有的学者提出以政治改革为突破口,有的学者提出以社会改革为突破口。笔者在2011年两会期间提交 《深化改革,建设以价值为导向的公正社会》的书面发言,后以《建设以价值为导向的公正社会》,发表在《人民论坛》上。不久,《中国政协》杂志编辑打来电话,说有的领导对我的观点很感兴趣,希望我把该文修改压缩,并以《以价值为导向深化改革》为题,发表在《中国政协》上。该文提出以精神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建设以价值为导向的公正社会。认为文化大革命是斗争为导向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社会,前两种导向的社会都是不健康、不正常的社会,今后的改革应以价值为导向。以利益为导向的社会,政治不可能清明,经济不可能可持续发展,人民不可能幸福,社会不可能稳定。只讲利益不讲价值的国家,不可能受到世界各国的尊重。建议在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规范文化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的行为。
所谓以价值为导向,也就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以精神文明统帅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恢复和继承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只有恢复和继承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才有可能复兴中华文明。
(六)增强文化自信,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精神文明。100多年来,批判、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者不少,有些学者对自己的文化完全没有“自信”,甚至提出“全盘西化说”。直至今天,主张“全盘西化”的仍大有人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丧失信心。
因近代中国衰落便否定传统不是科学的态度。事实上,与世界其他古文明相比,具有自己的优越性。一是唯有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而不衰。英国著名思想家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从孔子的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马其顿、罗马帝国都先后灭亡,只有中国通过不断进化依然生存”。说明中华文化历史上比古希腊罗马文化、埃及文化和印度文化强;二是中国历经二千多年而保持统一,而不像欧洲那样分成众多国家,这也说明历史上的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优越。三是中国人创造的财富,历史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在19世纪之后,中国才开始衰落。我国的历史独一无二,中华文化曾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中国曾是世界强国。据有关资料,近在1820年,中国占全球GDP的30%。四是在世界几个大文化传统中,中华文化排他性最小,包容性最强,世界上三大宗教都可以在中国存在和发展,能够与世界各种不同的文明和睦相处;五是在世界各国中,中国的古文献资料最为丰富的,不仅记载了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而是记载和周边许多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周边许多国家的早期历史,都必须从中国古代文献资料找寻,如中亚和南亚许多国家的早期历史等。
因此,应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否定传统,妄自菲薄,自轻自贱,必将丧失自己的优秀传统,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文化保守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都不是科学的态度,不利于中华文明的复兴。
三、结语
三明市3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经验具有普遍性,值得推广。
解决当前的种种社会问题,保障国家朝着健康、进步、和谐的方向发展,仅靠法治是不可能根治的。法治治标,德治治本。法治以刑罚为基础,制裁在于政府;德治以道德为基础,制裁在于社会。法律约束个人行为,在于强迫;道德约束个人行为,在于自愿。法律控制的实施有一定范围,仅能控制人的明显的外在违法行为;而道德不仅能控制外在的行为,而且能凭良心和耻辱感控制一切内在的、细小的行为。法律控制的目标仅在于维持现实的社会秩序;道德的目标则在于维持秩序之外,又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有道德的人能够自觉遵规守法,没有道德的人总是钻法律的空子或违法乱纪。不重视道德、不讲廉耻、不讲诚信的社会,不是文明的社会。一个道德沦丧、缺失的国度,政治不可能清明,经济不可能可持续发展,人民不可能幸福,社会不可能稳定,国家不可能长久。古人说:“仁义兴则道德昌,道德昌则政化明,政化明而万姓宁。”(《后汉书·种岱传》)
复兴中华民族,建设文明大国,是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的梦想和希望。防止中华文化为西方文化的同化,必须保护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中华文明重人文、重伦理,而西方文明重科学、重法制。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称古代中国为“文明实体(civilization entity)” 国家。梁启超曾说:“西洋人注重人同物的关系,所以物理学很发达;中国人注重人同人的关系,所以事理学很发达。” 中华文明重人生、讲入世;重伦理,讲道德;重修养,讲人格。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又以“人”为归宿点。香港中文大学原副校长金耀基曾说,中华文明是“成人之性”,而西方文明是“成物之性”。应该弘扬历史上的人文精神,走文明立国之路,提升国家的文明水平,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恢复文明大国的地位,确保障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并行发展、永世长存。这是海内外所有华人的共同的希望和梦想。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万俊人:
以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道德止跌”
历史地看,我的一个总体判断是:近代一百多年来,我们自身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种“间歇性文化自虐”的倾向,始终缺乏一种健全而坚定的文化自信,精神文明建设缺乏一以贯之且行之有效的政治文化战略。
今天看来,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与欧美现代化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上的,而且还有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建设方面的,尽管我们与欧美国家对精神文明或文化道德有着迥然有别的概念和理解。具体地说,就是从社会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实施,到社会日常生活的文明礼仪、社会风尚和人们日常行为习惯等“日用伦理实践”等多方面的差距。承认这一点需要勇气,但更需要尊重事实和真理。
承认这种差距并非妄自菲薄,而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所必需的心态与姿态。欧洲人用了五百年左右的时间才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其间也曾经遭遇严重的文化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危机,甚至比我们今天所遭际的严重得多、深刻复杂得多。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这五百年的西方现代社会的转型及其所引发的社会文明危机,很可能就不会产生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文明批判反思的结果。相比而言,即使从19世纪中叶算起,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也才进行了170余年,而且作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实行这一社会转型的,所以,我们遭遇这样一些挑战和困境是很自然的。
对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特别是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我比喻叫做“火车加速拐弯”,其基本特点是:一方面,零资本启动、借力型、加速度、跨越式;但另一方面,却是差别化、风险高、成本高、代价大。这里所讲的成本和代价既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环境资源的,也包括文化和道德的,甚至包括社会文化精神的挑战压力。我曾经大胆地说过,在我们社会的现代转型代价或成本中,付出最大、最多、且最难弥补的代价是生态环境和文化道德的代价。
精神文明或者说文化道德根本上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我以为,我们党领导人民之所以能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秘诀之一是我们党较好地——相对于国民党而言——创造性地建构和运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意识形态,亦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而近些年来我们工作的许多失误和教训,也多半是由于我们没有能够很好地坚持和弘扬这一党的工作传统。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对的,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放松或者忽视政治、文化方面的改革和建设!这些天,我经常观看纪实电视片《世纪转折点上的邓小平》,更深切地了解到,他老人家从来都是以科学发展观来分析、处理和指导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比如,他领导起草《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重大问题的决议》和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宪法》修订,特别是他对毛泽东主席的评价和毛泽东思想的分析决断、以及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一些列论断。遗憾地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上世纪末期,对精神文明和文化道德的建设有所松懈,造成了许多被动和后遗症。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反省总结的。
通过上述简要的历史梳理和分析之后,让我们回到本次会议的主题上来,这样以来,我们对发生在1984年6月三明市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感受和理解或许要确切深刻一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如何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过程结合起来,当务之急是对自下而上这一过程的关注和研究。
我们党在思想文化道德建设或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经验,可以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来概括,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主席是针对我们党的工作和原则和方法——即“群众路线”——而说的,实际上也可以是我们从事思想文化道德建设的一种科学方法论原则,这就是:先自下而上,尔后再自上而下。近代西方大哲康德在谈到思想启蒙和道德教化时也曾有过相近的主张。他指出,真正有意义的道德形上学首先是从大众日常生活实践中发现、凝练和积淀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观念,然后经过理性的论证梳理,形成合理可证的道德原则或原理,最后再将之推广落实到大众的日常经验生活之中,非如此不足以建构真正有意义的、长久有效的道德伦理文化。最近一些年来,我们都感到思想文化和道德精神建设似乎遇到了“瓶颈”和“关隘”,效果不显著,更难以持久,缺乏一以贯之之道。原因很多,但其中之一,我以为是自上而下太多,自下而上不够。由是观之,我们才会真正深切地理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决心开展全党群众路线教育的重大意义!
