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八论“规矩”》很是火热,这正切合的当下依法治国的大主题,“规矩论”出现得正是时候。在笔者看来,但凡人人守规矩,社会一定有秩序,而一个有秩序的社会一定也是一个文明的社会;反过来,一个文明有礼的社会一定少不了规矩,它是文明的嫁衣,有了它,社会才更体面,文明才有底气。
什么是文明?我们可以用它的对立面“粗俗”来映衬,但更多的是通过感知来理解文明内涵,它包括传统的家族观念、社会信仰、法律制度、城市和国家等等一系列东西,而这一组文明事物的背后都离不开秩序的支撑。没有秩序,人道沦丧,家风不古,国家崩溃,于是就没了文明所依赖的基础。而秩序就是我们俗称的“规矩”,自古立国先立规,治家先有规,“无规矩不成方圆”,千年古训,此处正堪用。国家文明源自于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试想,一个弱肉强食、恃强凌弱的社会,一个人人可以为所欲为、目无法纪的社会,如何让人安贫乐道,如何让社会创造力自由流动?如此,又何来文明?
小到人,规矩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规则。黄炎培先生给儿子的座右铭中有这样四句话:“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人若只有“外圆”,太没原则,往往弄巧成拙,做人需要“内方”,即所谓的守规矩,这是做人的基础原则。它与儒家“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一脉相承,是这个社会能够走到今天的重要支柱。如党员干部,要有遵守党的纪律,要将规矩放在心中,工作中对事不对人,心中有“方”,才能尊重人民,苛责守道。再比如,诚信,这是人与与相处最基础的规矩之一,凡有诚信的社会都不会太孤寂,因为信任里充满爱。
大到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是规范化的规矩,即便是小到一个自治村,尚需村规民约,国家需要规矩更是自不待言。国家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千头万绪需要理顺,如果没有一项严格的程序来约束治理国家的制度,就会出现乱立规律、乱定制度,就会脱离社会实际,制度只能成为一小部分人的福利设计,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管束制度制定的程序,这就是法律。法治规制顶层设计,让国家治理更贴乎人性,更合民意,更全实际。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离开法律制度,而且社会发展到今天,法律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把文明打扮得靓丽娇艳,更加惹人喜爱了。
“规矩”是文明的“嫁衣”,一国一家一社会,文明程度越高,越离不开“规矩”开道,它破除社会鼓噪,它整治社会不安,它让社会奸邪避之不及,它让和谐社会更添温情,它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守望者,它是文明的“嫁衣”。(徐云方)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0-27东山县实施《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方案
- 2014-10-27分流游客加强劝导 福州沙滩公园不文明行为少了
- 2014-10-27厦门:旅游带上"文明味儿" 收获最美好的自己
- 2014-10-26分流游客加强劝导 福州沙滩公园不文明行为少了
- 2014-10-24湖里区政府机关食堂“小餐桌”带动“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