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笔者有幸在晋州市雷锋小学观看了场儿童剧演出。绿色的大森林、卡通版的小屋、美丽善良的芭比,勇敢的小乞丐出现在舞台,美轮美奂的场景和鲜活的人物的马上将孩子们带到了童话的世界。孩子们随着剧情或喜或怒,或悲或笑,直到结束都仍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久久不愿结束。经了解,这是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文化厅、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百场儿童剧圆梦进校园”活动,活动自2011年启动至今,每年坚持为未成年人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的未成年人演出100场。
对于大多数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来说,参与“百场儿童剧圆梦进校园”活动都是第一次看儿童剧,从演出前一双双期盼的眼睛,从演出中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到演出后一声声“你们还来吗?”,我看到了孩子们对儿童剧的真心喜爱,看到了孩子们对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渴求。是什么使儿童剧这么受到孩子们的“热捧”?
首先,儿童剧圆梦进校园活动,符合未成年人成长的身心特点。未成年人处在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成年人迥异,有意识或无意识将自我向成年人封闭,向同伴开放,“代沟”、“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必须用孩子的“语言”,用孩子的思维方式来来进行,儿童剧以孩子们的语言、在孩子们的童话世界中进行教育,正是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道德教育载体。
其次,未成年人圆梦进校园活动,符合未成年人日常的现实需求。客观地说,现在的孩子课业压力大,他们渴望丰富多彩的活动,渴望五彩缤纷的童年。特别是农村的未成年人,更是缺乏儿童剧等高雅、健康的文化产品的熏陶。只有“投其所好”,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为他们提供向儿童剧这样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才能让他们主动来参与活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未成年人圆梦进校园互动,符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规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说教上,能不能用“填鸭式”的灌输方法,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效果必然是适得其反。而是要通过儿童剧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传递善良、勇敢、智慧等优良品质,培育爱国、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让孩子在快乐中感悟、在玩乐中受到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
身心特点、现实需求、教育规律,归纳起来就是,一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必须“以未成年人为本”。这就是儿童剧这么受孩子们“热捧”幕后的奥秘。“孩子的心思你要猜”,要让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成为一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真正需要的,让孩子们有个快乐美好的童年,有个健康成长的童年。(雷立存)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7-08晋江罗山“交通安全进校园”专题讲座走进育青小学
- 2014-07-08涵江区启动“先进典型进校园”巡讲活动
- 2014-07-02连江县推行五项制度落实校园反恐工作
- 2014-07-02龙海市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 2014-07-02华安县湖林乡:校企联谊 暑期安全用电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