我理解的“群众路线”就是人民为本,群众为本,基层为本。不走群众路线,政治上就会失去民心,国家的政治认同就会降低甚至瓦解,这关乎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合法性和正当性这一根本原则问题!不走群众路线,经济上就会出现严重偏差和不公,出现小平同志早就担心的贫富分化。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两极分化和社会严重不公同样不是社会主义,甚至也为任何现代文明社会所不能容忍。不走群众路线,思想文化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就会架空,就会如无根的浮萍和漂浮不定的浮云无法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世界里落地生根,更谈不上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里开花结果!因此,只有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形成坚强的政治组织路线,才能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才能普遍有效地实施思想宣传、社会动员,并有力地领导社会集体行动,才能有效地引领社会的道德文化建设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之精神文明的健康进步。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作出一些初步的结论性评估,三明市在30年前所创造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精神文明建设经验多么珍贵,多么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普遍意义!概而言之,至少有几点经验值得总结:(1)三明市的“五四三”经验对于全社会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因而,它首先是“地方性的”,同时也是“普遍性的”,创之不易,一以贯之坚持30余年更不易,我们应当珍惜之,完善之,长久坚持之!(2)三明市的“五四三”经验是从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所以能够扩展全国,示范全社会,首先在于它切合三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实际,同时也反映了30余年前、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后文革时代”,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和道德文化的重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否定“文革”绝对正确,但否定之后需要新的肯定,过于紧急的经济要务使我们没有充分地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上便出现诸如“潘晓现象”、“道德冷漠”、“精神污染”一类的反常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尤其社会转型所产生的连带效应之必然性,但另一方面则是我们注意不够,重视不够,造成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上的被动。三明市较早地自觉到了这一点,创造性地开展了“五四三”活动,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因此值得我们特别珍惜。(3)三明市的“五四三”经验是一种既有社会基本价值乃至核心价值关切(譬如:“爱祖国”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倡导的爱国主义)、又有日常道德伦理实践要求(例如:讲文明、讲礼貌等日常行为要求)的较为完整的精神文明建设经验,这样的“地方性”经验较之其他的“地方性”经验来说,更完备、更完整、更有系统性,因而也更有完善的空间和普及的潜力。(4)三明市的“五四三”经验不是个人人格化的,而是群众性的、社会化的、整体性的,因之,它既具有大众化、社会普遍化的形式,又具有真实可感、切近可行、行之普遍见效的内涵和潜能。这一点特点使其更适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总体需要,更有公共示范和普及推广的社会文化价值与公共扩展空间。三明市的“五四三”经验及其特点肯定不止这些,所以,举行今天的会议很有必要,它为我们反思、总结三明市“五四三”活动开展30余年来的成功经验,寻求改进、完善、推广的合理有效之方式,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最后,我想提几点建议:第一,要特别注意,创造一种“地方性的”文化或文明建设经验不易,坚守并完善它更不易,不能轻易放弃,也不能放弃不断改进完善的努力。达于至善很难很难,但止于至善的努力和毅力不能中断,更不能放弃。历史上许多例子证明了这一点。第二,在目前阶段,要特别注意“五四三”经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间的关联与融会,使之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路径。第三,要特别注意,“五四三”的要求不仅是针对社会公众的,而且首先是针对党政干部和公共管理者的。也就是说,要把这一活动的开展与党内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文化道德不是一种一般性的知识,其传教和接受不同于学校知识教育。它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内在心性养成,西方人把它叫做“tacit knowledge”(“意会性知识”),需要通过“意会”而最终形成一种“enbodiment”亦即化入身心的心意和行动。所以,在道德领域没有导师,只有学习者和行动者,所有人都是学习者、践行者。鉴于中国道德文化传统和习惯,作为社会和公众之领导的公共管理者、尤其是主要领导者直至领袖,其言行的公共示范作用更为突出和重要。所谓“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所谓“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因此,“五四三”不单是对平民百姓的一般文明和道德要求,更是且首先是对公共管理者和领导的政治文明和政治道德要求!这一点十分重要,至少对于改善当下中国精神文明状况、特别是实现我所谓的“道德止跌”来说十分紧要和紧迫。当前的反腐倡廉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普遍叫好,其原由之一也在于此。
北京市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葛晨虹:“三明经验”贵在四个维度的发展
一、贵在内涵式发展:城市要让生活更美好
正如三明自己总结的:城市发展思路之一是突出内涵抓创城。内涵式发展是对于发展概念的一种转型和自觉,它强调发展不唯规模形式和数据。在纷建“大都市”的趋势中,内涵发展思路显得非常重要,城市不再求大,发展不再简单看速度,不为政绩所左右,不为数据而数据,不是追求形式化的外延式发展,而是关注质量,回归城市本质,内涵式发展创城。
三明几十年创城发展中,找准了定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城市研究者乔尔·科特金强调,一个伟大的城市所依靠的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城市所产生的那份特殊的眷恋,一份让这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感情。三明决策者说,城市建设的GDP重要,但百姓的幸福生活更重要。三明创建文明城市不单为“文明城市”奖牌,而是以文明城市为标准引领城市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创建成果。事实上三明把文明创建过程同时也变成了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过程。建百姓安居之所,解市民后顾之忧。结对济困,城乡结亲,城市发展不忘关注农村。“满意在三明”让市民安居乐业,“让生活更美好”,也让四方往客感受到了三明的文明。“满意”二字是文明创建的群众指标导向,也是赢得民心凝聚激发共建能量的关键点。
文明共建中三明市民具有同心同德特点。解决好了民生,市民心气平和,认同政府所为,自然会激发出市民爱三明建三明的主体积极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向民心要文明共建和文明自律,向民心要素质自觉提高,是三明的模式经验,也是一种城市文明创建的一种新思路。
二、贵在持久式发展:万变中的不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许多人把三明的文明成就归为“贵在坚持”。30年前三明成为全国“五讲四美”精神文明建设的摇篮,30年来又一直是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一面旗帜,这不是偶然的。在百废待兴的时代环境下,三明建设者与管理者建设美好家园城市的独特智慧和雄心开始启动,一发动就是三十年。社会在变化发展,当年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更多带有了80年代的时代印记,在今天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标准体系中,已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指标细目,市场经济、生产力、GDP,一轮轮出位,“两个文明一起抓”口号也发展为“五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战略,但三明围绕以民为本建美好城市的念头没有变。据说三明的决策者从一开始就悟到了这个“不变”,所以30年“一届连着一届抓,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年连着一年做”。
城市文明建设活动之所以具有如此生命力,和三明管理者建设者执着不变的建美好家园的理念目标息息相关。在“五四三”30周年之际,回顾三明城市建设历程,深感数十年万变不离其宗的持之以恒有多不易,哪个城市像三明这样持之以恒重在实干,那个城市文明就一定也会结出果实。如果把城市文明创建仅当做一种活动形式,一场运动,一种达标目标去抓,文明创建当然就会像一阵风一样,抓过做过但不可能留下可持续的深厚积累。在“五讲四美三热爱”倡导发布30周年之际,反观三明文明城市创建成就,更感“贵在坚持”的经验有多可贵。
三、贵在文化式发展:文明创建中的三明城市精神
斯宾格勒说,“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芒福德说,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群体,它更是各种功能的集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现代理念说,“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城市发展及其文明建设,也必须思想理念先行,文化精神促进。
城市秩序和城市风气、主体素质以及城市文化氛围有关,也就是说,大环境是否具有价值观正能量很重要。马克斯·韦伯曾说:任何一项历史事业都有一种无形的社会精神气质作为时代的精神力量来支撑,没有这一支撑,这项事业就难以完成。
再度认真对三明这个文明城市进行审视,深感这是一个有文化有精神的城市。总结三明经验,其中一条是管理者很注重“以科学理论武装人”。抓重点专题学习,抓核心价值观的落化,在三明管理者那里并不当做是一种被动学习任务,他们深明思想理论在营造城市文化精神和社会风气中的基础底气作用。“开明、清明、文明”也很好诠释了三明精神。正是这种注重思想理论文化精神引领、注重本土化价值塑造和文化自觉,让城市文明建设获得了深厚的思想理论支撑和精神文化的能量空间,让三明建设成了中国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一个可资复制的样本。
四、贵在综合式发展: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体现
中国在新形势下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概念微变背后展示的是单向度管理变为多向度交集共治的新政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指出:治理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城市治理或建设中,就要求管理者和建设者要完全树立多维综合治理的思路。这一点三明的管理者建设者早就在实践了。
三明一直以来的思路或经验之一,即以人为本,综合发展。三明的文明创建自30年前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后,就没有离开过总体工作布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始终与经济建设工作、民生保障工作、城市秩序治理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考评。三明的政府管理职能也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向综合治理与社会服务转变。30年发展中,城市建设内涵从物质、精神、文化综合发展转变,三明走的是一条内涵式而非外延式发展之路。事实上三明借着精神文明建设资源,城市各项工作建设能量也被很好地释放出来,使一个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的城市,在投资环境总体满意度等指标评估中,超过许多发达城市。
综合治理体系的运用,还体现在把城市文明创建化于城市建设与治理的日常工作中。如果说个别城市的文明创建易停留在口号、活动或某个部门工作体系中,那么三明的文明创城就化在城市规划和日常管理工作中,化在城市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中。梳理三明城市建设的做法与经验,会发现许多内容很像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文明创建和城市建设日常工作融为一体了。而综合发展建设,把文明创建和城市发展规划、日常工作结合一起,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是三明文明创城的经验特点,也是“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对文明创城和城市管理者提出的新要求。
三明市委书记 邓本元:
在坚持中传承 在传承中发展
三明作为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发祥地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1984年6月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经过多年创建,我们形成了“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的精神文明创建路子。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文明办和省委、省政府及省文明委的部署,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抓民生改善与抓民心凝聚相结合,着重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补短板,在城市建设管理上求长效,在树立新风正气上下功夫,以改革发展的新成效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自1999年中央文明办启动评选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30年来,我们持续接力、一以贯之抓创城。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摆在重要位置,持续创建、接续努力。做到一任连着一任抓,1983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经济建设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同时,市委常委会每年定期专题研究创城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动员大会对创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一级带着一级干,市委、市政府成立创城指挥部,由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市领导牵头抓总,建立厅级领导联系市区共建片制度;市直部门和两区发挥主体作用,落实属地责任;街道、社区全力落实,实行“街长制”、“楼长制”,发动当地群众参与,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一年接着一年做,我们每年都与创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状,每季度对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进行考评,并将考评成绩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把创建指标转化为各级各部门的常态工作。同时,建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长效机制,制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系列管理办法,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长效化。
30年来,我们持续发力、拓展内涵抓创城。始终注重突出创建的思想道德内涵,把培育人、塑造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出特色,打造品牌。在创建中,我们突出“满意”主题。从1987年起,在全市持续开展“满意在车间”、“满意在科室”、“满意在公交”、“满意在学校”等“满意在三明”系列活动,成为三明文明创建最响亮的品牌。打造“共建”载体。1986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成立区域共建精神文明协调委员会,探索形成“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科学文化联教、环境建设联搞、经济工作联抓”的“六联六建”区域共建模式,并不断拓展和深化共建内涵,走出了一条社区共建、城乡共建、军民共建、区域共建和惠民设施共建的文明共建新路子。深化文明教育。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塑造城市精神,推动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在全国率先建立文明市民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等市民教育平台,在全省率先成立社会志愿者协会,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六联育人”机制,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中国好人榜”、“福建好人榜”上榜人数位居全省前列。
30年来,我们持续给力、改善民生抓创城。始终把惠民利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创城全过程。围绕办好民生“大”的事,我们坚持每年办好一批为民实事,推进市图书馆、艺术馆、青少年宫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在全国率先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比省定时间提前三年完成“双高普九”任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率居全省前列。围绕办好民生“盼”的事,我们集中力量整治城市“脏乱差”现象,打好创城“八大攻坚战”,建成数字城管系统,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连续19年举办文化艺术节暨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持续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在市区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得“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推进生态建设,跻身全国生态城市竞争力十强。加强安全生产和综治维稳工作,荣获全国综治“长安杯”。围绕办好民生“杂”的事,我们设立“968111”海都公众服务平台,开展“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等便民利民服务活动,把近40个部门的服务职能拓展延伸到居民社区,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
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加油站没有终点站。30年来,三明的精神文明创建在坚持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这次研讨会在三明召开,不仅给我市精神文明创建注入新的内涵,而且对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是一种有力推动。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新的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水平,为进一步加快推进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贡献力量。
上海市文明办原巡视员 陈振民:
继往开来,努力实现文明城市创建的新发展
1984年6月,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揭开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序幕。30年过去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已经覆盖城乡,深入基层,持续开展,不断创新,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多年来始终积极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由三明市率先提出的文明城市创建,得到中央的及时总结推广,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三大创建任务。在中央文明委的决策部署下,文明城市创建走向全国,全面展开,已经成为当下整个精神文明创建系列中份量最重、覆盖面最广、群众认可度最高、地方党委政府最看重的一个载体和龙头工程,成为动员人民群众朝着建设“美好中国、美好城市、美好生活”的梦想努力奋斗,致力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市民素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体。
30年来,三明市在城市文明创建中首创的许多理念、经验和做法,如“满意在三明”、“六联六建”、“门前三包”、“道德评议”、“市民文明业余学校”,从这个偏僻的山区小城走出来辐射全国,产生了极强的示范引领作用。尤其是贵在坚持,重在建设,狠抓文明创建不放松,在经济建设任务繁重时不动摇,在其他地方轻视精神文明时不动摇,在领导班子交替时不动摇,在受到称赞或遭遇挫折时不动摇,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最重要的普遍规律,为其他城市学习和效仿。
30年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由点到面,如燎原之势,蓬勃开展,不断充实内涵、拓展领域、创新方法、完善机制,以城带乡,辐射延伸。取得了丰富经验,获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总结好经验,探索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出发,结合学习中央文明办领导在全国深化文明城市专题培训班上的讲话精神,我以为文明城市创建有三个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坚持并发展:
一、坚持凸显思想道德建设内涵,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和核心主题,为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要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最根本的任务。精神文明建设要立足于改变社会风气,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兴起于“文革”结束,百废待兴的特殊年代。党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祖国要富强,人民要幸福”,“振兴中华、建设四化”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行动。与此同时,人们迫切要求治理十年动乱造成的严重后果,逐步实现党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以及从中涌现出的学雷锋、文明礼貌月活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文明城市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等,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要求和鲜明的时代主题,是政治思想工作群众化的一种创造。
