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旧衣回收彰显社会文明
http://wmf.fjsen.com 2014-09-18 17:41:49 陈珠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细心的朋友是否发现,不知何时开始,我们的街头、小区就多了一只体积庞大一人来高的绿色旧衣回收箱,回收箱上打出了“公益”、“环保”的标识,箱子上半部分有个箭头,提示大家可以把不需要的废旧衣物从箭头指向的口子里放进箱内,而箱子下方则有个门,工作人员只要从下方将门锁打开,就能把里面的衣物取出来。

夏去秋来,每到换季的时候,如何处理家中大量淘汰下来的衣物就成为了困扰不少家庭的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穿衣习惯早已一去不复返。特别是那些有孩子的家长,由于婴童服饰的淘汰更新频率比成人快,便造成大量的衣物还较新就已没机会再穿。市民们也常常呼吁,建立起一个专门的旧衣回收机构,让旧衣物能再被循环利用起来。对此,在社区、街头出现的这些个衣物回收箱,无疑受到了市民们的普遍欢迎,有市民表示:“处理家里堆积的旧衣服,已是个不小的麻烦事,扔掉,既不舍,又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捐赠,却又面临着‘捐赠无门’的现象,这下好了,现在家门口就有个回收旧衣物的地方了。”因此,这项举措的出现,真正意义上,给时下的居民带来了“福音”!

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曝出的惊人数据显示:我国使用的纺织品原料占全球资源总量的52%,中国人每年消耗的纺织品原料5000万吨。每年产生的下脚料等废旧纺织品也多达2000万吨。其中40%左右是废旧衣服,即大约800万吨。有人推算,如果我国废旧纺织品全部得到回收及利用,就能节约近三分之一的棉花种植面积,年可提供的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也相当于能够节约原油2400万吨,居然超过大庆油田产量的一半。此外,据另一项数据显示,经过处理后的二手衣物如果重新被加工成原料、产品,即使以1000元/吨的最低价来计算,也能产生260亿元的年收入的剩余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服饰企业也将目光投向大量淘汰的废旧衣物的变废为宝上,一些品牌也甚至由公益开始打起了独特的“环保营销”。因此,对旧衣物的处理,只要合乎法律,就应当引起社会必要的重视与关注,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传统意义上的浪费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能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关系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那么,我们扔进箱体的衣物都去了哪里呢?一般来讲有两个“归宿”,一是八成新以上大约占20%左右的衣物,进行分拣及消毒处理后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目前旧衣捐赠存在很大的“市场”,有数据显示,我国现有7000多万的城乡低保群众以及8500多万的残疾人。可见,如果公益性组织能够做好捐赠主体与捐赠对象之间的信息对接,确保符合捐赠要求的衣物捐赠到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及贫困地区,这既解决了大家的旧衣物的处理难题,又能让我们在处理旧衣物中彰显爱心。对于此项模式,大家都抱着支持的态度没有任何争议。

然而对于剩下80%不符合捐赠标准的旧衣物,相关部门则是根据材质分类出售给相关的企业进行分解再利用,当这部分捐赠衣物涉及到了商业利益,存在的争议就很大。有些市民表示自己本是为发扬爱心而无偿捐赠的旧衣物被拿去卖钱了,感情上一下子有些难以接受。而因此引发的“信任危机”也影响了公益形象。

其实,作为一个尚待开发的市场领域,旧衣回收势必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盈利反哺,对这项环保公益项目的监督一方面既要靠公益组织的自律,另一方面,也要靠公共群众的社会监督。这项活动能否持久开展,与市民们的接受程度也是紧密相连的。让旧衣回归到市场化的经营渠道,在不久的将来也势必会成为主要的旧衣回收途径,这除了需要政府与行业协会的有意识引导,同时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对旧衣的回收标准与监管予以针对性的确定。

因此,旧衣回收箱进驻社区,对于市民来说,既实现了零成本的参与,腾出了家里的储物空间,使得旧衣物有了一个可靠的回收途径,同时又支持了爱心公益,探索出了一条环保理念的新思路。这对于市民、环境以及企业等多方面来说,都是一举多赢的。

提高旧衣的回收率,为我市的垃圾减量,并减少环境的污染。这需要城区共建,全民参与以及专业追踪等多方的携手,因此市民们应该打消 “爱心被贱卖”的疑虑,以一份绿色环保的好心情参与到旧衣回收的行动中来,共同推进旧衣资源的循环与利用!(陈珠)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08-26泉港区:“四抓”思想道德建设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 2014-03-24诚信 社会文明的度量器
  • 2014-03-24诚信 社会文明的度量器
  • 2014-02-27家风也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
  • 2014-02-27志愿精神是社会文明的灯盏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