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5日上午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中国文明网)
关于接地气,《辞海》有两种解释。一曰“地中之气”。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三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二曰“不同地区的气候”。出自《周礼·考工记》,“橘逾淮而北为枳,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接地气”其实是民间用语,引申意指的是顺乎人理,接其自然的大地里的力量、大地的气息,后来引申到政治、艺术等领域,指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当领导也好,文艺创作也好,不能让自己高高在上,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不能浮于表面,而要踏踏实实,深入人心。
不可否认,当前文艺创作的环境良好,可是一些文艺工作者却感到创作“底气”不足,对现实生活的主流和本质把握不准,以致难以产生广泛影响的佳作和力作。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程度地脱离群众和脱离现实生活,接不上“地气”,文艺作品自然难以得到群众的肯定和支持。因此,推动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和深入群众,把根扎在人民中间,扎在人民生活的大地上,是文艺创作克服肤浅和浮躁的唯一有效良药。对相当一部分文艺工作者来说,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一定是“写什么演什么”、“怎么写怎么演”的问题,而是如何正确解决好与社会底层相隔膜的根本问题。须知,文艺的宗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艺术能感染人、激励人,能净化人的心灵,有时一场演出就能启迪一个人的兴趣、引发一个人的爱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文艺创作“接地气”才有底气,才有生命力,才会创造出“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和谐统一的优秀作品,才会创造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经典之作。经典的文艺作品,必然是来源于生活的。不管是抒情也好,赞颂也罢,它们都是孕育在生活当中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永远都是艺术的源泉,地方小调、地方民歌,艺术工作者都可以从中吸取营养。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9-14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
- 2013-11-12文艺奇葩竞绽放 惠安县文艺创作精品迭出
- 2013-06-30浦城本土剧本入选省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库
- 2013-06-30浦城本土剧本入选省重大文艺创作项目库
- 2010-06-22让“高雅”成为文艺创作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