当时的年青一代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成长,身上普遍焕发出的思想解放,有理想信念,奉献精神,忧患意识,责任担当和吃苦耐劳,使他们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中坚力量,奋斗30年,实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史无前例的大发展。正如“光荣的八十年代新一辈”这首歌词中所说的“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这首跨越了30多年光景的词作,充分展现了80年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开始了新的历史征程,我们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在全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中树立精神自信和价值观的自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调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建设思想、精神、价值观。新形势下的文明城市创建,一定要继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重在思想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在全社会叫响核心价值观24个字,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为建设美丽中国、美好城市和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文明城市创建从一开始,就把着重点放在塑造城市的价值取向上,紧紧抓住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开展创建,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二000年代“开明、清明、文明”的三明精神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二0一0年代“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等等。城市精神的核心是城市的价值观,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市民精神的核心是市民的价值取向,外化为市民行为的准则和导引。抓住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抓住了文明城市创建之魂,这是我们在今后创建中要坚持和发展的。
当前,多元经济催发多元思想价值,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和观念冲突,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是非不清、美丑不分乃至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的突出现象,症结就在于价值观出了问题。文明城市创建必须抓住这些突出现象和倾向性问题,把建设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的第一要义和根本任务,创建部门特别是文明办必须以此作为第一职责和责任田,把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全过程,落实到创建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到创建活动的项目制订,载体设计和内容安排上,反映在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创建标准的修订完善中,融入到城市改革和社会治理之中,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把虚事做实,把软事做硬,使创建更具人文精神和道德内涵,以此来扩大影响力,凝聚正能量,引领社会思潮,规范道德行为,树立新风正气,并使之从观念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把文明城市建设成为崇德向善之城,诚实守信之城,孝敬节俭之城,文明礼仪之城。
二、坚持综合创建、整体推进,在“基层、基础、基本”上下功夫
文明城市创建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载体,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是整个精神文明创建系列中综合性最强的龙头工程。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全面衡量和提升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即包含经济发展、环境面貌、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又包含人文精神,道德法治、公共秩序和服务、社会风气等软件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做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有机结合,整体推进。
首先要把基层创建作为重点来抓,激活城市文明的“细胞”,夯实城市文明的根基。没有局部、哪来全局?没有部分,哪来整体?所以,文明城市创建要下大力气推动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基层群众性创建活动的广泛开展,一个个家庭去渗透,一个个社区去覆盖,一个个行业去推进,一个个单位去落实。以小见大,聚沙成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创新,提升水平。
第二要坚持把基础工作作为长期不变的任务来抓,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是要坚持保障改善民生,每年集中为群众办几件好事实事,让群众受益、参与、满意,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动员力;二是要坚持强化日常管理,让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开始的建设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和优质服务成为不变的主题和制度化的安排;三是要坚持从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抓起,集中在公共领域、公共场所、公共道德、公共习惯上,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第三要把解决基本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来抓。确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项目导向,回应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集中整治呼声高、反映大的重点问题,如有的城市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脏乱差现象;交通拥堵问题;空气和水质污染问题;制假售假问题;黄赌毒蔓延问题;互联网管理不力,网络谣言、色情问题以及公共场所公德失范问题等等,一定要敢抓敢查,形成专项,多方发力,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对于那些顽症陋习,要反复抓,抓反复,务求实效长效。
三、加强领导,改进管理,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领域广、涉及部门多、持续时间长,必须按照领导有力、管理得当的要求和统分结合的原则来组织实施。
一是依靠体制来加强领导。过去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概括起来就是: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文明委统筹协调,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新一轮创建要坚定不移依靠这个体制开展。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创建作为全面推进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载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全面设计和实施,与城市发展趋势相适应,与城镇化战略相配套,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衔接。各级文明委要围绕中心、服务全局,按照党委决策部署,既出思路、又抓落实,承担起具体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核查,工作落实的责任,调动各成员单位和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建的合力。各级文明办要充分发挥文明委日常办事机构的职能,善于在谋思路,抓重点,重基层,敢创新,搞统筹上狠下功夫,加强与文明委各成员单位,各职能部门,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的联系沟通,更好的发挥牵头、联络、协调、督促和服务的作用,集合资源,整体推进,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二是依靠长效机制来改进管理。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中央文明办组织调查研究,发现并提出了创城工作的形式主义问题,概括为“假”、“繁”、“急”三个方面。解决的方法在于:围绕增强创建实效,结合本城市特点、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改进创城工作管理,作出制度性安排,建立社会动员,目标管理,社会共建以及指数测评复查等长效机制,加强阶段推进,责任管理和过程监管,构建文明城市与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其他创建载体的一体化测评、长效化运行、规范化管理的流程和平台,从而使创城工作从“临时”转为“平时”,从“突击”转为“常态”,从大呼隆集合上阵,转为各部门分工的日常工作,从“一元”管理转为“多元”治理,从只依赖政府的“单枪匹马”转为社会各方“千军万马齐参与”。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开展研讨,隆重纪念“五讲四美三热爱”召开30周年,是为了与时俱进,继续开创工作新局面。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再过三十年,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一定会产生更强大的推动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的伟大胜利,推动中国更多的城市全面发展,迈入国际先进城市行列,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必将出现在世界面前。
安徽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贺懋燮:
传承“五四三” 践行价值观
着力构筑江淮儿女的精神家园
从1979年首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以来,“五讲四美三热爱”是最具源头、最具经典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30年前的三明工作会议如同一声号角,奏响了文明创建的宏大乐章。安徽在学习三明经验的全国热潮中,立足省情、振奋精神、自觉比肩,以提高素质、改善环境为重点,提出“把马路让出来、把垃圾装起来、把门前包起来”,实施城市“净化、绿化、美化”行动,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竞赛活动,评选精神文明“十佳”人物,编写《中华三德歌》、《公民道德歌》,将治城与育人结合起来,推动精神文明创建由表及里、由低到高。近年来,安徽省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坚持一手抓环境底线,一手抓道德主线,着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努力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一是以“三线三边”治理为抓手,推动经济景气转换为文明景象。实现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既要有经济基础上的物质富足,更要有上层建筑领域的精神富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审视,就是要立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善于化物质为精神,用发展能力激发文明能量,推动经济景气转换为文明景象。去年以来,安徽省文明办牵头实施“三线三边”(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及城市周边、省际周边、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垃圾污水治理、违法建筑治理、广告标牌治理、非煤矿山治理以及园林绿化提升五大重点行动,通过建立线长、边长、重点长“三长”责任制,推行建账、查账、对账、评账、销账“五账”工作法,跟进班子考核、效能督查、媒体曝光“三问责”,城乡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路边干净了,水面清洁了,景观变美了,城乡形态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迈上新台阶。
二是以好人安徽建设为载体,推动好人数量转化为社会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身边好人竞相涌现是对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彰显。从唯物辩证法来看,选树群众身边可亲可学的榜样示范,通过量的积累促成质的变化,让好人盆景成长壮大为道德风景。自2008年中央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安徽省先后有85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好人是核心价值观孕育的最美花朵。当前,我省正在开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活动,建成并免费开放安徽好人馆,开展省、市、县(区)、乡(镇)和村(居)五级好人评选,组织开展好人好事赴基层巡讲巡展巡演,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见贤思齐,推动实现“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的生动嬗变,着力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三是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带动,推动环境外化转变为素质内化。人是环境的产物。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道德品质的培育、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环境建设是文明创建的底线,道德建设是文明创建的主线,美丽环境需要美好心灵的滋养呵护。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城是载体,人是主体,我们着眼不同人群、不同场合的差异性,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养成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展经典诵读展演,在企业开展师徒制活动,在社区开设道德讲堂,在农村建设农民文化乐园,在公共场所大量设置公益广告,在节假日开展文明旅游宣传等等,不断丰富创建内涵、提升创建层次,让环境硬实力和文明软实力互融互促、相得益彰。
顾往励今,文明创建一脉传承、一路前行。在中央文明办正确指导下,在各地创新实践下,“五四三”会议精神深入人心,“五四三”创建活动生根开花。我们将秉承“五四三”会议精神,吸收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借鉴兄弟省市成功经验,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努力构筑江淮儿女的精神家园。
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黎昕:
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帮助人们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明是我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发祥地和摇篮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三明市就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购物难、上厕难和上学难等难题,以大规模治理城市脏、乱、差为突破口,以“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为契机,在全市开展了以优质服务、优质环境、优良秩序和“学雷锋、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三优一学”活动,全面推开“六联六建、片区共建”和“满意在三明”等一系列活动,做好文明楼院、文明户、文明单位、文明街、文明路等“社会细胞”建设,既治标又治本、既抓点又抓面,走出了一条符合三明实际的创建文明城市之路,形成了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依存、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1983年5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福建三明市在两三年内由一个脏、乱、差出名的城市,正在转变为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精神文明、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文明城市,实在振奋人心。正因为如此,1984年6月全国“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工作会议在三明召开,充分肯定了三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揭开了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序幕。当时的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称赞改变面貌后的三明是:“三明三明,精神文明;三明三明,大放光明。”1985年三明荣获全省唯一的文明城市称号。进入90年代后,三明市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与经济建设、为民办实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线,突出人与环境建设两大任务,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三大创建”为重点,进一步掀起了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的新高潮。他们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紧扣发展抓创城、突出民生抓创城、注重创新抓创城、汇聚合力抓创城,加快建设开放三明、幸福三明、美丽三明,连续五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此外,三明还荣获了“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地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并创造了“满意在三明”、“共建联创”、“好人建设”、“六联育人”、“文化惠民”等文明创建的三明品牌。这些荣誉和品牌,使三明闻名全国,甚至享誉国外。提到三明,人们便会想到精神文明;提到精神文明,人们便会将三明与之联系。精神文明成为了三明的无形资产和亮丽的名片,成为三明的城市符号。
三明之所以能在三十年的精神文明创建中,取得如此的成就,并历久弥新,其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共建”就是两个文明共建,“硬件”、“软件”共建,党政军民共建,它表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某个单位的事情,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项伟大事业。全员参与,共建共享,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就是对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决策一以贯之,经得起风浪,排除干扰,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项任务一起下,两种成果一起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整体工作的一个杠杠,抓住不放,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取得实效。“重在建设”就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注重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坚持行动至上,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为民办实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紧密结合起来,使创建工作在利民惠民中赢得支持,实现持续发展,从而使文明创建内化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追求,外化为城市的整体形象。
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精神文明创建同样面临着创新创建方式,更加深入推进群众性创建活动的挑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点在于群众性、广泛性和实践性。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踊跃参与,文明创建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各行各业都行动起来主动融入,文明创建才能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只有实实在在的开展各项创建活动,文明创建才能取得实效达成目标。要推动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当前及今后应着力抓好的工作是:
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广大公民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所以,必须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积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这是强壮我们国家、社会和每个公民精神脊梁所不可或缺的,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当年“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与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逻辑上是紧密相连的。
第二,以诚信建设为平台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诚信缺失是当前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诚信建设的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建设,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突破口。
