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4期(专辑)
http://wmf.fjsen.com  2014-12-05 09:29:29 来源:福建省委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山东省临沂市文明办:

坚持问题导向  着眼长效机制

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临沂市自2004年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把文明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探索创新,持续推进,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2011年临沂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们着眼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在近几年中央文明办组织的测评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一、坚持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灵魂工程。临沂人民勤劳善良,在艰苦的革命年代孕育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弘扬沂蒙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的灵魂工程。整合临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革命遗迹和纪念地进行了规划建设和整修,先后修复扩建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山东省政府旧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山东分局旧址,大众日报创刊地旧址,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等。目前,全市建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6处,其中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1处。去年,市财政筹资3.1亿元,新建了沂蒙革命纪念馆,建成以来共接受市内外参观学习考察团1200余批次。今年4月,联合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委组织部等单位,举办了“弘扬沂蒙精神与践行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推出了一批优秀理论成果,为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投资拍摄了电影“沂蒙六姐妹”、电视剧“沂蒙”等一批影视剧,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编辑出版了中小学《沂蒙精神教育读本》,推动沂蒙精神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全市各行各业,组织开展了“弘扬沂蒙精神,争取更大光荣”、“知荣明耻、爱我沂蒙”、“弘扬沂蒙精神、创建文明城市”等集中教育活动,吸引市民广泛参与。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沂蒙精神已经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坚持把完善创建工作体制机制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根本保障。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意见》首先解决了创建工作“有人办事”“有权办事”的问题,在市文明办加挂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增加了人员编制,明确赋予市创建办牵头抓好全市日常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督办的职能。市政府每年都与全市194个职能部门和单位签定创城工作责任书,分解指标,量化任务,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夯实目标管理责任,每位市级领导都承担包区、包业务指标、包网格、包路段责任。强化属地管理,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原则,建立“区街为主、市级监督、监管分离”的管理机制。创新城市管理,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为弥补基层在人财物上的不足,我们把所有市直部门单位纳入到市区36个“网格”,帮助基层开展创建工作。每季度下发网格工作重点,对各网格实行日常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每月一测评、一通报。同时,完善督查考评制度。坚持日常测评和年底总评相结合,对创建工作不扎实的单位,取消文明单位资格。积极发挥市内媒体的监督作用,坚持每天都有曝光、每周一个主题,集中报道创建突出问题,警醒职能部门做好本职工作。

三、坚持把整治公共环境卫生秩序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突出任务。这几年,我们针对环境秩序易“反弹”的特点,加大整治力度,脏乱差现象明显扭转。一是理顺了城市管理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意见》,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下放城市建设、管理权限、职能,实行区、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今年,又顺应车辆管理需要,把原由城管和交警共同管理,改为交警一家管到底,避免了扯皮现象的发生。二是不断加大对市政的投入。高标准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到2016年投资600亿元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目前已投入450亿元,开工418个城市建设项目。仅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内涝问题,今年上半年就投入66亿元,用于排水、排污工程。三是经常性开展整治行动。对主干道、中心城区坚持采取“十八小时”保洁制度。对车站、医院、农贸市场、中小学附近等重点区域,有专人每天巡查。严格规范管理流动摊贩,对城区范围内马路市场、早夜市规范管理,划清出摊位置,明确出摊时间,严格做到按时入市、撤市。加大对交通违章现象的管理、教育和处罚力度,有效整治了行人闯红灯、翻护栏、乱穿马路等问题。

四、坚持把提高市民素质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工程。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四德”建设,深入开展“做一个文明临沂人” 主题教育和道德模范、“大义临沂人”学习宣传活动。截止目前,全市共推选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名、省级及提名奖29名,5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组织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树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刊播公益广告,主要新闻媒体刊播数量超过标准要求的50%,市主次干道、公园广场、社区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全部按照30%的比例刊播,有效传递了正能量。坚持让市民更幸福的理念,大力实施诚信建设工程、文明交通行动、志愿服务行动、文明餐桌行动,切实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组建市民文明巡访团,走上大街小巷,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宣传,发现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或者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坚持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继续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组织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等创建活动,抓好“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建设了一批文化特色示范镇、乡村文明示范村和乡村文明家园。

五、坚持把发动群众参与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目标。创建工作中,我们突出活动设计,让群众充当创建的主角,使文明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为。一是牢牢把基层创建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注重从小处着眼、从基层抓起,广泛开展文明社区、文明集市、文明家庭和文明单位、文明窗口、文明行业等基层群众性创建活动,让广大市民参与,赢得市民支持。二是注重在新闻宣传方面发挥互动性。针对当前舆论热点,策划开展了“路遇摔倒扶不扶”、“路上活雷锋”、“寻找身边的诚信”、“薄葬厚养”、“当六一巧遇端午,如何用传统文化育时代新苗”等媒体大讨论活动,吸引10万市民参与讨论。围绕倡树节俭理念、宣传道德箴言、传播好人好事等主题,组织开展了“吃饭不剩饭菜”、“节约点滴关爱环境”、“学国学诵经典讲道德传箴言”等传播活动。2013年,我们在凤凰网的新闻留言板集中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脏话制止活动,共制止网络脏话2000余条。在新浪微博主持了“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勤俭节约”新浪微话题讨论活动,共引导网友参与讨论244多万次。三是真正使志愿服务活动做细、做实。今年,我们主要在社区推广了“五级网络”志愿服务模式,探索建立起了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动”机制,并与周边学校、医院、警务站等形成结对帮扶关系,精心编制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爱心网。目前,全市200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30万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万次,参与人数超过一百万。


上一页 [1] [...] [20] [21] [22]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