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人今天怎么做客?——国庆节长假热议文明旅游
http://wmf.fjsen.com 2014-10-05 08:05:23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新华网北京10月4日电(记者 钱春弦 王蔚)国庆长假,中国人出境游越走越远。今年“十一”正值旅游法颁布一周年,“文明旅游”已被写进法律。中国人能否将“谦恭有礼”的做客之道带往异国他乡,在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中,做一个文明旅游者,成为长假热门话题。

走出家门即为客,行为不美招反感

“有的中国游客自选食物超量,结果‘眼大肚子小’,吃不下的面包、水果、蔬菜丢弃在盘子里;有的游客对免费领取的餐巾纸一拿就是一打;还有的游客抓一大把免费的速溶咖啡带回房间。”歌诗达邮轮的负责人对记者介绍。

“这些行为反映了中国游客的不文明意识,忽略一些食物的社会成本,以及缺乏社会公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咨询专家、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说。

一些游客在境外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缺乏环保意识,有的在山间林地乱丢垃圾,有的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屡遭诟病。

“这些行为不仅缺乏社会公德,也缺乏对自然环境的真正领悟。”资深全球旅行者徐行益表示,归根到底,我们是大自然的客人,而不是主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指出,文明消费是支撑服务业的一个重要基础,千万不要以不文明消费,损害服务所带来的幸福感。

一屋不扫,何以彬彬有礼游天下

“我很早就知道,过路要看红灯,垃圾要扔到垃圾桶,排队时不能插队,小花被采了会很疼,被别人帮助了要说声谢谢……我想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一定做得比我好。”在日前启动的“我为中国加分”文明旅游活动上,5岁女孩陈思危朗读的《致大人们的一封信》,让很多成年人为之动容。

“孩子的话让我们成年人感到羞愧。大人行为不文明,会成为孩子们的示范。”中年游客周晨对记者说,“希望旅游者能够明白,每一个旅游者都是文明或不文明行为的展示者。”

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力波认为,旅游部门可制作一些小手册,通过漫画的形式,告诉大家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越是低成本的团,越要做这样的教育。

吴力波说,她在日本读书时,看到日本学生见到教授都要鞠躬,进电梯时都请教授先行。男人为女士开车门或拿行李,年轻人对老人要谦让,对帮助的人说“谢谢”。

专家指出,讲礼仪是一种社会风气,教育体系中应该有文明礼仪的内容,这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事人力资源培训的老师孙晴说,在本国不讲文明礼仪,指望境外旅行时文质彬彬,是不可能的。

她对上海、福建等地将旅游不文明行为张榜公布表示赞同,认为“新加坡之所以街道干净,没有人吐痰,没有人闯红灯,就是因为违法成本非常高。”

了解异国习俗,尊重他人为上

谈起一些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美国国际旅游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汉努瑶认为,多数中国游客讲文明、懂礼貌,有些在外国人看来不够文明的举止,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人不懂得、不了解西方礼仪和风俗习惯。

她举例说,美国人在餐馆用餐时,通常是客人坐下来,静等服务员到餐桌前,再开始点菜。而有的中国游客一坐下来,就开始喊“服务员,点菜”。这种行为在中国餐厅可能是很正常的,而在美国人看来,就感到不够文明。

“这方面旅行社应多做工作,提前告诉游客什么是不合适做的,要把当地的文化习俗传达给游客,避免无意识犯错。”汉努瑶说。

如何做一个文明的游客,在爱尔兰从事旅游工作的詹姆斯告诉记者,观察周围人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在日本与人换名片时要鞠躬,中国人见面时要握手,这些看两次也会了。“通过观察,能够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习俗。”

上海中旅出境旅游中心总经理郁伟华介绍说,到中东等一些伊斯兰教国家旅游,如埃及、土耳其等,特别要注意当地的风俗和禁忌。在游览宗教场所时要穿着得体,女士要准备头巾,进庙宇时戴上;天热要备有过膝盖的裤子,不能穿短裙、短裤;鞋子必须是有鞋跟的,不能穿拖鞋……

对于出境游的中国游客,郁伟华强调行前做些“功课”,买一本书或上网查询,一是了解出游国家的民族禁忌,二是了解宗教禁忌,三是了解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惯,以便尊重他国文化传统。

责任编辑:李琰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