第三,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营造温馨和谐人际关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在反映出人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而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特征的志愿服务,体现了人类崇高的大爱情怀和精神境界,大力弘扬社会志愿服务精神,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激发人们的公益心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有利于促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四,以未成年人教育为中心,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切实抓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锻造千百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薪火相传,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接力棒才能一棒一棒的传下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想,推动这些工作的深入开展,借鉴三明精神文明创建的成功经验将是有益的,同时,三明的文明创建在推进这些工作的实践中也将会不断创造新的经验,为推动全国文明创建作出新的贡献。
二、研讨会书面交流材料
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朱清:
推动省直机关做共建文明城市引领者
省直机关作为全省各项事业发展的决策、管理与服务中枢,掌握着政策、资金、信息、人才等重要资源,其在共建文明城市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导向功能。而且,共建文明城市有助于促进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这正是省直机关落实党的宗旨、践行执政为民的使命担当。不论从哪方面看,省直机关做共建文明城市引领者,都责无旁贷。
30年来,我们学习“三明经验”,积极发动省直机关各单位就近就地参与省会福州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以下简称“省市共建”),将之与自身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工作融为一体,统筹实施,相辅相成,取得显效。在“省市共建”过程中,省直机关发挥了走在前、作表率的作用,受到基层和群众的“点赞”。
一、提高认识,增强主体意识
我们始终重视引导机关干部端正“省市共建”的认识。一是认识“份内之事”。各单位普遍开展“省直机关干部也是市民一员”和“做创建文明城市主人翁”的思想教育,组织“万名机关干部看福州”活动,让机关干部切身感受建设文明省会城市,就是优化自己工作环境,就是提升自己生活品质,绝非“与己无关”,从而自觉打造“文明福州、共建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二是认识“应尽之责”。将深入开展“做人民公仆”活动贯穿于共建文明城市行动之中,与机关干部“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结合起来,增强共建责任感。近年来,把参与共建的实干实绩列为检验各单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内容,使“服务文明城市建设就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根植人心。三是认识“要务之举”。以“打造优质软环境”竞赛、党员先锋岗“四优”服务(即“态度、时效、便利、质量”服务全优)和“助推生态省建设”等体现省直机关特色的系列活动对接“共建”活动,做强省会城市核心竞争力。开阔机关干部“‘省市共建’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省市共建’辐射、带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眼界、胸襟和思路。
二、配合行动,解决难点问题
省直机关“府大院深”,在“省市共建”过程中,既可发挥优势,也会因为市以下党政组织不便对其施行直接管理和督查而成“难点”。近年来,我们树立“配合也是引领”、“在配合中引领”的“共建观”,引导各单位“放架子”、当“配角”,主动投入福州市文明委部署开展的相关行动。一是配合环境综合治理。交通环境关乎生命安全,也体现社会管理水平。各单位组织学习交通规章,教育干部职工出行走斑马线,不醉驾,不闯红灯;共组建60多个交通文明劝导队,走上街头,参与社会交通文明劝导行动。环境脏乱是影响市民生活和城市形象的“扰头事”。各单位注重治理内部院落卫生死角,也出力治理社会公共卫生。每年近万人次参加社区和公共场所的净化环境专项整治。这两个难题,目前解决较好,城市面貌更新,宜居条件改善。二是配合良好道德建设。机关道德状况是社会风尚的“坐标”。各单位普遍举办“道德讲堂”,教育干部职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近年来组织120多万人次评选学雷锋“十佳”典型,推出90多个道德建设先进人物、先进集体,树立标杆,激励从善。在与群众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单位开展“创人民满意窗口”活动,为省会城市拓展“惠民”平台,增添“诚信”品牌。三是配合宣扬文明新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需要上下联动,共同传播。这方面,省直单位优势凸显。各单位积极参与“福州好人”和道德模范的推荐评选,营造了见贤思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与福州市联合开展“文明信俗”、“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共同打造健康向上、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利用省级媒体、省直单位主办主管的城市交通运载工具、公共活动场所、建筑工地围垱、宾馆、楼宇和交通电子屏幕等,醒目刊播生态文明、交通文明、食品安全等领域公益广告,为省会城市讲文明树新风扩大舆论场、增强正能量。
三、联系实际,规划工作布局
“省市共建”涉及面广、任务多,必须从实际出发,明确省直机关在其中的责任和工作重点,合理布局、逐步规范。在实践基础上,2012年,我们与福州市文明委共同研究整体布局,制定《关于深化省市共建工作,持续推进福州文明城市建设的意见》,明确阶段性任务,重点推进“六大共建”。一是推进文明社区共建。建立与驻地社区“结对共建”关系,组织“万名干部到社区”,集中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环保等“五项服务”和涉台、廉政“两项教育”等活动。文化设施共享,联办“爱心超市”,着力协助社区提升文化品位、扶济困难群众。400多个单位深入结对社区,挂钩帮扶贫困家庭1200多户。2012年以来,各单位为社区民生建设办了3500多件实事。二是推进文明交通共建。组织干部职工到城区交通繁忙路段,协助交警执勤,劝导和纠正行人与非机动车的不文明交通行为。发放文明交通倡议书,对驾驶人员和广大市民开展文明交通礼仪、法规的宣传教育。三是推进文明窗口共建。各单位在加强本级行政服务办事窗口文明创建的同时,指导市、县(区)对口单位办事窗口提升“四优”服务水平,突出解决医院、车站、餐馆、办证中心等窗口服务改进和规范问题,实现全系统、全行业窗口服务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四是推进优美环境共建。按照福州城市净化、美化标准,开展办公区和职工住宅区艺术照明设施建设、违章建筑清理和环境卫生大扫除,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公共场所环境整治和城乡结合部植树种花。今年初,省直30多个单位共同筹资100多万元,出动干部职工近千人到福州市郊白沙镇认种认养优质生态观光林,共同打造“美丽乡村”。各单位率先在管辖范畴开展互联网、手机淫秽色情和低俗之风专项治理行动,取缔不法网站,净化荧屏声频,为市民提供健康文明的学习与娱乐环境。五是推进志愿服务共建。2012年以来,围绕“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组织2400多支志愿服务队、近9万人次参加慈善救助、养老助残、无偿献血、社会公益、抢险救灾、大型赛事等志愿服务。其中无偿献血人数1.75万人次,献血量630万毫升,救死扶伤,造福于民。还组织500名网络文明志愿者,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六是推进道德教育共建。要求领导干部言传身教,做到道德教育年年讲、月月讲,以期达到潜移默化效果。集中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着重遏制食品、教育、医疗行业和公共文化场所的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行为。2012年以来,各单位共开展800多场道德讲习活动,每个文明单位都成为一所文明市民学校。发挥省直关工委作用,组织干部职工子女参加“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
四、健全机制,促进常态长效
要使“省市共建”不断巩固发展、开拓创新,必须通过机制建设加以持续推进,以期实现久久为功。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2012年以来,我们与福州市文明委8次联合举行“省市共建”联合推进会,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会商,共同动员部署,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难题。二是建立共同点评机制。不仅省直文明办认真督查和考评,也请福州市文明委对省直单位参加“共建”情况作点评,点评结果列入省直机关创建文明单位总评计分。三是建立项目责任机制。将共建任务指标生成为项目,明确参加对象、责任人和任务目标,努力做到干部职工人人加入共建项目,最大限度参与其中。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加省市共建在文明单位考评中的比重,对文明单位届中共建工作松懈、滑坡的,及时警示或取消荣誉,推动文明单位始终把“省市共建”责任落实到位,并起到表率和引领作用。
这些年来,“省市共建”边实践探索,边改进创新,一路焕发蓬勃生机,成为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省会文明城市的亮丽景观。总的看,共建氛围日渐浓厚、共建层次不断提升、共建成效愈发明显。至目前,86%的厅局机关认领“省市共建”任务。“省市共建”列入各单位党组议事日程,与中心工作、党群工作和创建文明单位工作同部署同落实。2011年底以来,福州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并在历次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保持优良成绩,省直机关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福州市文明委特别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突出的省直机关66个单位和105名干部职工进行了表彰奖励。通过“省市共建”,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不俗成绩,132个单位获评全国和省级文明单位。
我们将以这次“三明会议”为新起点,结合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机关党建改革创新,赋予“省市共建”新的内涵,在不断增进实效和提高水平的同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指导市、县各级机关全面参与当地共建文明城市工作,推动全省各地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开创新局面。
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冯潮华:
打造社科普及品牌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宣传和普及,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接受、掌握和运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省社科联作为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成员单位,近年来,始终坚持“两个巩固”,始终坚持从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高度,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积极开展系列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形成了“百场社会科学专题报告会”、“社会科学在你身边”普及咨询活动、“《福建日报》求是论坛”、社科普及周、东南周末讲坛等社科普及品牌。其中“东南周末讲坛”作为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项公益性文化服务,自2006年开始,由省社科联与省图书馆合作建设,通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八年来,累计开设讲座近600多场,直接或间接受众近百万人次,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构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被誉为家门口的百姓学习大课堂。
一、 坚持把握方向,努力传播正能量
八年来,讲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不断满足听众的需求、传播先进文化作为工作目标,有针对性的开辟专题讲座,大力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一是大力宣传形势政策导向。围绕当前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开设了“时政热点”、“经济法律”专题,举办了“纪念百年辛亥”、“纪念建党9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十八大精神解读”等系列讲座,在第一时间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理论知识,及时解疑释惑,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举办了“从蔚蓝走向深蓝——中国海洋战略的回顾与前瞻”、“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南海争议的由来与现状”等专题讲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听众的爱国意识。
二是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依托省内高校众多,人才聚集的优势,结合我省所在区域的特点、特色安排讲座。开设了“闽台文化”、“闽台交流”专题,先后举办了 “严复思想”、“海洋文明”、“船政文化”、“朱子文化”、“福建土楼文化”等具有鲜明福建特色文化的系列专题讲座,加深了听众对福建省情的理解。举办了“两岸一家:福建海洋文明在台湾的延续”、“华侨为何称唐人——闽台豫祖根渊源研究”、“闽台姓氏源流与血缘认同”等专题讲座,以专业的角度、平实的语言,从不同的角度解析闽台关系。
三是积极传播人文自然知识。围绕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知识的普及宣传,开设了“经典解读”、“名人名家”、“文艺赏析”、“教育科普”、“健康生活”等专题,讲座主题涉及人文历史、名人传记、环境保护、中外文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先后举办了《论语》中的君子之道、“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等讲座,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举办了“城市垃圾之困的思考”、“ 绿色交通解码”、“空气净化的奥秘”等讲座,进一步宣传普及了环境保护的知识,使听众在开拓视野的同时,提升自身文化素质。
二、坚持面向社会,推进服务常态化
八年来,讲坛秉承“让学术走进百姓、让知识开阔视野、让文明净化心灵、让文化丰富生活”的讲坛宗旨,注重强调学术成果的大众化、专业知识的通俗化,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努力推动讲坛的常态化运作。
一是注重针对性,加强讲坛活动的统筹规划。作为讲坛主办单位,省社科联、省图书馆把大讲坛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抓,每年都制定了讲座规划,有具体管理措施,每场讲座有专人负责,有专项财政拨款,保证了讲坛的正常运转。专门成立东南周末讲坛选题小组,组织确定年度宣讲题目,在每年年底前下发给省内高校,有针对性的征集下一年度讲座专家与演讲题目。建立讲座专家学者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专家学者的个人资料、听众反映以及具体组织此次讲座的经验和问题,便于今后改进。
二是注重公益性,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讲坛始终立足公益性,坚持定时开讲制度,每月四期,密度合理,且每场讲座都安排在周末,相对固定在福建省图书馆举行,并在《福建日报》开辟专栏发布预报,推介讲座专家、内容,最大限度地方便听众。实行免费观看,无论主讲人层次多么高,参加人数多么踊跃,主办方始终坚持公益、免费、开放式办坛,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听众。推动听众与专家互动,在讲座结束时,精心设计现场提问、奖品赠送、听众反馈等环节,加强了双方的交流,提升了讲座的实效。
三是注重吸引力,邀请名家名师开设讲座。为了适应广大群众日趋提高的知识需求,讲坛在聘请主讲嘉宾时,除了注重挖掘福建人文优势,精选本地老师,还不定期的安排国内权威人士、知名专家学者来闽,为广大市民带来最新最准确的专业信息。八年来,先后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易中天、马瑞芳、毛佩琦、岳南、王渝生、张国刚、林华,省内著名学者孙绍振、周宁、张善文、马照南、卢美松、苏文菁等数百位专家学者,涵盖了文学、科技、音乐、民间艺术等众多领域。这些专家、学者的讲座,理论水平高、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在潜移默化中传播和弘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人文素养。
三、坚持拓展受众,不断扩大影响力
为了进一步拓宽受众面,省社科联十分重视加强多方面合作,积极推进成果开发运用,并利用一切有效的方式,不断扩大东南周末讲坛的影响力。
一是实行联动拓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讲坛规模做大做强。先后与部分高校、机关、企业设立的讲坛达成了共建协议,每年都开展讲坛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机关、进军营等“六进”活动近20场,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积极推动各设区市、县(市、区)社科联设立各种普及性讲坛86个,打造了厦门市的鹭江讲坛,福州市的闽都大讲坛,漳州市的芝山讲坛,龙岩市的红土地讲坛,泉州市的市民文化大讲坛、莆田市的莆阳讲坛等一批基层地市讲坛品牌,并由省社科联牵头,实现了省地市的讲题、师资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扩展了讲坛的社会效应。紧密对接省科技·人才活动周、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宣传推广活动等大型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专题讲座,进一步扩大了讲坛的影响力。
二是加强媒体宣传。为提升东南周末讲坛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省社科联重视与新闻单位合作,借助媒体力量,实现网络、报纸、电视立体式宣传,进一步吸引市民参加讲坛活动。自讲坛开办以来,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福州晚报》、东南网等,都对讲座实况进行了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受众面,大大提高了东南周末讲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促进成果转化。省社科联积极扩大讲座衍生产品的开发,促使优秀社科普及成果实现了进一步扩散和转化。把讲坛中的精品讲座成果汇编成《东南周末讲坛选粹》,共出版4期,发行2万多册,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将讲座全程摄录,制作出多媒体光盘《东南周末讲坛集萃》,发行数千套,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东南周末讲坛的文化大餐。注重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在省图书馆主页设置“东南周末讲坛”讲座专栏,定期发布最新讲座动态,刊登讲座信息,并实现了视频点播。完善讲座学习积分机制,开展评选“学习之星”,让听众成为讲坛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培育关心、支持和参与讲坛发展的社会氛围,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高涨的求知意识和学习热情。
八年的时间匆匆而过,八年的历程步步坚实。历经八年的打磨,东南周末讲坛以它良好的文化效应和社会影响,特别是它知识普及、人文教化、言行示范、精神引导等综合功能,先后荣获了文化部颁发的“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之“图书馆公共服务奖”、“福建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等荣誉称号。乘着十八大的东风,省社科联将继续乘势而为、开拓进取,共建共享、优质服务,努力推动讲坛在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取得新的成绩,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促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实现“百姓富、生态美”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价值追求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断表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今后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工作方向。今天,我们传承“五讲四美三热爱”的精神实质,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价值追求,为国家发展助力,为民族进步铸魂。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重要执政骨干力量,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引领者、示范者,其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风气的形成,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校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都决定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这是党校的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一、充分发挥思想理论的引领作用。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帮助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问题,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引导党员干部深化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尤其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当代价值”、“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导”等基本理论专题,开展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和导读,使干部真正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深入开展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通过开设“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及治国统军之道”、“瞿秋白的革命事迹”、“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中共党史研究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艰辛探索的29年”等专题,帮助干部了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要深入开展国情世情教育,引导干部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的比较中鉴别优劣、看清趋势,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通过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儒道要义与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家规祖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语与领导干部的人格修养等专题,引导干部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捍卫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独立性。
