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要闻 > 正文
泉州市县(市、区)委书记赴东山县学习谷文昌精神
http://wmf.fjsen.com 2014-08-14 09:02:28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先祭谷公后祭祖宗”

  ——泉州市县(市、区)委书记赴东山县学习谷文昌精神

  东南网8月14日报道(福建日报 施伟)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关键环节之时,泉州市委和省委第四督导组组织全市各县(市、区)委书记、市委派驻县(市、区)督导组组长来到东山县学习。学习团一行瞻仰了谷文昌纪念碑,参观了谷文昌纪念馆,察看了金銮湾生态木麻黄片林示范点,听取了谷文昌先进事迹介绍,并就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交流研讨。大家都为东山从半个多世纪前一个风沙肆虐的荒凉海岛蜕变为今日美丽富饶的“东海绿洲”所震撼,对谷文昌这位党的好干部和人民的好书记无不由衷钦佩、肃然起敬。

  谷文昌生于1915年,河南省林县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5月随军渡海解放东山岛,先后担任东山县城关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1981年在龙溪行署副专员岗位上去世。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特别是在东山任职14年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拼搏奋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仅为东山迈向国家生态示范县、全省首个小康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谷文昌精神。

  谷文昌虽然已经去世33年了,但他一直活在人民的心中,并没有因为岁月 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逢年过节,为他扫墓的人群总是络绎不绝,“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在东山县相沿成习,成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亮丽风景。

  千百年来,风灾、沙灾、旱灾像三座大山压得东山的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刚解放时,全岛1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有147亩林木,一年中刮六级以上大风的时间长达150多天。解放前的百年间,风沙吞没了13个村庄,1000多座房屋,3万多亩耕地。“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是当时东山的真实写照。

  面对多灾多难的群众,谷文昌经常怆然泪下、寝食难安。他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人来干啥? 群众分到了土地,种不出粮食,分地又有什么用?”

  “挖掉东山穷根,必先降伏风沙”,谷文昌带领干部群众向风沙宣战,踏上了治理风沙的漫漫征途。他走遍了东山的大小山头,把一个个风口的风力,一座座沙丘的位置详细记录下来。他走村串户,和村干部、老农民促膝长谈,制定了“筑堤拦沙、种草固沙、造林防沙”的方案。

  从1955年到1957年三年间,东山县委先后八次组织全县人民与风沙搏斗,先后种过十多个树种,几十万株苗木,但都失败了。谷文昌没有在众人摇头叹息、悲观失望中退却,他指天为誓:“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

  1958年大种木麻黄,因为突然降临的倒春寒,又一次受到重大挫折。但当发现白埕村有九株幸存木麻黄时,谷文昌绿化东山的希望再次燃起,他鼓励干部群众:“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失败了再干,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气概和风格! 能活九株,就能活九千、九万,绿化全东山。”他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把精力转向科学试验,带领干部、林业技术员、老农组成试验小组,坚持“旬旬种树”,日 日观察,风雨无阻,终于摸清了木麻黄的生长习性,总结出沙地木麻黄“造林六大技术要点”,并通过多种方式让广大干部群众掌握。经过艰苦努力,至1964年全县造林8.2万亩,400多座小山丘和3万多亩荒沙滩基本完成绿化,3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

  谷文昌在治理风沙中的探索精神,首创精神,深深震撼泉州市、县(区)两级领导的心。他们表示,泉州干部一定要以谷文昌精神为动力,在福建发展中勇于担当,走在前列,搞好金改试验区,建好东亚文化之都,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显示全文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06-30长篇通讯《以谷文昌为镜》引干群热议:谷文昌精神永不过时
  • 2014-06-27以谷文昌为镜 学做一棵扎根人民心中的木麻黄
  • 2014-06-20福建省委教育实践办发出通知以谷文昌精神为镜深入开展对照检查工作
  • 2014-03-26华安县委组织部掀起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新高潮
  • 2014-03-26深入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 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