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9月15日讯(通讯员 林平山/李文富)今年以来,泉港区团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对特殊青少年群体在人格上尊重、感情上亲近、生活上关心、权益上保障、心理上疏导,扎实推进“关爱特殊群体青少年”工程,夯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基础。
(1)“青春同行”陪伴孤残青少年健康成长。建立“青春同行”助孤行动信息数据库,对全区范围内的孤儿(含事实孤儿)进行摸底,组织基层团干部、青年志愿者入户核实、登记,重点摸清孤儿的家庭状况、成长需求和救助紧急程度,明确对接帮扶的团组织和联系人,实现“一对一”帮扶;开展“青春同行”进基层送温暖行动,利用元旦、春节、六一等节日慰问帮扶特殊困难青少年,今年来共慰问特殊困难青少年200余人,捐赠财物总额50000多元。
(2)“圆梦大学”帮助贫困青少年顺利入学。今年上半年,经过积极对接、严格遴选、悉心指导,为19名贫困高中毕业生争取到“希望工程•圆梦大学”助困入学项目资金82000元,有效减轻贫困家庭孩子上大学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带来的沉重负担。目前,19名贫困大学新生已全部收到助学金,陆续走进高校学习。
(3)“圆愿微心愿”呵护外来工子女七彩童年。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为载体,联合21家“青年文明号”集体开展“七彩微心愿•青号来实现”外来工子女微心愿圆愿活动,通过征集全区范围内外来工子女现实需求、渴望实现的“微心愿”,让他们更好了解泉港、更快融入泉港。今年来,共开展微心愿活动6场次,募集资金20000余元,实现“微心愿”518个。
(4)“自护教育”保护留守儿童远离意外伤害。邀请公安分局、消防大队等单位进村入校开展“快乐一堂课——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课程,从交通安全、防溺水、火灾的预防和自救、预防拐骗、女生安全自护等方面,指导留守儿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目前,“快乐一堂课”已经走进了3个乡镇,以其寓教于乐、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取得良好效果。
(5)“四帮扶”有效预防重点青少年群体违法犯罪。组织镇、街道、村(居)团干部对全区100个村(居)的闲散青少年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重点对没有接受学校教育、又没有固定工作,游离于社会控制之外的闲散青少年进行摸底汇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扶。建立社区(村居)重点青少年群体挂钩联系制度,以社区(村居)内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等六类重点青少年群体为对象,每个挂钩单位联系20—30名对象,开展贫困应急、就业创业、法律维权、成长引导等帮扶工作,促进全区青少年违法犯罪率逐年降低。
(6)“为了明天”普法宣传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开展“为了明天——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题团日、队日活动,组织学生观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教育电视片、开设青少年普法宣传栏等,做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普及工作,帮助青少年学生掌握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建立“泉港共青团”微博,开通“青春泉港”公众微信平台,每周及时发布活动动态,聚焦青年关注的社会问题,讲述青年奋斗的故事,推出身边的青年榜样,激励青少年健康奋进成长。
(7)“周末剧场”打造关爱特殊群体青少年工作新平台。团委以万星影城为依托,开设“周末剧场”,每周日下午2:30在影城3号厅为外来工子女、留守儿童、特殊群体青少年免费放映一部全国院线同步上映的电影,今年以来已举办13场次,接纳4522名青少年观影。“国际助残日”组织爱心人士与残障青少年观影,感受社会关爱;父亲节、母亲节组织外来工子女、留守儿童与父母亲观影,享受亲情温暖;暑假期间组织社会闲散青少年与部队官兵观影,提升思想素质。“周末剧场”通过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活动,成为团委服务特殊群体青少年的新载体。
(8)“志愿服务”行动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以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为抓手,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关爱特殊群体青少年工作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当月的纪念日、宣传日、重点工作等,面向特殊青少年群体提供服务。3月份,组织区内青年医师开展“学雷锋”义诊活动,为18名孤儿进行详细的体检,并赠送日常药品;4月份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黄田村看望12名留守儿童,并送去学习用品;5月“全国助残日”,联合狮东边防所走进界山福利印刷厂慰问13名残疾青年员工;6月“端午节”期间,组织泉港家园义工志愿者把“爱心粽”送到困难家庭青少年手中,让他们感受节日的温馨和关爱;7月份开展暑期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与辖区内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等,不断丰富志愿服务的内涵。
(泉州市泉港区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