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的南安样本
梅山镇埔仔村图书阅览室一角
多方筹集保障资金聚起来
霞美镇金山村位于晋江上游南岸,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人口2383人。早些年,该村就筹资创建了村史馆、农家博物室、农家学堂等文化设施,近几年又投入200多万元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文体、休闲、科教等活动场所和表演队伍齐全。
文化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资金投入。这些资金从何而来?
针对特色文化村创建,南安建立了资金投入保障机制,2012年起将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经费列入年度财政支出预算,设置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200万元;同时,完善激励机制,设立特色文化示范村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奖励特色文化示范村和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在第一、二批特色文化村创建过程中,南安市政府已投入200多万元,第三批还将投入100多万元。
同时,各创建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发动乡贤、企业家等民间力量捐资助建,探索出企业认一点、华侨捐一点、村干出一点、党委筹一点、共建单位帮一点、上级拨一点的投入机制,解决了基层文化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
“鸽下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占地2000多平方米,投入70多万元,预计明年初可以建成,满足400多人的文化活动需求。”在码头镇诗南村,项目负责人罗锦发告诉记者。
除了鸽下自然村文化活动中心,诗南村还有其他3个文化活动中心,即诗南村文化园、诗口古文化活动中心和诗坂文化活动中心。这4个文化活动中心得到了乡贤的大力支持,获捐500万元,其中,仅柏斯琴行(中国)总监、诗南村老人协会会长吴天真就带头捐款150万元。
此外,梅山镇埔仔村、康美镇梅园村、九都镇新东村等也都获得了社会资金支持。其中,由乡亲捐资建成的埔仔村文体活动中心达3000多平方米,设备齐全、功能完善,成为首批特色文化创建村阵地建设的样板工程。
责任编辑:李琰之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