二、充分发挥党性锻炼的熔炉作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和发扬优良的作风,带头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要求普通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自己行得端、走得正,才能要求大家“向我看齐”,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突出政治品质教育,开设群众路线、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锻炼、学习谷文昌精神,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学习贯彻《党章》、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惩防体系建设与审计监督等专题,引导干部对党和人民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继续深化党校教学改革,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以及现场教学、异地培训、警示教育、自我研讨等党性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东山谷文昌、古田会议纪念馆、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井岗山、延安、西柏坡等党性教育资源优势,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提供丰富和鲜活生动的课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积极开展文艺作品创作、经典作品阅读,版报刊物展览、高雅艺术欣赏、体育运动拓展、演讲辩论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员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修正自己、调整自己,引导干部追求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努力形成党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浓厚氛围。
三、充分发挥优良学风的养成促进作用。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把学风建设融入学员学习培训的各个环节。完善学员管理体制建设。以强化学员党性锻炼为重点,深化学员管理改革,制定和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对学员住宿用餐、课堂学习、现场教学、自学安排等细节作出要求,并汇编成册,组织学员学习学风建设的相关制度规定,使学员知规明纪,自觉支持和接受培训管理。建立学员定期党性分析机制,举办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的主题学员论坛,要求每位学员结合实际开展党性分析并撰写党性分析报告,对个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作出专门剖析,敞开思想、触及灵魂、深挖根源,明确改进方向和整改措施,切实增强干部党性观念。健全学员自主管理工作新体系。通过竞争方式及时成立学习委员会、班委会、临时党支部和学习小组,对学员的学习生活和纪律进行严格管理与监督,组织员做好服务与协调工作。开展优秀学习成果、优秀学员和优秀学员干部评选活动,不断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建立训用结合机制。制定《党员干部培训管理量化考核细则》,实行“四维三评”(理论素养、德才表现、学风建设、发展潜力;班部评价、教师评析、学员自评互评)量化考核评分,并将学员在党校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绩及时反馈给学员所在单位,并作为组织部门考核和任用的重要依据。
四、充分发挥党校教师的师德示范作用。党校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干部也是党的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为党培养好干部的学校,党校的干部首先要努力成为好干部。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落实“三严三实”重要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同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同巩固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紧密结合起来,以高度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基本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和宣传,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深入基层、深入学员、深入生活,真正成为先进文化和先进理论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把服务大局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融入,积极投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推动者;把党校事业发展作为责任追求,坚持个人发展与事业发展相统一,寓个人发展于党校事业发展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成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领跑者和奋斗者;把爱岗敬业奉献作为行为准则,加强师德修养,端正治学态度,掌握治学方法,塑造治学品格,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真正成为学员干部健康成长成才的表率者和引路者;把改革创新创业作为动力源泉,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创新,积极推进教学、科研、决策咨询、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改革发展,真正成为建设一流省级党校的开拓者和先锋者;把团结和谐共事作为共同品质,自觉养成从党校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去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敢于负责、狠抓落实,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班子、和谐党校、和谐系统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的过程,必须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党校要做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从培训的理念、内容、方法、机制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根植于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引导党员干部努力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作出示范表率。
福建师范大学:
灿烂的文明之花结出丰硕的办学育人之果
改革开放后,由三明市率先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拉开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序幕,开启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福建师范大学作为福建省高等教育的发祥地、我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新要求,顺应广大师生建设文明校园的新期待,不断创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形式、载体、机制,师生文明素质和校园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提升,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学校已连续六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曾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回顾福建师范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实效,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远与近的关系。高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把长远目标与现实任务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历史、深厚底蕴的大学,学校始终坚持把“建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建成广大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大学的使命。在此目标定位下,学校十分注重近期目标的不断实现,把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反映最突出的问题,诸如师德师风、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理想、机关工作作风、后勤服务质量、校园文化建设等作为创建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坚持从现在做起,从通过努力能够办得到、做得好的事情做起,通过点点滴滴、扎扎实实的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二是物与人的关系。高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把物与人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见物、见人,相得益彰。一所文明的学校,它既要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办学条件、繁荣的校园文化、文明的校园秩序,又要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提高人的文明素养上下功夫。近年来,学校在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始终坚持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的有机统一。在功能文明方面,重点抓好校园基础设施、校容管理等硬环境建设,使校园物质文化着力体现低碳、便捷、高效、健康等人文功能,为满足广大师生精神文化需求创造良好物质条件。在素质文明方面,着重抓好师生文明素质等软环境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努力把精神文明创建过程变成师生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努力形成良好校园风尚和融洽人际关系,全面提升学校的精气神。
三是大与小的关系。高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立足大局、服务大局,从大局出发,往大处着眼,又要注重从小事、小节、小处着力。近年来,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谋划,突出抓大事,致力于改革创新,推进志愿服务品牌化、文明传播网络化、办事服务优质化,形成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的特色和亮点。与此同时,学校也十分注重抓好师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深入开展文明有礼培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师生从自身做起、从一言一行的小事做起,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文明习惯、树文明形象,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现校园文明程度的稳步提升。
四是上与下的关系。高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上下齐心,共同推进。既需要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高度重视、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又要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精神文明创建既能够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又能热在基层、热在群众,从而形成创建工作的整体合力。近年来,学校在精神文明创建过程中,始终把学校的决策部署和师生的广泛参与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学校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注重规划好长远、计划好当年、筹划好片段,确保创建有目标、推进有措施、工作有人手、活动有经费。同时,校领导经常深入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一线,督促检查各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不文明现象。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师生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主体地位,从师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激发他们的创建热情,让他们参与创建活动、评价创建实效、分享创建成果。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坚持“师生所望就是工作所向”的理念,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健全心系师生、马上就办的联动服务机制,积极为师生排忧解难,打造幸福温馨师大,直接推动一大批问题的有效解决,巩固和发展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五是标与本的关系。高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统筹兼顾、标本结合。既要不断创新创建活动的形式载体,又要着眼于体制机制问题,构建严格规范、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长效机制。长期以来,学校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师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中,努力营造力争上游、和谐共进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学校也十分注重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文明考评机制,定期开展文明学院、文明处室、文明宿舍、文明餐厅等培育和评选活动,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六是魂与体的关系。高校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做到魂与体的有机统一。任何精神文明创建都包括虚体部分和实体部分,虚体部分就是文明创建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载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前者是文明创建之“魂”,后者是文明创建之“体”。文化是大学之“魂”,是一所大学内在品质和外在影响的根本体现。学校始终把涵养大学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深化校训内涵,加强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把大学精神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和教师、学生、干部、后勤等各个群体,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准则、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探索大学之“魂”的丰富载体,提升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特别是我们抓住了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等先进传播技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成为提供健康向上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平台,成为提升广大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广阔空间。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龚晓燕:
继往开来 久久为功
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天地
三明市,一座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就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战线所熟知的城市,一座为了人民、精神文明、大放光明的城市,一座承载了人们向善、向好、向上、向美梦想的城市。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征程中,三明市通过“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揭开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大幕,30年斗转星移,如白驹过隙,三明市又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付出及努力,践行着全国“文明摇篮”的美誉。
近年来,陕西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沿海省份(包括福建)相比,虽然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法治氛围等领域还有一定差距,但陕西客观面对“西部欠发达省份”实际,以精神文明创建为突破口,在利用“我们的节日”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区志愿服务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开展“身边好人”、“陕西好人”推荐评选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加大民生投入、开展“最美陕西少年”评选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进一步夯实了道德基础、推动了道德实践、唱响了时代主旋律。
回顾陕西30多年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所取得的成绩,和大多省份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源于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群众积极踊跃参与,各级文明办常抓不懈。正因为如此,社会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才得以解决,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创建的共建力量得以凝聚,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才得以加强。总结30多年的创建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和发展。
第一、党委、政府重视是前提。精神文明创建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也是党委政府授予的含金量最高的“品牌”,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有效手段,是实现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具体实践,是十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必须有“一把手”的恒心、决心、信心,把关定向,亲力亲为。必须在党委、政府以及部门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实施、一起考核。必须要统筹兼顾,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硬环境又抓软任务,确保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确保创建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二、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是重点。群众是创建活动的主体,是创建活动的受益者,更是参与者、实践者,党委政府主导,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活动就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就能产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效果。要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塑造好形象,明礼守法、谦恭友善、和谐相处;塑造好品质,修身律己、择善而处、正心诚意;塑造好人格,以义为先、诚信做人、崇尚人本。通过内外双修,推动公民文明素质全面发展,着力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是核心。精神文明创建是一项民生工程,创建活动要把利民惠民的原则要求变为便民、助民、乐民、化民的具体举措,把民生服务目标变为可操作、可量化的具体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方面,建设优美环境,打造优良秩序,提供优质服务,塑造优美心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促进社会向善向上,着力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让老百姓亲身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由此而迸发出更大的创建热情。
第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是保障。创建的内生动力源泉是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加强领导、文明委统筹协调、文明办牵头组织、职能部门各司其责、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精神文明创建既不是宣传部、文明办的事情,也不是其它某个部门的事情,既要依靠党委政府、文明委和职能部门推动工作,更要适应生活方式多元化和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新形势,延伸工作触角,不断拓展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亲和力、吸引力,做到好事大家办、新风大家传,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
