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推出“助学圆梦”探访学子特别报道,广东东莞贫困学子人穷志坚的故事感动了不少市民。不过,也有市民表示,“我们也想助学,但为什么在探访学子时,不配发学生照片,让我们更了解捐助对象?”有专家认为,不采用贫困生个人照片,体现了人文关怀,这是怀着一颗大爱之心做公益。(8月6日《东莞时报》)
即使在社会转型时期,民间依然潜伏着巨大的公益热情。只要找到一个值得托付信任的载体,这份爱与善的力量就会汇聚成强大的公益能量,实现“柔软改变中国”。这边厢,市民试图通过贫困生个人照片来获取充分的信息;那边厢,媒体为了呵护贫困生隐私不发照片,二者的目标一致,只不过对公益路径的理解存在着差异。
伴随着公众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尊重和保护弱势群体的隐私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贫困是埋藏在心底的“独家记忆”,没有多少贫困学子愿意跟别人分享苦难与伤痛;即使愿意分享,也会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采取当众“晒贫困”的方式进行悲苦叙事,将贫困生的伤口揭开,这样的“二次伤害”,可能会让贫困生“抬不起头来”。
如何实现贫困生隐私权和爱心人士知情权的平衡,这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一方面,要以“最大的善意”来保护贫困生隐私,避免过度曝光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另一方面,要建立具有操作性的实施系统,让贫困生资格认定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家庭经济困难是先天赋予的,鼓励贫困生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突破和向上社会流动,是一个温暖社会的应有成色。从贫困生的利益诉求出发,采取贫困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捐资助学,切莫“有了知情权没了隐私”。
不愿意看到贫困生以弱者的状态定格在版面上,不愿意对他们的心灵造成一丝一毫的伤害,人性的善良和责任,让公益以一种更加理性和温情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个人心中都有爱与良善的种子,激活它们,通过聚沙成塔、众人拾材的“微公益”方式,让寒门学子悲苦的人生,拥有更多的光亮和希望,才是一个成熟社会的应有作为。
维护贫困生基本的尊严和权利,离不开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细节上的周全考虑。一张小小的照片背后,可能是贫困生脆弱而敏感的内心世界。与传统的慈善不同,现代的公益更加强调参与双方的权利平等和地位均等;“不发贫困生照片”,说到底是一种换位思考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助人自助的公益精神。(杨朝清)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8-05牙缝里抠出生活费 晋江耄耋夫妻10年助学180人
- 2014-07-0880后女教师8年爱洒助学路 提供资助给予关爱(图)
- 2014-07-08榕女教师蔡丽八年无私助学 为山区贫困学子圆梦
- 2014-06-16泉港山腰街道:爱心助学助教蔚然成风
- 2014-06-16三明市红十字会组织开展捐资助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