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2月2日讯 (通讯员 王冰冰)闽南童谣比赛、校园南音活动、开设灯谜课程、设立闽南文化展馆……近年来,颇具闽南文化特色的活动在石狮市校园里兴起。这股“闽味风”吹遍了石狮,吹进了学生们的心里,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在岁月生根发芽。
闽南童谣传唱校园
“大家听我唱小调,清洁卫生真重要,指甲常剪脸常洗……要做一个好宝宝”,儿音朗朗、曲调轻快的闽南童谣比赛11月19日下午在宝盖中心幼儿园如火如荼开展。清脆响亮的童音,绘声绘色的表演,不禁令人沉醉于这场浓厚的“闽味风”。当天下午,在场的家长看着台上可爱的孩子们用稚嫩的童声唱着《清洁歌》、《天黑黑》、《讨海人》等精彩的节目,大胆、投入是孩子们表演时的写照,台下的家长个个竖起大拇指,对这样的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据了解,此次闽南童谣比赛旨在让孩子们从小养成讲闽南语的习惯。通过这次举行的闽南童谣比赛,不少校内老师纷纷表示日后也会在课堂上开展“唱童谣、学童谣、编童谣、画童谣、演童谣”的相关活动,用于加深未成年人对闽南文化的认识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知。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大会说闽南话,通过这样的活动唤起孩子们对家乡语言的喜爱。如今,孩子们进园讲普通话的频率较高,对于闽南方言会比较生疏,而闽南语作为本地语言不能丢掉。”宝盖中心幼儿园负责人表示。
文化童年乐趣多
“直入花园是花味香,直入酒店都面于带红……”在蚶江莲埭小学,每周六下午都传来悠扬的南音。如今在石狮的各个小学,学南音、做闽菜、唱童谣的活动氛围都相当浓郁。其中,蚶江莲埭小学将南音进校园的“传说”变成了现实,在蚶江莲埭小学,南音成了学生的选修课程。在每周六下午,从一年级至六年级轮流学习南音,不仅如此,学校还聘请专业南音指导员,让学生拥有专门的课程指导教学。
“本土文化与校园生活相融”的现象同样也出现在了古洋小学。在古洋小学,一偌大的闽南文化馆坐落在古洋校园内,通过成立专门的“小导游团”,带领入校参观的人士一览校园文化。据了解,这群“小导游团”既熟知闽南文化,还能流利地说出闽南传统文化习俗、闽南小吃、南音等。
了解本土文化,并将“狮城之音”响彻外界——这是大仑中心小学的办学理念。几年来,大仑小学便把南音、闽南童谣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科学的教学指导、人才筛选,多次组织南音优秀学生到各个地方去比赛。据悉,大仑中心小学学生“小小南音手”林志达便多次获奖,还曾前往电视台一展南音技巧。此外,大仑中心小学还将闽南小吃融入课堂,指导学生如何做地道的本土佳肴。
“打造浓厚文化氛围,让文化伴随学生左右”是蚶江第二中心小学的主旨。校园内大楼的每个走廊上都挂有《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启蒙展示板。据介绍,在每天早上晨读过程中,学校把这些启蒙知识融入了各年级的早读课程里。
“校园闽味风”亦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今年,向阳花开艺术团开展了三次大型的闽南文化巡演,将古筝、南音、闽南童谣,以舞蹈及音乐的形式,为大众上演“闽南文化大餐”。
每个孩子都是文化小使者
“闽南文化的传承要更注重推广,让学生从小开始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既注重孝道感恩也重视地方文化的传承。”这是石狮市很多学校的统一看法。
如果说校园是闽南文化传播的“航线起点”,那么在这一“航线”中作为“推广员”的责任便落到了各个学校挑选出来的小记者们身上了。如《石狮日报》的小记者团作为传播闽南文化的“使者”,在“进永春”、“感永宁”等活动中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通过近距离地感受闽南文化魅力、增加对闽南文化新认识,激发了小记者对闽南文化的无限热爱。“我们既是闽南文化的感受者,同时也是记录者。参加小记者团近一年时间,我的感触很深刻,原来我对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多不了解的地方。”小记者杨妮说。
石狮市文化馆负责人说:“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让孩子们从小在心里有喜欢家乡的文化。现今,部分闽南特色文化面临‘断层’的情况。因此,保护闽南文化要重视文化的推广,以及让孩子们从小便认识到学习闽南文化的重要性。”(石狮市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