第五,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是关键。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建设的是思想、精神,建设的是道德、风尚,一个地方文明和谐的风气、向善向好向上的环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能见效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像搞物质文明建设,高楼大厦、大桥马路、工厂商场等,投入立竿见影,成效看得见摸得着,一目了然,实实在在。所以,精神文明建设战线一定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要善于抓住本质规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折腾、不懈怠。折腾、懈怠,损害的是事业,伤害的是人心,人心齐泰山移,人心散了事业就没了。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拼,认定目标,一抓到底。
回顾过去,沉淀现在,展望未来,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以凝聚意志和力量,保持国家精神的独立,引领社会思潮、规范道德行为、树立新风正气。这次在三明召开纪念“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30周年研讨会,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战线携起手来,狠抓落实,继往开来,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天地。
湖北省文明办主任 胡和平:
学习“三明经验”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三明市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了“好在共建、贵在坚持、重在建设”、“满意在三明”、“共建联创”等精神文明创建经验和品牌,开启了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河,成为了全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发祥地。三十年来,“三明经验”在推进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学习借鉴“三明经验”,结合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要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发展工程
三十年来,三明市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举措,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做到了两个文明“一起抓”,收到了两个文明互促互进、“两提高”的效果。当前,精神文明建设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但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又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抓手。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就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既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又要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在服务改革发展中谋求更大作为。
1、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紧紧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八大环境”的目标,着力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要结合法治湖北建设,大力推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着力营造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加强政务、商务、社会诚信建设,加快构建社会征信体系,探索“红黑榜”发布制度,着力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要发挥湖北道德资源丰厚的优势,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荆楚楷模、湖北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崇德扬善,着力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要从解决群众“衣食住行”做起,着力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净土、生态新村、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着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2、为发展提供软实力。当前,湖北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呈现蓄势勃发、“中气十足”的强劲态势。这种良好局面的形成,离不开全省上下抓发展的精气神,要始终保持这一良好发展势头,更要靠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精神状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坚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不断深化中国梦的宣传,加强形势政策和省情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湖北改革发展的思路、举措、成就,凝神聚气,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就是要大力培育开放包容的文化、效能通达的文化、重商亲商的文化,在全社会打造有利于发展的文化氛围,巩固和发展湖北气场。
3、为发展提供新支撑。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轮改革元年,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激活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要尽快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着力提升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支撑力、文化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聚合力、荆楚文化的整体影响力;要完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和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使之成为湖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民生工程
改革开放初期,三明市结合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着力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购物难、上厕难、住房难、乘车难、就医难、上学难、娱乐难等“八大”难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脏乱差”难关,把创建过程变成了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过程,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扬和拥护。坚持为了人民、为民创建,这是三明经验的最鲜明的特点。学习“三明经验”,就是要始终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在民、创建育民,多做利民、惠民、便民、助民、乐民的好事实事,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
1、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坚持问题导向,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让精神文明创建的过程,变成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的过程。一是着力解决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很多城市经过创建,中心城区、景观大道光鲜亮丽,经得看、经得查,但与群众日常生活最为紧密、群众最关心的小街、小巷、小社区、集贸市场,环境脏、秩序乱、条件差。要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区域抓起,从群众生活最紧密、最关心的问题改起,采取打歼灭战的方式,一个时期一个重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二是着力治理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中央文明委对此项工作要求很明确,就是集中治理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三个领域,着重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的问题。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仅靠道德教育、“叩问良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失德败德者进行惩戒约束,对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打击。食品、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要敢于出重拳、用重典,严历处罚违法、违规及失德行为,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治理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2、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一是在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文明单位、文明机关创建为抓手,增强服务意识,强化依法行政,解决一些部门的“冷、硬、拖、卡”问题,树立廉洁高效、亲民务实的政府形象。二是在生活流通领域,加大制假售假的重点商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和重点案件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文明诚信市场”、“文明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努力形成“文明经营、诚信经商”的浓厚氛围。三是在窗口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以“便民利民”为主题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规范服务言行、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程序,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公交、出租车、公路铁路客运等行业要集中进行车容车貌、语言规范、服务规范等专项教育整顿,旅游、建设等部门要继续深化“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活动和文明旅游素质提升行动,为人民群众出行、出游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围绕“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这个目标,按照舒适便利、整洁有序、安全和谐的要求,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环境。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把生态省、环保城市、绿色村镇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节水、节油、节电、节粮、节纸宣传教育,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关闭污染企业,减少环保污染事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着力解决“垃圾围城”、“污水绕城”、“汽车堵城”等突出问题,让群众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要着力改善人文环境,大力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广泛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友善、和谐的社会氛围。当前,一些地区群众物质生活得到改善,但“文化饥渴”、“文化沙漠”、文化生活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我们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市、县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的建设力度,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好管好用好这些基层文化阵地。要大力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书香城市、书香机关创建,促进人民群众养成阅读习惯,兴起全民读书之风。要创新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方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加强社区文化、行业文化、机关文化建设,用文化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提升群众生活品味。
三、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变化新要求,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创新工程
三十年来,三明市坚持不懈抓创建,一任接着一任抓、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创新思路载体,不断完善方法举措,使三明这个精神文明创建老典型不断焕发新的活力。精神文明建设是在人的头脑里面搞建设,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今,精神文明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学习“三明经验”,就是要适应当前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在理念、内容、手段、载体、方法等方面,全面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创新工作理念。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已不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一般要求上,已不是简单的“清扫大街、植树栽花、刷刷标语、造造声势”上,而是到了更加注重文化思想精神内涵的一个新层次,必须树立新的创建理念。一是树立虚功实做的理念。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一个“实”字,难也在一个“实”字,必须化虚为实、虚功实做。要借鉴经济领域工程化、项目化的做法,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要求具体化,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项目化,一个个行动的推进,一项项任务的落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落细、落小、落实。二是要树立重在建设的理念。创建文明城市不是“面子”工程,也不是“形象”工程,更不是喊个口号、拿个牌子,而是提高公民文明素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要克服重结果、轻过程,重迎检、轻创建的问题,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实践、重在行动,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从自身做起,从让一个座位、伸一把援手、给一个微笑、捡一片纸屑等日常小事做起,在毫厘之间构建文明湖北的恢宏大厦。三是要树立齐抓共管的理念。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涉及党、政、工、农、学、商、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是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单打独斗”难以奏效。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任、全社会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机制体制,努力形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格局、大氛围。
2、创新工作方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组织推动上呈现由“要我创”到“我要创”转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增多,广大群众参与创建、关心创建的热情空前高涨。我们要顺应群众的新期盼,把握文明创建的新特点、新特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个创建主体,多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让创建活动更接地气、更贴民心、更受欢迎。一是突出群众参与。要创新动员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方法,拓展引导、劝导、辅导、倡导的方式渠道,搭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激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热情,让讲文明、守道德形成风尚、形成习惯、形成自觉。二是坚持务实管用。创新肯定不能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不能干扰基层工作,不能增加基层的负担。要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结合当前的实际,探索一些管用、实用,接地气、受欢迎的办法载体。三是注重以评促创。要结合当前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改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评选方式方法,发挥创建评选、测评的推动作用,提升整体水平。针对为“牌子”、“面子”创建,迎检式、突击式创建等形式主义问题,采取减少测评内容、简化台账资料、自愿申报、第三方测评、明查暗访相结合、对测评成绩靠后的实行淘汰等方式方法,推进各地创建工作由重在迎检转为重在建设,由重在突击转入常态管理。
3、加强基层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在基层,服务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在基层。基层工作不断创新,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保持旺盛活力之源。一是要激活创建细胞。要紧紧抓住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这“三大创建”,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要大力推进文明窗口、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创建活动,以一个个细胞的创建,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层基础。二是要下移工作重心,各级党委、政府及文明委的主要领导要经常调研、指导基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创建第一线,采取随机暗访、坐公交车、实地走访等形式,搞调查、访民情、听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现场办公,解决基层创建工作中的难题。三是要尊重基层的创造。“五讲四美三热爱”、“三大”创建等许多行之有效的创建载体、创建做法,都来自于基层的创造。湖北省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重大影响的两个工作品牌,十星级文明户和百步亭文明社区,都是来自于基层群众的创造。要善于发现、培育人民群众在创建实践中的创新之举,善于用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局工作的创新发展。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王立东:
找准新的历史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着力点
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重要工作,多年来我们矢志不移、全力以赴,取得了多方面重要成就。这些成就,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历史的意义,是中国从古老国家走向现代国家的重要助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形势复杂,问题繁多,任务艰巨。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悉心研究,搞清楚未来应该主要侧重的工作着力点,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构建建设实效。
一、全面兼顾、相互作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第一个理念一定是“全面兼顾”。“全面兼顾”就是在文明建设工作的整个系统上制定整体完整的规划、追求终极效应。本文认为,这一全面兼顾的核心问题是:(1)要把文明建设各个点的工作规划统一到终极效应上,力戒各“点”顾各“点”、各自为政,否则就会各“点”搞各“点”的“形式”;(2)把各种建设工作的“形式”、举措统一到终极效应上,所有的“形式”、举措都专注于是否能够形成最后的实际效应,否则就是单纯停留于“形式”、举措。
百姓在市面上时常会看到,某一个时间为迎接检查,有关部门责令所有街铺店面关门一天,露天菜市停止营业一天。这种形式就是仅属单纯形式,仅仅管一天的“建设”效果,过后一切归零,对终极效应无任何关联。而触及人们思想、认识、素质的学习、教育“形式”,是具有心灵影响作用的,是关乎终极效应的;对于违章、破坏行为的惩处,是具有长期警示作用的,是关乎终极效应的。
二、重点强化、以点带面。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上,我们已经有很长的时间过程,有多种多样的工作方法,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具体形式,有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市面上的文明问题依然诸多,说明文明建设的效应实际上未能长久。问题何在?在于大量的具体工作始终未能触及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人的思想观念、内心意识。本文认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工作,需要尽快走向心灵深处。要把这件工作作为一个“点”,一个需要大力强化的重点,用这个点带动全盘,促成整体。
如上所论,素质决定需求选择、决定追求方式、决定行为效果。“内心”问题不解决,就是素质问题没解决;素质问题不解决,就不会有需求选择、追求方式、行为效果的改变,就依然是为单纯金钱的需求而毫不避讳造假,就依然是为自己方便随意扔垃圾、损害市面卫生。这一素质建设,须做的是思想建设工作。
对文明素质建设的思想认识培养,对文明素质建设的内心认同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已经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最应强化的重点工作,是带动文明建设效应的重点工作!
