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明网开展“我的家乡戏”网上展播活动,集中展示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艺术和戏曲文化。仔细搜索发现各曲种的地方戏着实不少,地域性差异造就的文化差异本就不同,体现在语言、戏曲上,便于是有了“南腔北调”之抑扬顿挫,有了京剧、豫剧的酣畅漓淋,有了苏州小调的吴侬软语,有了巴山蜀水川剧的变脸绝技,有了秦岭黄河秦腔的皮影传承。被流行、通俗等“神曲”响遍大街小巷的当下,仍有那一份独属于乡音的家乡戏,传承着地方的文艺精神,延续着不变的文化魅力。(中国文明网)
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在历史的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而能够将这些文化特征有效表达的载体就是家乡戏。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家乡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很多人都会觉得一个地方都应该有着属于一个地方的家乡戏,这样的话,在人们谈及的时刻就能够完成一种流转。将一种家乡戏牢牢地跟一个地方联系在一起,不仅因为一个家乡戏而将一个地方传递到世界各地,更是因为一个地方有着这样的家乡戏而成为这个地方最为闪亮的名片。这就是家乡戏能够延续至今的特点,更是一种有效的价值趋势。
如果说,一曲《沂蒙小调》就能够传递人们对于山东沂蒙山区的记忆的话,一曲《牡丹亭》却能够勾勒出最美丽的江南风情。而秦腔的粗犷与豪迈也成为秦岭地区人们的基本写照。这些一个接着一个的家乡戏的形式其实不仅有着为乡愁解毒的良药效果,更是能够表达一个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从家乡戏的唱法以及表达方式都能够清晰看到一个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这样的文化基本特征中。我们顺便也就能完成对于不同地域文化的了解过程,有了这样的了解过程中,对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就有着更为深刻的记忆,而家乡戏需要承载这样的重任。
当然,让家乡戏为地域文化代言需要将家乡戏传承下去,这是核心问题所在。但到底应该如何传承似乎是一个难题。一方面,很多地方的家乡戏都已经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这显然就是一种最为重要的保护措施,在这样的保护措施之下,家乡戏才能够有着一种推陈出新的勇气和魄力,尤其是能够实现一种对于文化传承的最佳契机。可见,将家乡戏纳入非遗的范畴,进行这样的有效保护是实现家乡戏为地方代言的措施之一。
另外一方面,仅仅将家乡戏纳入到非遗的过程,还不能期待着一劳永逸。因为在这样的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传承是一个问题。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的队伍中来是一个问题所在。很多家乡戏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其原因就是年轻人的不愿意加入其中的结果导致的。在这样的困境下,给予年轻人机会,赋予家乡戏更多就业的机会成为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期待着家乡戏能够实现代代相传的结果,也期待着家乡戏能够为地方成功代言。(费正青)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