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3期
http://wmf.fjsen.com  2014-05-09 09:35:25 来源:省委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涵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陈万东:

强化城市管理  创建文明城区

 

几年来,涵江区紧紧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区的目标,不断完善和创新长效管理体制和科学运行机制,大力开展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全市“卫生红绿旗”评比中,红旗总数连续9年获得全市第一名,市容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文明城市创建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突出引领,强化领导推动力。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多,存在多头管理、职权不清等问题。区委、区政府按照“统一指挥、反应灵敏、权责明晰、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原则,在全市率先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区委书记任政委,区长任主任,并核编设立城管委会办公室,正科级机构,编制11名,履行城市管理服务综合协调职能,城管执法局、公安、住建、交通、工商等部门组成执法队,联合办公,网格巡查,集中处理城市管理和服务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区四套班子领导每人联系一个路段、一条街道或一个社区,组织、指导、督办联系点的城市管理工作。每周安排一名处级领导带队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每月由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协调城市管理中的问题,指导工作开展,确保措施落实。同时,建立区直部门与平原各村(居)的挂钩联系责任制度,促进全区各部门与基层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二是营造氛围,强化舆论推动力。注重引导,在全区发起“创建文明涵江”的倡议,倡导群众做到文明“十不”规范。同时,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等活动,让文明行为深入人心,在全社会树立文明新风尚,构建文明大环境。发挥媒体监督作用,涵江有线电视、政府新闻网等媒体以“建设文明涵江”为主题,开辟城市管理曝光台、大讲堂,贴近生活,走进群众,关注城市管理重点难点。对责任单位领导进行专访,曝光存在问题,宣传整治成绩,推进文明涵江创建。电信、移动、联通等公司以动漫形式及时发送重要的城市管理动态信息。征集符合本地实际、体现地域特点、反映群众生活的标语、口号和宣传用语,结合“中国梦”宣传,展示涵江城市新形象。

三是突破难点,强化管理推动力。“城市发展,三分建设七分管。”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必须把城市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响应群众呼声,针对薄弱环节,有效突破难点。城区主要路段实现市场化清扫保洁,按照“定人定路段定目标”的要求,科学安排工人作业时间,合理安排机械作业频次,确保主城区主干道20小时保洁、次干道18小时保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主城区内主、次干道“门前三包”责任状签订率达100%。加强户外广告、违章占道和交通秩序整治,在全市首家采取电话追呼系统等技术手段强化“小广告”治理,强化空间景观整治和重点区域专项整治,规范夜市摊点管理,引导占道经营退路入市。新划停车位1250个,规范城区主次干道车辆停放秩序。保持对“两违”行为的高压态势,采取“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的办法,在全市率先建立“两违”预防监督平台,出台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并结合网格在各片区制高点建立瞭望点,发现“两违”及时告知责任单位,做到发现一宗、制止一宗、拆除一宗。开展“清水行动”,对城区河道分期分批进行整治,出台河道管理工作考评方案,把河道保洁纳入各镇街常规化管理范围,努力再现水乡涵江风貌。

四是形成常态,强化制度推动力。区委将城市管理工作视同项目一线,明确规定全区干部提拔选用、评先评优人选必须从项目一线中产生,必须以项目一线的实绩作为干部提拔的依据,要求全区后备干部人选必须参加城市管理三个月,有力提高干部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城市管理工作力量得到有效保障。区政府设立城市管理专项奖励基金100万元,支持月考评奖励。特别是在卫生保洁经费保障上,区本级财政承担的环卫保洁经费由原来的50%提高到70%,今年投入已超过2000万元。出台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方案和奖惩方案,采取“红绿旗评比”的办法,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细化评定,由区督查办、效能办督促落实考评方案的实施和问责,实现责任落实到位、工作监管到位、督促检查到位。

(编辑:游立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责任编辑:金婷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