三、杜绝虚假、力求真实。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一切力求真实,第一,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构建社会文明,真实和诚信是社会文明的内涵之一,文明建设活动若存在虚假就违背了文明建设本身的性质;第二,文明建设需要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文明建设活动若存在虚假就丧失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也就丧失实现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的可能。因此,一切文明建设活动都应注重真实,杜绝虚假。
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的文明创建工作事实上存在虚假,某些活动包含着虚假,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比如一些城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刻意安排一些调查对象,引导调查人员朝着这些对象范围走,是造假;一些文明建设活动受到媒体关注后,媒体采访时,也有类似做法,也是造假,在社会上的影响都很坏。这种现象直接地对文明建设工作造成负向效果,最终无法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无法实现预期的目的。
这种现象的形成,往往是我们政府部门承办的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存在“行政目的”,也就出现了不顾实效、“应付差事”的做法。因此,社会文明建设的一切工作、一切活动,都亟须降低“行政目的”,杜绝“应付差事”,扎扎实实贯彻真实的工作目的,才会见实效。
四、关注社区、深入基层。从目前一些学科对社会建设工作的研究看,社区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来看,要取得扎实有效的工作成效,做好基层社区的工作亦很重要。第一,社区是社会最基层层次,是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区域,也是社会人群不分级别、不分职业、不分文化程度地集中聚集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做好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也就进入了最基层的区域;第二,社区是人们的生活理念、思想观点、行为方式最真实、最现实地展现出来、精神面貌最常态化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能够获得群众最真实的思想,能够掌握群众最真实的思想动态,能够使文明建设工作与群众的思想进行最好的对接、取得最好的成效;第三,社区是群众聚集的基层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入社区,思想道德教育进入社区,是建设工作最深入、最扎实、最普及的体现,是能够取得最深入效果的体现。
让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离开报纸和文件,离开政府宣传平台,进入社会最底层,创造最深入、最扎实的成效,关注社区、进入社区是必不可少、是更必要的方式。
五、重视检查、有病必治。一切工作的成效离不开切实的检查、考核。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多年,从中央到地方,层层级级,无所不在,实际上已经投入极大物力、财力,付出极大心血、精力,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队伍已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好形式、好方法。而做是重要的,查更是重要的,做过之后不检查也就等于不做。在我们所面对的群众整体素质还不高的现实情况下,在人们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人性弱点的情况下,及时的特别是真正认真的检查,是务实,也是必须。检查中发现问题要认真处理,发现疾病要认真医治,才不会让问题继续存在,让疾病继续蔓延。
这一问题中,对“检查”的重视很重要,它表明我们的工作不是走过场,不是一蹴而就;“检查”得认真很重要,它表明我们的工作要实效,不是简单应付。正如我们其他许多方面的工作一样,我们不缺少各种各样的条例、规章,不缺少宣传、要求,但最终的实效状况证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造成管理不力、治理无效的根本原因。
六、普及道德、触及根本。国家的法律是秩序,单位的纪律、规定是秩序,社会道德也是秩序,而且是更加深层的秩序。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修养是奉行法律、纪律的内在基础,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修养,任何法律条文,任何纪律规定都不能受到认同和遵守。这是伦理学对道德作用的确认。
近些年各种场合、各个范围出现的社会问题,无论大到贪官的贪腐,还是普通群众的违章违纪,都有道德基础问题。贪官贪腐是违反党纪国法,但首先是因为其在道德上已经放弃了荣辱之心,放弃了自我约束之心,放弃了持守人格之心,才会在财富、性色面前无所顾忌;相反,一个人只要有一点荣辱感,有一点自我约束,有一点人格持守之心,既不会贪图国家财富,也不会贪图性色享乐。
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后支撑是社会民众足够的荣辱之心、自我约束之心、人格持守之心,一句话,是足够的道德素养!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瞄准这一点,紧抓这一点,花大力气、用好方法开展道德普及工作,使全社会每个群体、每个层次都具备足够的道德素质,使文明行为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自然习惯,才是真正意义、根本意义上的社会文明。
人类社会的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人类文明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永无休止。坚信中国的社会更好,坚信中国的未来更好!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
挖掘“五讲四美三热爱”新内涵
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1981年2月15日,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学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语言学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 、中国语言学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央爱卫会等九个单位,联合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卫生部、公安部也发出通知,支持开展这一活动。此后,这项活动又和“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活动相结合,在全国迅速掀起了高潮。如今,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提出和活动的开展,到党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历经30余年。30多年来,虽然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依然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不变主题,并以新的内涵和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宁夏作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即时成立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使这项活动在全区深入广泛地开展了起来,并深深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融入民风建设和家风家训教育中,融入选树和宣传道德模范的过程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成为推动全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永恒主题。
把“五讲四美三热爱”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四美三热爱”契合了“三个倡导”中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体现了公民需要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重要价值标准。宁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贯穿于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全过程,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认知认同,转化为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全区各地采取理论研讨会、领导干部专题学习班、理论骨干研修班,举办专题宣讲、报告会等形式,通过编写通俗理论读物、理论热点面对面,利用业余党校、市民学校、农民学校和文化大院、宣传文化中心等阵地,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活动。创新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与研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校抓起,开展以“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推出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优秀影视剧、出版物、歌曲等优秀文艺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宣传教育内容,增强了宣传教育实效。把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紧扣节日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文化娱乐活动,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节日符号,增添节日魅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已经成为社会风尚。
把“五讲四美三热爱”融入民风建设和家风家训教育中。把“五讲四美三热爱”作为形成良好民风的基础性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持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年、思想道德推进年、道德模范宣传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年等系列活动,着力在全区营造“遵规守法、明礼诚信,纯朴向善、理性包容,民族团结、勤劳致富”的优良民风。一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各具特色的道德宣传教育,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评选“最美农家”、“好婆媳、好女婿”和“好家风、好家训”,推出“最美乡村干部”庙月萍、“最美乡村教师”杨生富、“最美乡村医生”马玉花等一批先进典型,引导农民见贤思齐、学习先进。银川市连续多年在农村张贴“道德红黄蓝榜”,“红榜”表彰先进,“黄榜”批评后进,“蓝榜”公示整改结果,约束和激励农民道德行为。吴忠市开展“乡村好人家”评选活动,选出道德素质高、集体观念强、群众都认可的先进典型,带领乡亲们建设良好的乡风村风民风。二是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开展“民风建设示范户”、“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文明餐桌”等活动,开展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借助多种形式,引导农民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转变落后思想、破除陈规陋习,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三是注重以文化人,以各地农村的小舞台、小讲堂、小广场、小展台为载体,开展先进文化进清真寺、群众广场文化、农村社火大赛、节日民俗大集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唱道德、赞好人、传文明,让农民群众乐起来、美起来,脑袋充实起来。
把“五讲四美三热爱”融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各项活动中。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是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体现,也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宁夏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道德实践活动,掀起了道德建设新高潮。在党政机关和窗口服务行业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强化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开展“行风评议”、“行业优质服务竞赛”等活动,从普及服务礼仪、落实服务规范、健全服务制度、优化服务环境入手,强化服务意识。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日行一善”、“中华经典诵读”、“文明新风在身边”、“我知父母心、感恩在行动”、“弘扬民族精神、拼搏人生舞台”等系列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农村、社区以孝德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和谐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稳定。通过“四大工程”的全面深入实施,激发了各地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意识明显增强,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把“五讲四美三热爱”融入选树和宣传道德模范的过程中。先进典型作为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在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宁夏把“五讲四美三热爱”作为选树和宣传道德模范的基本标准,持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年、思想道德推进年、道德模范宣传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年等系列活动,营造道德模范不断涌现的良好社会氛围。先后推出全国道德模范3名,28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有6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自治区在宁夏日报、电台、电视台开设“我们身边的好人”、“万名道德模范事迹展示”等专栏专题;运用报告会、故事会、创作编排“爱心颂”自治区道德模范事迹专题文艺晚会和大型花儿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挥公益广告、基层宣传阵地的作用,全区各地建起一批模范墙、模范橱窗、英模宣传一条街等,道德模范先进事迹遍布城乡主要广场、街道、公园和村镇、社区。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文明礼仪、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为和谐富裕新宁夏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道德支撑。
把“五讲四美三热爱”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宁夏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在全区654万人口中,回族人口占35.56%,是我国的“穆斯林之乡”。针对这一实际,自治区把促进民族团结、发展、繁荣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突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广泛开展“民族特色村”创建,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帮助各民族群众共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用“团结梦”、“小康梦”、“幸福梦”融通感情、凝聚人心,形成回汉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和睦相处、共谋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讲政策、跟党走、创建幸福新生活”、“农村政策直通车工程”等经常化的形势政策教育,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区分对象,引导人们深刻认识改革是富强之源、发展是文明之要、稳定是幸福之基,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发挥军民共建的传统优势,组织驻宁部队开展“军(警)民共建清真寺”、“美好精神家园”等活动,从帮建基层党组织、丰富文化生活、援建民生项目、普及国防知识等方面着手,突出思想共建和精神互助,既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又帮助群众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各项惠民政策以及致富信息,受到各族群众的普遍欢迎,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海南省文明办副主任 黄琼雄:
扎实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
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持续推向深入
2000年9月,海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成为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响亮品牌。截至2014年6月,全省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15065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64.6%。文明生态村像珍珠般散落在琼州大地,成为一道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亮丽风景,助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2013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海南视察文明生态村建设,给予高度肯定,并寄予殷切期望。201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海南考察文明生态村建设时强调,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让乡村得到美化,村民文明程度得到提升,生活水平得到改善,要坚定不移地抓下去,不断提升建设水平。
海南14年来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生动历程,也是海南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海南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进步发展。在海南,建设文明生态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设美丽乡村,是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和发展。
海南在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过程中,把中央精神与海南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创造积累宝贵经验,在促进海南农村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经验是:
