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厦门年轻教师两次跨国捐骨髓 给德国华裔女童
http://wmf.fjsen.com 2014-05-05 09:23  李晓平 来源:厦门网    我来说两句

厦门日报讯(李晓平) “亲爱的杨老师,你终于回来了。”见到杨一林,3岁的嘟嘟迫不及待地跑过来抱着他撒娇,其他孩子也跟着跑了过来,一一和杨一林拥抱。“这几天乖不乖啊?”在云彩虹早教中心,戴着口罩的杨一林蹲下来,和孩子们一一脸贴脸,摸摸这孩子的脑袋,拍拍那孩子的脸蛋,感觉亲都亲不够。

很难想象,正是眼前这位还带着孩子气、看起来并不是很强壮的男生,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为了同一个孩子,捐献了两次骨髓。

刚捐完骨髓回来

就去探望孩子

杨一林是厦门第38例、省第106例非亲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于日前赴京,为德国华裔女童捐赠造血干细胞(详见本报4月11日A11版)。这也是他为该患者的二次捐献,第一次是在2012年10月,女童还不到三岁。今年女童病情复发,经过考虑,杨一林决定二次捐献。这是中华骨髓库首例向德国骨髓库提供造血干细胞,也是我省首例志愿者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和首次涉外捐献造血干细胞。

杨一林从北京捐献骨髓回来后,本来可以在家休息几天,因为放心不下中心的孩子,第二天下午他就回到了他所工作的云彩虹早教中心,让孩子们很惊喜。

“现场很感人!”在一旁的同事小闻老师拿出手机,将这一刻永久定格在相片里,并发到朋友圈里,引来很多家长留言。她们敬佩杨一林的爱心,关心他的身体,也感谢他带来这有爱的一刻。“其实在杨一林身上,像这样感人、温馨的场景时常发生。”小闻说,“他照顾孩子比女生还耐心、还细心,孩子们都很喜欢他”。

照顾孩子很累

可他乐在其中

“钰阳,拿张纸巾过来,我帮你擦鼻涕”、“嘟嘟,你裙子没穿好,过来我给你整理一下”……日前,记者走进云彩虹早教中心,看到了杨一林忙碌的身影。很难想象,从事照顾幼儿工作的是一位阳光大男孩。面对这份琐碎辛苦的工作,他却不厌其烦、乐在其中。

闲时做点果酱甜点,陪小宠物聊天,笑起来小眼睛眯成一条线,不时扶一扶时尚的眼镜框,这就是杨一林,一位文质彬彬的阳光大男孩。杨一林1987年出生,父母离异,5岁时随母亲从重庆来到厦门。杨一林在大学学的是游戏软件专业,因为向往单纯快乐的生活,后来选择了早教。如今他从事早教超过3年。杨一林说:“带孩子挺好,天天都沉浸在和孩子的快乐中。”

得知孩子不满三岁

他同意了捐赠

提起第一次成功捐赠,杨一林记得那是2012年8月的一天,接到红十字会电话他很意外,一时没回过神。但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说,患者是个孩子,还不满三岁。“这句话打动了我,直觉告诉我应该这么做。”在福州采集造干时,进行了三四天,由于药物反应,他持续发烧。至今,他也没告诉母亲和朋友,其间心情复杂,因为太孤单,他偷偷掉眼泪了。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呢?杨一林说,可能因为他身体一直比较差,开始半年有点影响,容易感冒生病,半年之后就没有影响了。

接收了杨一林的捐赠,孩子在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成功移植,随后和家人移居德国。不想,今年3月份病情复发,从德国再次向杨一林发出求救的信号。

当得知需要二次捐赠时,杨一林说,他有点犹豫,前后考虑了一个星期。“身边的亲人朋友都表示反对。”杨一林说,大家虽然都是好意,但并没有影响他的决定。“是我眼前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给了我答案。”杨一林说:“我不能眼睁睁弃她于不顾。如果不救她,那我第一次的捐赠也就没有了意义。”杨一林说,那个孩子今年才5岁,以后的路还很长,希望她能够尽快康复,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4月10日下午,杨一林启程赴京,打了三天针。4月14日12时30分许,在北京空军总院,经过3个半小时的外周血循环,杨一林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当天晚上,杨一林捐赠的造血干细胞随机飞往德国。第二天上午,骨髓顺利抵达并立即输入患者体内。当时还在北京休息的杨一林得知这一消息,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记者手记

母亲眼中的杨一林

在手术前,母亲彭大兰给杨一林带来了天鹅酥以及一些他喜欢吃的零食,可惜由于药物反应,杨一林几乎没有胃口。在北京期间,彭大兰在微信里留下了自己此行的点点滴滴,更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杨一林。

看着熟睡的儿子,彭大兰止不住泪水。她在微信中写道:“给你取名一林,就希望你能一木成林。这一刻,猛然发现,原来你已经长成一棵大树了。作为母亲,我谢谢你,因为你的善良、勇敢,你的简单朴实和坚强执着,我为你骄傲,更被你感动……”

因为工作需要,杨妈妈提前飞回厦门,她在微信里说:“儿子,你做了你认为该做的事,我只是在你做对的选择时,为你鼓掌为你加油。来北京只是为了陪伴,不能替你打针抽血,不能替你头痛背痛。生活将回到原来的轨道,我知道你将多一份牵挂,为那个远在德国的孩子。”

杨一林从北京回来,云彩虹早教中心里一周不见他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跑过来抱他、亲他,一旁的杨妈妈深深觉得温馨和喜悦。她在微信中说:“看到面对孩子你发自内心的温柔和喜爱,我知道这是你最热爱的工作。你放弃了软件设计专业,心甘情愿当起超级奶爸。”

我想,此刻,再多赞美都是多余和苍白的,还有什么比母亲眼里的儿子更真实呢?采访杨一林时,恰逢不少家长过来接孩子,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关切地问:“小杨哥哥,身体怎么样了?”家长们对杨一林最多的评价就是,小杨哥哥对孩子很好,很有爱心,很耐心,很细心,孩子们都喜欢他。同事说,有的孩子上完课还粘着他,哭着不肯和爷爷奶奶回去。作为一位老师,还有什么比家长、同事的评价更客观呢?文/本报记者李晓平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