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25日讯(导报记者 崔晓旭 钱玲玲 见习记者 林泓/文吴晓平 梁张磊/图 通讯员 徐丽雅)假如,鼓浪屿没有垃圾桶,会变成什么样?
一场文明“小袋鼠”行动告诉你,结果是这样的:
厦旅国际的10人台湾团,领取10个垃圾袋,3个小时后,原封不动地还回来。10人上岛,垃圾产量为“0”。
中国国旅的深圳团,垃圾零落地,53个人都把垃圾“袋”回来。
如果你愿意做文明“小袋鼠”,如果你能自觉把垃圾“袋”走……也许,没有垃圾桶的鼓浪屿,也可以很整洁。
昨天,厦门文明“小袋鼠”行动走进鼓浪屿,在三丘田码头设立服务点,数百名游客签名承诺“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厦门旅游集团国际旅行社、中国国旅(厦门)分公司、厦门春辉国旅等多家旅行社的10余个旅游团自带垃圾袋上岛,厦门康辉国旅、厦航国旅、温馨国旅、厦门逍遥游、厦门佰廉国际旅行社等近百家旅行社也积极响应,上岛后带领游客在服务点领取垃圾袋,并承诺在岛上不乱扔垃圾。
一天下来,参与活动的500多位“小袋鼠”“袋”回了5桶垃圾。“大部分是矿泉水瓶和纸巾。”鼓浪屿街道办工作人员说。
“虽然活动只有一天,但效果还是不错的。通过‘小袋鼠’的倡议,大部分游客都能自觉把垃圾‘袋’走。”鼓浪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傅坚说,“若今后‘垃圾不落地’成为游客的一种习惯,将会给岛上环卫工人减压,卫生环境也将得到大幅度改善。”
厦门市旅行社分会会长马志强也表示:“文明‘小袋鼠’行动要常态化,不仅仅局限在周日这一天,对接下来每天上岛的团队,我们会通过导游发出‘垃圾不落地’的倡议。”
现场
筷子,自带;喝水,自己背水壶……这些是台湾旅游团的“标配”装备。
昨天上午,厦旅国际一个来自台湾的10人旅游团来到鼓浪屿,从“小袋鼠”服务点领走10个垃圾袋。与很多游客手里都拿着矿泉水瓶不同,这个团里有9个人都自带了水壶,并带了可循环使用的筷子。“我们一直都是这样,从酒店装满一大壶开水,可以喝一整天,又不用制造矿泉水瓶等垃圾。”台湾游客说。
临近中午,这个团回到三丘田码头。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带回了10个空袋子。导游黄斌说:“一路上,他们都没有制造垃圾,也没有乱丢垃圾。因为在台湾,‘垃圾不落地’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
来自台北的郭先生说:“我今天忘带水壶,这瓶矿泉水我都不敢喝太多,就怕喝完制造垃圾。”
来自桃园的刘祝玲也告诉导报记者:“我二十多年前来厦门的时候,大家还经常乱丢香蕉皮、乱扔垃圾,现在好很多了。‘小袋鼠’行动可以让大家形成观念和风气,只要地面上干净了,大家自然而然就不会乱丢垃圾了。”
昨天上午9点多,游客阿昌一家第一次登上厦门鼓浪屿。他所在的这个旅游团,一共有53人,全部来自深圳。这一次,他们不光是游客,还个个都成了快乐的“小袋鼠”。
原来,在导游郑淑鸿的倡导下,53名游客都主动加入文明“小袋鼠”行动,并且自带垃圾袋上岛,抽烟的人则在服务点领了小袋鼠烟袋。
导报记者一路跟随这个旅游团。游玩的过程中,有人喝矿泉水、有人吃苹果、有小朋友吃饼干。由于天气炎热,不停有人拿纸巾擦汗。不过,游客都自觉将产生的垃圾放进了随身携带的垃圾袋。
下午1点多,53名游客返回三丘田码头,将垃圾袋送回了“小袋鼠”服务点。为了节省垃圾袋,他们还将矿泉水瓶都压扁,有的还几个人共用一个垃圾袋。最终,厦门中国国旅这个旅游团共回收垃圾40多袋。
这次没有用完的垃圾袋,游客武先生表示,要把这些垃圾袋带走,接下来的行程还可以接着用,“不光是在鼓浪屿,在哪里都不能留下垃圾,我们要做文明的游客”!