一、各级党委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把文明生态村建设牢牢地抓在手上。14年来,几届省委和主要领导同志都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它摆上省委工作的重要日程,亲自参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重要事项亲自把关,重点工作亲自督查,并撰写文明生态村专题理论文章在报纸刊发。省委、省政府每年都明确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列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内容,省里的重大会议,包括党代会、省委全会、人代会,涉及精神文明建设或农村工作的会议等,都对文明生态村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省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用5-8年的时间,把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的中长期目标;省委四届七次全会,进一步要求把创建文明生态村列入全省“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期末,使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 省第六次党代会又明确提出,到2016年,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要达到自然村总数的75%。省文明委根据省委的要求,制定了工作规划,在每年的工作要点当中都作为必须完成的重头戏加以部署。各市县党委政府也都把文明生态村建设纳入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资金投入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业绩,作为对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内容,切实加强检查验收。
二、拓宽思路,创新深化创建内涵。近几年来,按照《海南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坚持把建设文明生态村与建设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区、文明生态集镇、文明生态旅游景区一起规划、一起立项、一起启动、一起实施,同时,把创建工作逐步向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向问题村、矛盾村延伸,坚持做到每年新建文明生态村600个和选择已建的600个进行转型升级、巩固提高。在此基础上,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着力在旅游、文化和创建的结合上求创新,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上下功夫,实现文明生态村创建新的突破。一是打造特色乡村游,发展生态经济。结合海南农村的风貌格局,依托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红色文化、海上丝绸之路的蓝色文化、乡土田园的绿色文化、黎苗聚落的特色文化,从村庄环境整治和旅游化改造入手,打造了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海口市大力推行“文明生态村+乡村旅游”模式,积极发展农业观光、蔬果采摘、垂钓划船等乡村旅游项目,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00余元增加到9000多元。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解决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提升的资金问题。二是改革传统民俗节日,丰富文化生活。深入挖掘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特质,赋予其时代内涵,使之成为培育新时期海南精神的一个有效载体。如“公期”,是海南民间为纪念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岭南发展的冼太夫人而自发形成的当地民俗节日。我们充分挖掘“公期”传统文化内涵,通过“唱红歌”、举办书法、割胶比赛和彩车游行等方式,将文明理念、科技观念、发展意识与传统“公期”有机结合,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使“公期”既保留了乡村民俗文化节日浓郁的地方特色,又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我们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平台。三是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培育生态文化。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先后建成文化活动场所8000多处,各市县以此为平台,自发组建农民文艺团队,把党的富民政策、法律法规等,编排成琼剧、“调声”等文艺节目,广泛开展广场汇演、村寨巡演等文艺活动。同时,定期组织大专院校、农科院(所)的专家下乡,通过讲座、培训、图片等多种形式,普及文明礼仪知识,传播生态文化理念。四是把“两基”建设纳入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我们把加强村级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作为文明生态村创建的重要内容和最大村务,通过召开创建专题议事会或群众代表大会,把创建的规划标准、项目资金、工程质量交给群众讨论,实行阳光创建,着力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明显增强了村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主人意识。
三、因势利导,不断丰富创建手段。要使创建工作始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就必须因势利导,在丰富创建手段上下功夫,确保创建工作常抓常新。一是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2001年以来,省委连续8次召开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创建经验,以典型示范推动创建工作不断走向深入。二是凝聚各方力量,开展多种共建活动。我省每年都要确定一批文明生态村共建点,动员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开展城乡共建、“包点”共建。特别是把文明生态村创建与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结合起来,组织驻琼各部队参与文明生态村建设,使文明生态村成为军地共建的基地。还充分发挥海南侨乡优势,联系动员海外华侨为建设家乡出资出力。三是连片创建,上规模上档次。各市县创新思路,大胆突破,跳出以往选择个别条件较好的自然村进行零散式创建的套路,大力推行连片创建、规模推进的创建模式,涌现出一批上档次的文明生态村片区。截至2014年,全省已建成90个文明生态村片区,形成了纵横结合、南北推进、山海互动的连片示范区建设大格局,产生了强大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四是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创建工作始终建立在农民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让农民群众自己来干自己的事。有的地方创造了连片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做法,实现了文化等资源的共享,形成规模效应。有的地方从抓婚俗改革入手,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收到很好的社会效应。有的地方注重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五位一体”(即文化室、广播室、篮排球场、演出舞台和宣传栏)文化活动中心,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在创建实践中,干部群众总结出了“有标准但不搞达标,有要求但不强求,组织群众,但不摊派群众” 的创建经验。五是加强宣传推广,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各级宣传、文明办等部门高度重视文明生态村的整体策划、宣传报道工作,加大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宣传推广和总结提升力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完善机制,整体提升创建水平。一是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夯实创建的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做到重心下移、职能下延,把最优的政策、最好的项目、最多的投入向文明生态村倾斜,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部门积极支持、组织保障有力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夯实创建的主体力量。我们始终把依靠农民、为了农民作为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宣传发动、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吸引到创建活动中来。各地还开展了“把文明带回老家”活动,组织本籍干部回乡为文明生态村建设出谋献策,呈现出“人人参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喜人局面。三是坚持部门协同、整合资金,夯实创建的物质基础。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各涉农部门把村镇建设、道路建设、水利建设、退耕还林、“村村通”以及设施农业等各方面专项资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整合使用,为创建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实践证明,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海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品牌。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在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投入机制上进一步统一起来,将其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岛的“绿色品牌”,形成文明生态市(县)、文明生态镇(乡)、文明生态村的现代城乡一体化体系,推动海南农村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
山东省临沂市文明办:
坚持问题导向 着眼长效机制
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临沂市自2004年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把文明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探索创新,持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2011年临沂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们着眼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在近几年中央文明办组织的测评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一、坚持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灵魂工程。临沂人民勤劳善良,在艰苦的革命年代孕育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的灵魂工程。整合临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革命遗迹和纪念地进行了规划建设和整修,先后修复扩建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山东省政府旧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山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旧址,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等。目前,全市建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6处,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处。去年,市财政筹资3.1亿元,新建了沂蒙革命纪念馆,建成以来共接受市内外参观学习考察团1200余批次。今年4月,联合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组织部等单位,举办了“弘扬沂蒙精神与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推出了一批优秀理论成果,为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投资拍摄了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等一批影视剧,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编辑出版了中小学《沂蒙精神教育读本》,推动沂蒙精神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全市各行各业,组织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争取更大光荣”、“知荣明耻、爱我沂蒙”、“弘扬沂蒙精神、创建文明城市”等集中教育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参与。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沂蒙精神已经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坚持把完善创建工作体制机制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保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意见》首先解决了创建工作“有人办事”“有权办事”的问题,在市文明办加挂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增加了人员编制,明确赋予市创建办牵头抓好全市日常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办的职能。市政府每年都与全市194个职能部门和单位签定创城工作责任书,分解指标,量化任务,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夯实目标管理责任,每位市级领导都承担包区、包业务指标、包网格、包路段责任。强化属地管理,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原则,建立“区街为主、市级监督、监管分离”的管理机制。创新城市管理,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为弥补基层在人财物上的不足,我们把所有市直部门单位纳入到市区36个“网格”,帮助基层开展创建工作。每季度下发网格工作重点,对各网格实行日常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每月一测评、一通报。同时,完善督查考评制度。坚持日常测评和年底总评相结合,对创建工作不扎实的单位,取消文明单位资格。积极发挥市内媒体的监督作用,坚持每天都有曝光、每周一个主题,集中报道创建突出问题,警醒职能部门做好本职工作。
三、坚持把整治公共环境卫生秩序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突出任务。这几年,我们针对环境秩序易“反弹”的特点,加大整治力度,脏乱差现象明显扭转。一是理顺了城市管理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意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下放城市建设、管理权限、职能,实行区、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今年,又顺应车辆管理需要,把原由城管和交警共同管理,改为交警一家管到底,避免了扯皮现象的发生。二是不断加大对市政的投入。高标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到2016年投资600亿元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目前已投入450亿元,开工418个城市建设项目。仅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内涝问题,今年上半年就投入66亿元,用于排水、排污工程。三是经常性开展整治行动。对主干道、中心城区坚持采取“十八小时”保洁制度。对车站、医院、农贸市场、中小学附近等重点区域,有专人每天巡查。严格规范管理流动摊贩,对城区范围内马路市场、早夜市规范管理,划清出摊位置,明确出摊时间,严格做到按时入市、撤市。加大对交通违章现象的管理、教育和处罚力度,有效整治了行人闯红灯、翻护栏、乱穿马路等问题。
四、坚持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工程。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四德”建设,深入开展“做一个文明临沂人” 主题教育和道德模范、“大义临沂人”学习宣传活动。截止目前,全市共推选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名、省级及提名奖29名,5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树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刊播公益广告,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数量超过标准要求的50%,市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社区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全部按照30%的比例刊播,有效传递了正能量。坚持让市民更幸福的理念,大力实施诚信建设工程、文明交通行动、志愿服务行动、文明餐桌行动,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组建市民文明巡访团,走上大街小巷,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发现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或者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坚持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继续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等创建活动,抓好“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建设了一批文化特色示范镇、乡村文明示范村和乡村文明家园。
五、坚持把发动群众参与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目标。创建工作中,我们突出活动设计,让群众充当创建的主角,使文明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为。一是牢牢把基层创建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注重从小处着眼、从基层抓起,广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集市、文明家庭和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行业等基层群众性创建活动,让广大市民参与,赢得市民支持。二是注重在新闻宣传方面发挥互动性。针对当前舆论热点,策划开展了“路遇摔倒扶不扶”、“路上活雷锋”、“寻找身边的诚信”、“薄葬厚养”、“当六一巧遇端午,如何用传统文化育时代新苗”等媒体大讨论活动,吸引10万市民参与讨论。围绕倡树节俭理念、宣传道德箴言、传播好人好事等主题,组织开展了“吃饭不剩饭菜”、“节约点滴关爱环境”、“学国学诵经典讲道德传箴言”等传播活动。2013年,我们在凤凰网的新闻留言板集中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脏话制止活动,共制止网络脏话2000余条。在新浪微博主持了“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勤俭节约”新浪微话题讨论活动,共引导网友参与讨论244多万次。三是真正使志愿服务活动做细、做实。今年,我们主要在社区推广了“五级网络”志愿服务模式,探索建立起了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机制,并与周边学校、医院、警务站等形成结对帮扶关系,精心编制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爱心网。目前,全市200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30万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万次,参与人数超过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