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教师节了,这个时候,很多家长都为是否要给老师送礼而感到万分纠结。在大部分家长看来,为了孩子不吃亏,少不了必要的“人情世故”;大部分老师在收礼与不收礼之间,也有各自的为难和坚持。家长和老师都似乎有种“人在江湖,不得不送,不得不收”的无奈。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将9月10日设为“教师节”,是对广大教师的关爱和褒奖。这一天,全社会有理由向辛勤的园丁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家长和学生以一片掌声、一束鲜花、一张贺卡,来表达对老师的敬重、感恩之情,足矣!
然而,在社会之风的影响下,教师节被披上了一层物质的外衣。家长纷纷借此机会向老师“暗送秋波”,有不少家长甚至会盲目“攀比”,让表达谢师恩的方式庸俗化,教师节无形中被功利化成师生关系的利益“粘合剂”,送礼成了大家公认的“潜规则”。
教师节送礼乱象背后有其复杂原因:一方面,优质教育资源还较稀缺,存在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家长不敢不送。因此,必须公平分配教育资源,不让优质教育资源成为一种“寻租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受到的外部监督比较少、收礼违规成本较低。老师们收受家长金钱和礼品的行为,大多只是作为一种不正之风来对待,往往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自己牵头来治理,并没有上升到打击刑事犯罪的高度,这并不利于遏制给老师送礼的恶习。其实,教师利用工作便利,收受家长们的金钱或者礼品、礼品卡等“财产性利益”,为对方子女的学习、生活提供各种便利,其性质已构成“受贿罪”,理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一般而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并不高,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并不强,社会往往只有在教师节这天才想起教师这个行业。因此,只有全社会真正形成“尊师重教”氛围,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才能让教师有职业荣誉感,他们才会不屑于收受家长礼物。此外,师德教育不能有丝毫松懈,教师只有从物质的禁锢中走出来,才能得到更多的社会尊敬和礼待。(戎小平)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9-15尊师重教 涵江区召开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大会
- 2014-09-12教师节“谈花色变” 不收礼禁令让学生感谢显尴尬
- 2014-09-12教师节“拒礼令”发威 一些学生自制的贺卡都被拒
- 2014-09-12福建云霄:农村教师16年辗转乡村学校教书育人
- 2014-09-112014“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