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来,得石中心校到底收到过多少爱心衣物?“已经无法统计了。不过,最多的时候,100平方米的办公室满满堆了3米高,大概有6000多件。大部分是一些旧衣服,新衣服比较少,另外就是一些文具。”王老师说,衣服收到后,学校就会及时发给学生。但相比几年前,现在学生的经济条件已经有所好转,而且学校也只有200多名学生,根本穿不了那么多衣服。另外,学校目前收到的铅笔,除了发给学生的,还存有上万支。(11月23日《华西都市报》)
7年前该学校有不少家庭贫困的学生,到了冬天缺少御寒的衣服。为此,当时有网友和学校在网上发了一条呼吁爱心捐赠的帖子,公布了学校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希望爱心人士为山区孩子捐赠衣物。帖子发出后,很快就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响应,开始有人给学校寄来旧衣服、鞋子和一些文具。然而如今这所学校的犯难,“捐赠过剩”反而成了“甜蜜的负担”。
透过这件事,让人高兴的是,“一人有难大家帮”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一直是薪火相传,社会爱心人士爱心接力不止,让人倍感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如春。但也让人遗憾的是“捐赠过剩”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一方面反映出时下的爱心捐赠过程中,我们一些单位和个人喜欢赶场子,凑热闹,搞形式主义作秀的花架子。最为明显的是在一些地方,给老人献爱心一天理了几次发,洗了几次澡,养老院的被子没处放,大米香油吃不完。这种密集性的献爱心扎堆,爱心赶集,使爱心资源的分配不公,导致“一边闲着草一边饿死牛”的爱心资源的极大浪费,爱心资源没有真正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爱心捐赠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有关部门没有做好衔接和协调工作,如果相关部门做好统筹规划,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并做好衔接和协调工作,让爱心资源得到合理均匀的分配,也不不至于爱心捐赠成了“甜蜜的负担”,让人无所适从。
爱心善举是天下最光辉的事业。社会不仅需要更多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汇聚爱心,形成爱心洪流,温暖更多人。按说,爱心捐赠永远没有过盛,那些偏远山区落后的地方还需要爱心人士的帮助。造成这一原因,当然与少数爱心人士的盲目捐赠有关,但是更多的则是爱心组织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科学的指挥协调的组织能力,以致好事没有办好。防止这种尴尬,切实把好事办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爱心人士,应该通过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正常渠道来献爱心,因地制宜,不盲目献爱心,同时需要各级组织来主动来做好协调,科学安排工作,使爱心捐赠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左崇年)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1-25好人邵建波用大爱推动社会的文明
- 2014-11-25“文明大考”考验城市主人
- 2014-11-25你我都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 2014-11-25怎样文明使用公共厕所?
- 2014-11-25怎样文明使用小区的公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