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来稿选登 > 正文
漳平市:传统汉剧舞台 文明传播新平台
http://wmf.fjsen.com 2014-10-28 18:01:32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文明风10月28日讯 近年来,漳平市重视挖掘和发挥地方传统文化在加强道德建设和传播文明新风尚的独特作用,特别注重采取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诸如汉剧等传统特色文化形式,营造生动宽松的良好氛围,以汉剧丰富的表现内容、独特的表演方式、群众熟悉的班台演员,以古喻今,以今联古,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眼前事释情理法,获得了城乡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喜爱,达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取得滴水穿石、潜移默化的良好作用。

一、  注重挖掘保护传统汉剧,培植文明载体氛围

闽西汉剧是流行于福建西部的一种古老的戏曲样式,是福建省著名的六大剧种之一,2006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漳平汉剧是闽西汉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清中期从周边县乡流入,其时对漳平影响较大的戏班有大罗天、新锦天等。此后200多年来,汉剧与漳平当地方言、民间艺术、民间音乐、风俗礼仪不断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目前流行于漳平市大部分乡镇,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尤其赢得边远山区的中老年群众的喜爱与追崇。漳平的汉剧演出班子自古以来均为民间剧团,目前尚在坚持演出的有双洋、赤水、西园、溪南、官田等六个民间剧团,他们演出的剧目繁多,技艺精湛,行当齐全,音乐唱腔悦耳动听,亲切感人,韵味古朴,被漳平人亲切地誉为“家乡戏”、“南国牡丹”。请汉剧班子演出,已成为漳平民间节庆与红白喜事必备的重要环节,也成为漳平百姓的重要精神家园之一。我市紧紧把握这一独特的不可多得的、具有古老历史影响与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财富,联合宣传、文化、广电、文联等部门及有关乡镇,开展一系列挖掘、保护与发展相关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促进这一古老剧种及现有剧团的持续良好发展,培植文明建设绝佳特色载体,为文明创建注入新的活力,添抹新的色彩、让文明宣传小中见大,深入浅出,成效迭现。

二、  发挥优秀剧目影响作用,推崇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近年来,我办为了更好地发挥汉剧等文艺样式在演出与流传过程中之政治教化、文明传播和道德宣扬等作用,结合文明创建宣传主题与阶段性工作专题需要,联合相关部门,组织了一些剧作家对漳平汉剧流传至今的300多个传统剧目进行筛选,确定了200多个较经典健康且与文明建设切题的剧目进行精简改编,其中有反映中国著名历史传统事件与人物的剧目《闹金銮》、《马武锤宫门》、《龙凤阁》、《齐王哭殿》等,反映社会法理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生产劳作、男女爱情的剧目《百里奚认妻》、《三娘教子》、《珍珠塔》、《兰继子》、《秋胡戏妻》、《卖花线》等,与此同时,组织协调一些专业和业余剧作者,本着围绕文明创建中心、发扬传统文化优势、立足本地特色、注重古今融合、把握典型人物事例这一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深入基层一线采风采访,创作一大批在继承基础上力求创新的作品,力争做到老少咸宜、妇孺谐乐、雅俗共赏。自2007年以来,陆续创作了诸如《娄阿鼠别传》、《林员外的心病》、《紫云清风》、《好事的胖大妈》等30多本汉剧新作,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眼前事说理释法,注重短、平、快、新,对人口计生、综治维稳、反腐倡廉等进行了及时的宣传与阐释,使城乡上下歪风邪气销遁,正气清风上扬,文明新风劲吹,社会秩序祥和,促进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四德”的传扬与教育。

三、 及时把握时机场合,提升宣传范围效果

汉剧传统的演出时间一般在年节庆典、红白喜事、生日乔迁、祭祀拜祖等时间点,为此,我们在尊重当地百姓群众习俗及心理的基础上,在此类活动演出中适当穿插宣传表现文明建设的剧目,同时结合我国法定和传统的节假日与纪念日,如“五一”、“中秋”、“重阳”、“国庆”、“春节”等节庆,结合本市开展的一些中大型活动,组织这些民间汉剧团到会场、广场、公园、虚场进行专题或专场演出,还有利用农闲或晚间走村入户演出,由乡镇及村居按场次予以适当补贴。如2009年,组织双洋等2个剧团编排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清风碧水》等剧目参加漳平红土清风廉政专题文艺演出,获省、龙岩市纪委领导一致好评;2012年,组织赤水、官田等2个剧团编排以遵纪守法为主题的《原来如此》、《警察妈妈》等剧目参加漳平市迎国庆文艺演出,使观众获得观戏学法、观戏懂法的教化效果。此外,注重组织汉剧参加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专题的各类晚会,如2011年元旦,组织双洋、溪南等2个剧团携带《忠诚铸警魂》、《娄阿鼠别传》等剧目参加龙岩市文明单位文艺汇演获各界好评; 2013年举办文明单位专场文艺晚会,官田、西园等等3个剧团编排《农妇巧斗老讼师》、《警察妈妈》等剧目参加演出,使得漳平广大观众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有了详尽而通俗的了解。

几年来,通过借助我市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与显著地方特色的汉剧创演这个载体,我市文明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异彩纷呈,我们充分发挥汉剧等民间文艺舞台灵活机动、快速有效、直观形象、雅俗共赏、参与度高的优势,不断加强对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与科学文化教育,树立与弘扬文明新风尚,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培养四有公民,使得漳平城市文化气息日趋浓厚,城市品位日益提高,社会秩序安定祥和,市民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我们将在未来的创建工作中,不断重视挖掘利用当地富有特色与影响的文化与文艺样式,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扎实有效。(漳平市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