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辛苦了!”“爸爸、妈妈,我爱您!”当听到响声震天的这些声音时,全场师生无不为此场面热泪盈眶。10月22日,山东博兴县第三小学组织全体师生、学生家长3000余人听“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命运”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现场学生家长老师哭成一片。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拭着眼泪说:“这样的报告会确实感人,让孩子受受这样的教育,太及时了!”(10月23日中国青年网)
无独有偶,今年9月,在山东聊城茌平县贾寨镇中心小学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托起明天的太阳”(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改变自己)励志、感恩专题演讲。全校1000多名师生、家长在听感恩演讲过程中,情绪几度失控。媒体几乎用兴奋的笔调报道说,演讲激发了学生们的潜能、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重塑自信、自强、自主的信念,让每位师生家长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这些年,针对学生进行的感恩演讲,着实比较火,也比较牵动人心,尤其是每次举行感恩演讲,效果都非常不错,台下可谓“唏里哗啦”的哭成了一片,那场面非常感人,在场的每个人如果还有谁没有流眼泪,一定会被怀疑麻木、没人性、没人情味、太不懂感情了,太没有感恩意识了。
然而,笔者却不赞同这样的感恩教育。因为演讲者事前作了很多努力,酝酿了很久的情绪,文字运用了排比等修辞手法,演讲词很有文采,演讲时感情充沛,加上演讲者的表情丰富,并辅之以得体的肢体语言,非常具有感染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次都打动了无数人,但是否意味着学生从中懂得了感恩呢?答案是不确定的。
因此,组织学生听演讲、学感恩,虽然可以产生轰动效应,看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恕笔者直言,谁说不是缘于学生的泪点比较浅,稍微煽动和撩拨一下,眼泪就哗啦啦的流下来了呢?谁说有的学生不是因为看到同学哭了,禁不住也流下了眼泪呢?因此,学生哭了,未必就代表学生懂得了什么感恩、如何感恩,恰恰相反,什么是感恩,如何感恩,在他们心里还是很模糊。
感恩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鲜活的,不是死板的。尽管演讲者获得了无数掌声,人人都为演讲者的出色表现竖起了大拇指,但它不能代表学生的生活,恰恰相反,由于它是说教式的感恩教育,这种外在“输入”式的感恩概念,是抽象的,甚至是一种洗脑式的,因此,把感恩教育寄托在单一的演讲模式上,不足取。笔者认为,培养学生感恩情怀,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在生活中慢慢培养,用鲜活的事例去打动他们。
首先,家长要感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用行动去影响孩子,用耳濡目染的温和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其次,老师要做感恩的引路人,包括书本教育、事迹教育以及现身说法;再者,社会教育也不可或缺,比如,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图书、图画等,用电视剧、图片、文字、绘画等宣传感恩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感恩的良好社会风尚,这对孩子的感恩心态影响也十分重要。
感恩教育有其自身规律,它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因为组织学生听了一次演讲,从此就锁定了学生感恩的情怀,个个都懂得了感恩。
感恩教育不是天外来物,没有神秘的密码需要专家来破译,不要搞得锣鼓喧天、阵势吓人,追求轰动效应。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要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办法,在日积月累中熏陶渐染,这样才能使感恩教育在孩子心田里播下种子,生根、发芽、开花,最终真正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李冰洁)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0-13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 2014-10-13感恩教育不能止于抱头痛哭
- 2014-09-18感恩让教师节更具意义
- 2014-09-10周宁县纯池中心小学举行“学会感恩”活动
- 2014-09-02感恩教育 落于行莫流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