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治疗填补国内空白
一个月后,刘京康复出院,他的头部左右直径缩小了7厘米,颅骨的高度下降2厘米,头颅畸形也恢复了“半球形”,已不再是以前的“怪头娃”了。他的出院也标志着全国首例颅腔重建全颅再造术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颅面外科领域的一项空白。
出院后,刘京回到山东老家上学,结束了乞讨生涯。7年来,刘京一家和王占祥一直保持着联系,家属有道不尽的感恩,而王占祥也在持续关注着刘京的成长。
仁心
陪患者聊天
随时与生命赛跑
2007年,王占祥捧回“中国医师奖”,这是中国医师协会设立的行业最高奖。王占祥是当时厦门第三位“中国医师奖”获得者,也是获奖者中最年轻的医生。奖杯顶端有一颗心,王占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那代表我们医师的爱心。”他说,要当一名好的医生,首先要有爱心,然后是责任和渊博的知识。
>>术前与患者聊天倾听心声
在王占祥收治的患者中有一位老师。这位老师脑子里长了一个瘤,压迫到语言功能中枢。以前在讲台上口若悬河,一下子突然“失声”,对一个老师来说,打击非常大。这位老师十分痛苦,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为了安慰他,在术前三四天,王占祥几乎每天都陪着他“聊天”——老师把想说的话写在纸上,王占祥看到后一一耐心回答。手术很成功,王占祥从这位老师脑中拆除了一颗“定时炸弹”。
其实,不仅是对这位老师,只要有时间,王占祥术前都会和患者聊天,倾听患者的心声,他说这是“心理治疗”。
>>患者病情决定医生作息
神经外科经常会收治病情危急的患者,如突发脑溢血、车祸重伤者等,这些患者一旦送到医院,就得立马进行手术。
“患者病情决定医生作息。”王占祥说,不管是白天黑夜,工作日节假日,神经外科医生手机都得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和生命赛跑。
王占祥曾通宵做了一台耗时十多个小时的手术,期间,他不吃不喝,也没时间上厕所,“紧张得连尿意都感觉不到了。”等手术做完,整个人累得瘫坐在凳子上。“这种事情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王占祥说。
>>当上副院长仍奋战在一线
即使当上医院副院长后,王占祥也没有脱离一线。看片、会诊、做手术、查房……一线医生在做的,王占祥一个都不落。在记者采访的那周内,王占祥就亲自做了三台开颅手术。
外地患者陈先生,脑部长了个肿瘤,在第一医院做摘除手术,术后,王占祥经常去查看他的恢复情况。这种状态持续了一个多星期,直到有一天,陈先生听到有人称呼王占祥“王院长”,才知道那个每天给自己查房的医生竟然是医院的副院长。王占祥的低调务实,让陈先生感动不已。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6-24福州:手术32小时 医生累得瘫倒照片在网上热传
- 2014-06-23闽侯赤脚医生坚守深山44年 出诊收入低亦医亦农
- 2014-06-13掌掴医生让信任很受伤
- 2014-05-20乡村医生刘其坤:愿为乡亲们撑起“保健大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