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6月4日讯(通讯员吴远景)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一颗颗饱满的海蛎干……,经一双双巧手的翻转包裹后,瞬间就变成了一个个有棱有角的粽子。端午节,在闽南也叫“五月节”,包粽子,叙亲情,就是茶乡最传统最有“古早味”的“五月节”了。
“五月节”临近,安溪县委文明办、安溪县志愿者协会联合凤城镇和城东社区居委会老年人协会举办端午包粽子大赛,来自各社区的26位老人踊跃报名参加,共同体验包粽子的乐趣,感受浓浓的邻里情。
热心志愿者来帮忙
比赛还没有开始,从各社区募集的志愿者就早早来到现场做起了准备工作。在居委会门前,摆好了两排长条桌并挂上支架,包粽子需要的糯米、肉馅、粽叶、花生、绳子等都已准备妥当。
来自新加坡花园小区的林素花老人早早来到现场等候比赛,每年过节,她都会和家人一起包粽子,送给亲戚朋友。一听说社区举办活动,她就马上报名参加了。“这样的活动非常好,不仅可以让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技艺,也能把手艺教给年轻人。”
活动要求每个参赛者以2斤米的数量包粽子,每斤米以包9-10个粽子为标准,并参考包粽子的速度、粽子外观、紧密度、肉馅的均匀度等,最终决出优胜者。
老人现场赛技艺
还没开赛,现场早已充满了欢声笑语,参加包粽子比赛的26名选手个个摩拳擦掌,随着一声“开始”,只见参加活动的老人们娴熟地将棕叶卷成圆锥状,然后将糯米填进去压实,再用细绳绕上几圈……很快,一个个可爱、鲜绿的“生命”就这么诞生了。
“粽叶中间的筋应朝外,这样包起来比较顺手。为了避免露馅,卷好粽叶后,可以先放点陷,再放糯米……”等待比赛的几位老人也在一旁商讨着比赛的计策。大约半个小时后,50多斤糯米就全部包完。最终,9号选手以“13分20秒,包22个粽子”的成绩在比赛中胜出。
比赛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他们有的凑到前面帮着递线,有的则忍不住加油:“快点!快点!”不少市民还掏出手机拍摄。路过比赛现场的居民李爱梅说,“这次终于看明白了,晚上回家就试试。”她说,以前吃粽子都是家里的老人包,自己只知道吃,今天来看比赛,也学会了这门手艺。
交流手艺增进邻里情
“包粽子、吃粽子,一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比赛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马上将刚刚包好的粽子煮好并分发到社区每一位老年人的手中。
“热乎乎的粽子就是好吃!”社区老人杨阿伯高兴地说,每个家庭的儿女都很忙,基本没时间陪老人们过节日,社区把这些老年人集合起来举办这个活动,不仅淡化了老人们思念亲人的情愫,促进了老人之间的交流,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
家住锦绣家园的高文发也表示,买几个粽子吃,大家都不差钱,重要的是包粽子这种活动的温馨气氛很难得。今天老人们通过比赛包粽子的乐趣,感受到了浓浓的邻里情。他希望以后能够多举办几次这样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大家一起参与比赛,互相取经,增进了邻里间的感情。”社区老年人协会负责人李澄清表示,举办本次活动,拉近社区之间、邻里之间的距离,增强老年人乐趣,营造社区文明和谐、友善相处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安溪县委文明办供稿)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