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树公德、学礼仪 文明婚丧共建共享
http://wmf.fjsen.com 2014-06-23 15:45:49 来源:成都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多人认为,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大肆操办无可厚非,况且这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华传统,难道这有错吗?

有错!

姑且不问婚丧传统是否优秀。仅论此一时彼一时。古代稀疏的居住环境和极不发达的通讯条件,婚丧嫁娶必定要敲锣打鼓,其他人方能知晓。而办宴席时,吵吵闹闹的影响范围也极小,顶多影响到稍微的几家街坊领居。在古代时候,人们的公共空间观念和公共意识也比较薄弱,这种敲锣打鼓大摆筵席,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可现在不一样,这种密集型的居住环境和大量不相干的人员流转在城市之间的社会环境,注定要求人们遵守公共规则、相对独立生活。

社会要求和谐共处,像这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肆意行为,在笔者看来,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阻力。因此,不可冠以优秀传统之名而肆意为之,应尽早弃之改之。

彻底摒弃沿袭数千年的传统习惯决非易事。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让婚丧嫁娶文明操办呢?

笔者以为:要内引外疏,采取适当方式满足居民需求。

引,既是内树公德之心,循循善诱舍私从公。公德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人们为了群体利益而约定俗成的该做和不该做的行为规范。私德是指存在于小于社会大众的小群体或个人中间的道德。我们相信这些大张旗鼓操办红白事的邻居并非当真要与旁人为难,其实只是重私德而损公德的小我意识,缺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的观念。故以为,应以言育之、分清公私,以文示之、私德不可越于公德之上。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