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习近平的长汀情怀 昔日“火焰山”变“花果山”
http://wmf.fjsen.com 2014-11-03 09:05:45 来源:海都网    我来说两句

长汀三洲镇,万亩杨梅林生机勃勃,昔日的“火焰山”变成了“花果山”

回忆往事

不到2个月,习近平两度批示

“全国都在推广长汀经验,其实,成功的根源在于各级政府的扶持,特别是习近平的长汀情怀。”长汀县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范小明说。

1999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到长汀水土流失区考察。次年1月8日,他作出批示,强调应继续做好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将长汀县百万亩水土流失地综合治理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为了响应这一号召,2000年,时任长汀县长首次发布《封山育林》县长令,巩固和保护封山育林、水土流失治理成果。

2011年12月、2012年1月,不到2个月时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两次作重要批示,强调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两次批示,让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掀起新的高潮。2012年2月,长汀再次发出《封山育林的命令》县长令,指出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就是封、管、造,而封山育林是重中之重。“两次发布县长令,专门进行封山育林,这在全国很罕见。”长汀县林业局综合办主任丘嘉瑞说。

百姓愿景

“绿二代”回归盼做大做强

最近,茶农黄发富四处奔波,想扩建制茶厂。在长汀县河田镇迳背村,黄发富有400多亩茶园,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一片。他说,河田镇曾是长汀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2004年下岗待业后,他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挖下了“癞痢山”的第一锄,如今,处处茶山绿油油。近两年,小儿子黄海海、小女儿黄芳大学毕业后,陆续回到茶园,大儿子黄冠淇夫妻也常来帮忙,茶园越来越兴旺,村里人一提到习总书记,就直竖大拇指。

在长汀,像黄发富这样的开荒者很多。长汀县林业局综合办主任丘嘉瑞说,近年,越来越多年轻人放弃都市的高薪,回归长汀,成为专注水土治理的“绿二代”。他们有文化,有更宽的思路和眼界,让老一代看到了希望,大伙都盼望着,政府能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新型机械,改善企业的配套设施,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帮“绿二代”启动生态管理模式,让长汀的绿色资源活起来。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10-3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同志关心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纪实
  • 2014-10-29长汀县实验小学隆重举行首届汉字听写大赛
  • 2014-10-17福建长汀举行世界客属第二十次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活动
  • 2014-08-26慈善与艺术联姻 长汀举办名家书画艺术品慈善拍卖会
  • 2014-08-26台湾明星郑智化、高胜美长汀献唱 并参加慈善活动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