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文明出行”首先学会“换位思考”
http://wmf.fjsen.com 2014-10-17 17:02:27 梓涵 来源:成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15日南京白下路与长白街交叉路口,一老人过街时和公交车司机发生口角,为讨道歉老汉挡车8分钟造成路堵。有人怪老人不顾别人,有人说司机何必跟老人计较,也有市民说,该路段人行道绿灯与右转公交车同时绿灯设计不合理!你咋看呢?(中国网)

文明出行和文明驾驶是每一个公民应当自觉遵守的义务。可是在面对不文明行为演变的暴力和蛮横时人们却首先要学会冷静面对,换位思考,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生活。

老汉为讨公道堵路8分钟造成道路堵塞看似情有可原,可是如果每一个人都罔顾交通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非要在大马路上争出个胜负才放行,那么这看似忠于文明的行为终究会在自私中显得特别蛮横,甚至粗鄙。

在道路四通八达的今天,道路安全在人们的生活中尤为重要。不管是谁对谁错都应该考虑实际情况来合理协调。在与老人发生冲突之后,公交车司机要么就以敬老为先,不管谁对谁错都道一声歉意,要么就靠边停车解决问题。如果在突发意外面前,人人都不顾他人安全,不听取群众意见,不愿意协调解决问题,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儿,那么这样的半道堵车行为只会让文明越走越远。

按照现场市民提供的信息,该路段人行道绿灯与右转公交车同时绿灯设计不合理来看,其实老人和公交车司机都不存在错误之说,只是在沟通上存在问题,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不够冷静,不能做到换位思考罢了。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小摩擦是很常见的,而这次意外之所以惊动了交警不是因为某一方犯下了大错,而是人们在不断的摩擦中少了默契和基本的体谅而引发了更大的矛盾。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奇妙,公交车司机与老人争执是一时意气,老人堵车是一时赌气,如果公交车司机能够考虑到老人年迈走路慢,体谅老人的难处,宽慰老人的心,虔诚道一句歉意,而老人也试着体谅公交车司机早出晚归,辛勤工作,产生同理心,那么这场矛盾便会在相互的会意一笑中化解了,而不至于带给其他人困扰和造成交通紊乱。

文明不是非要在争执中找出谁对谁错,而是看人们是不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以长远的眼光解决问题,维护和保持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今天如果老人突然堵车造成了连环撞车等恶性事件,试问还有谁能以善意的眼光看待突发的小摩擦呢?

生活需要美,需要温暖,文明需要冷静、需要体谅。当每一个人都愿意以文明为核心来推进城市发展,搭起人与人自己爱心的桥梁时,还有什么矛盾能阻碍社会发展的脚步呢?(梓涵)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10-13徐令义:倡导文明出行要教育先行 普及法规知行合一
  • 2014-07-14武平县公安局启动交通陋习曝光台倡导文明出行
  • 2014-06-19南平交警免费赠送安全帽 积极引导群众安全文明出行
  • 2014-06-09空姐化身志愿者鼓浪屿玩“快闪” 倡导文明出行
  • 2014-03-24文明出行 让斑马线真正成为生命的守护线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