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美丽乡村看小溪 浦城县美丽乡村建设出成效
http://wmf.fjsen.com 2014-11-26 17:10:27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产业篇:生态林业,万亩竹山出效益

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还要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高的生活品质,才能让搬迁户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小溪村有林地18000亩,人均17.4亩,其中毛竹山11800亩,人均11.4亩。但耕地仅1260亩,人均只有一亩地多点。上世纪七十年代闹粮荒时,村里有500多人被迫搬到了外乡镇谋生。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犹如一阵号角吹醒了小溪村沉寂已久的万亩竹山。全村所有的竹山以组为单位,全部实现第二次均山制,达到人人均山、户户有山,林改率达100%,群众满意率100%。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小溪林农吃上定心丸,林区和谐稳定,林农管山积极性空前高涨,林农在竹山上投入得到了成倍的回报。

过去小溪村交通不便,竹山处于粗放经营,笋、竹靠肩挑人扛下山,效益不明显。变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经营,是近年来小溪村竹山产生效益的关键。该村9个村民小组已全部开通竹山机耕道,辐射竹山面积1万多亩,不仅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而且使大量过去无法运下山的资源转变为商品。过去农村公路硬化一般是3.5米宽,眼界开阔的小溪村人早在2004年修建通往老村部的公路时,特意拓宽至4.5米。该村还加大竹山投入,对竹山实行科学管护,小溪村成为全县科学育竹示范村和全县科普示范村。

小溪村人有做笋干的传统独特工艺,家家户户都有笋干加工作坊。产自小溪村的白笋干、黑笋干、咸笋干,色、状、味皆好,是远近闻名的特色农副产品。每年村民利用本村资源加工笋干一百多吨,村里的笋原料不够,很多村民就到附近乡镇承包竹山加工笋干,进行小溪笋干的品牌输出、技术输出。

去年,村里成立了毛竹专业合作社,引导广大村民抱团闯市场。靠着竹业经济,小溪村几乎家家户户盖起新房,购置全套家电,有的甚至开起小车。青山常绿,就有滚滚财源。尝到了甜头的村民,更加自觉地保护生态,积极采取毛竹山科学管育措施,走上一条产业增收与保护生态良性互动的发展之路。去年小溪村民人均收入9218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427元),其中从林业经济中获利占到三分之二多,村民每年笋竹收入近500万元。

由于来村里收购毛竹、笋干的外地客商很多,小溪新村冒出了3家旅馆,旅馆的硬件甚至超过了集镇旅馆。村民吴德松办起了健美宾馆,客房按高标准装修,服务员根据星级宾馆要求培训。他说:“如今建了新村,大家从山里搬到山外,笋干交易方便多了。越来越多人进村收购土特产,办宾馆有奔头。”

到保护生态的巨大效益,小溪村自我加压,继去年被省环保厅授予第五批“福建省生态村”称号,被省林学会、省水土保持学会、省海峡非营利组织研究院联合授予“关爱自然 保护生态”荣誉后,去年7月,小溪村开始申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在小溪村人看来,这是一个更大的“紧箍咒”,亦是更大的发展助推器。小溪村严格按照国家级生态文明村的标准和规划,精心编制了《小溪村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村实施方案》,修订了《小溪村生态新农村建设规划》,围绕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农林业、生态人居、水土保持与水源地保护、环境绿化与美化等工程,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认真抓好各项创建工作的落实。今年5月,顺利通过了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的专家评审。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11-25美丽乡村更应美在文化
  • 2014-11-21上杭县召开美丽乡村建设流动现场推进会
  • 2014-11-19永春县供电公司:为 “美丽乡村” 建设添增光彩
  • 2014-11-03儒州村“美丽乡村”建设:不换面子改里子
  • 2014-10-24闽清县开展志愿者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服务活动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