人物
45岁的叶倍成特别显眼,因为,他把一个红色垃圾袋别在了腰间,把一家五口产生的垃圾都装进去,俨然一个可爱的“大袋鼠”。
昨天上午9:10,叶倍成一家第一次登上鼓浪屿,在“小袋鼠”服务点领取了一个垃圾袋。一路上,他把全家人的垃圾都收进了自己的垃圾袋,为了节省空间,他还细心地把每个矿泉水瓶都压扁。“我是一名资深驴友,平时出去旅游也会自带垃圾袋,不在景区里留下垃圾,特别是塑料等不能分解的垃圾更要带走。”叶倍成对文明“小袋鼠”行动赞不绝口,“我觉得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回去以后我也要把这样的理念传播给身边更多的人,让他们都加入‘小袋鼠’的行列。”
叶倍成的言传身教,让他11岁的小儿子叶时荣也主动加入了环保的行列。
见证
每隔两三天,中国国旅(厦门)分公司导游郑淑鸿都要带旅游团上鼓浪屿游玩,游客时常跟她抱怨鼓浪屿脏、乱、差。
不过,小郑昨天带的团给她带来惊喜:50多个游客没有一个乱丢垃圾,全把垃圾“袋”走了;抽烟的游客也不再乱弹烟灰乱丢烟头,而是用上了“小袋鼠”烟袋。“这还要感谢‘小袋鼠’行动!”小郑说。
厦旅国际导游黄文静这次带的是一个台湾团,游客都自觉把垃圾“袋”走。小黄说,台湾的“垃圾不落地”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他们都非常支持这样的活动。
温馨国旅导游小李这次带的是一个10人旅游团,也收获了同样的惊喜。小李建议,除了团队外,鼓浪屿上还有大量自由行游客,接下来这个理念不仅要在团队当中广泛铺开,也要宣传给散客,让全体游客都来争当文明“小袋鼠”,共同为鼓浪屿创造一个洁净的环境。
声音
“我不是‘小袋鼠’,我是‘老袋鼠’。”80岁的杨金井,来自台南。退休后,回到乡下,他成为环保义工队队长。“义工队有30多人,大部分是退休的老人,我已经做了十几年。”杨老伯很自豪,“台湾很多地方都有垃圾分类,但乡下垃圾没有,我们就找一个大广场把垃圾分类。分类后,80%以上的垃圾可以再循环使用。”
杨老伯说,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起初,在乡下时也是‘你丢我捡’,我们义工队都跟在后面打扫的,现在好多了。慢慢地,‘垃圾不落地’也会在鼓浪屿成为一种习惯。”
花絮
下午3点,艳阳高照。三丘田码头附近人群中,突然响起了阵阵“垃圾不落地 厦门真美丽”的广播声。
循声望去,声音从一位老人腰间的喇叭中传出来——厦门的民间“环保达人”高金聪。
老高今年已经75岁了,从2000年开始,就一直在厦门的街头巷尾宣传环保行动。老高告诉导报记者,前几天从《海峡导报》上看到要在鼓浪屿举办“小袋鼠”活动,倡导旅游团“袋”走垃圾,就赶紧自掏腰包做了宣传牌,带上装备赶来“声援”。
说起老高的装备,那可不简单。腰间别着两个播放器,可以轮流播放;播放器上插着MP3和U盘,可以随时切换宣传语音;手中举着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一切垃圾不落地,厦门越来越美丽”等环保标语。“厦门是个文明城市,特别是鼓浪屿全国闻名,一定不能让垃圾玷污了这里。”老高说,为了城市的美丽,他一定会继续关注导报的“小袋鼠”行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从绍兴来的张平爱抽烟,有着十几年的烟龄。跟着旅游团,他在“小袋鼠”服务点领取了烟袋。“这个烟袋真好,我们平时抽烟看到有垃圾桶会把烟头丢进去,但是身边没有垃圾桶的时候,我们又不可能一直拿着烟头,于是就乱扔了。”拿起“小袋鼠”烟袋,张平把手里的烟头丢了进去说:“这个就像是我们的移动烟灰缸,还可以多次使用,这样方便我们也保护环境,真是好东西!”
从深圳来的“烟民”郑先生也对烟袋赞不绝口:“以后这个烟袋,我要一直带在身边。我还多拿了几个,回去送给朋友,让他们都用起来。”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8-20最懂事的“90后”:16岁少年垃圾桶边过暑假(图)
- 2014-08-18最牛“垃圾桶阵” 数量致胜文明落败
- 2014-08-18垃圾箱上装温度表“亮点”缺乏民意
- 2014-08-18海沧:台胞引领“垃圾不落地”风尚
- 2014-08-13有人无视劝阻擅入惠女水库游泳 还留下不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