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劳模依然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记者日前从市总工会了解到,2012年以来,泉州市通过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方式,进一步发挥劳模在企业创新中的“传帮带”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101家。
□本报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陈清辉 李永江
建平台 发挥劳模特长优势
两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起引领作用
泉州民营经济活跃,具有创新能力的时代典型人物辈出。全市现有的3513名劳模中,一线职工劳模达2100人,占55%。2012年,在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中,部分企业和劳模反映,一些劳模特别是企业劳模因缺乏政策、资金、场地、人员等支持,存在业务专长和技术优势难发挥的瓶颈。经过充分调研,市总工会把开展创建百家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作为新时期弘扬劳模精神的破题之举。
2012年9月,市总工会制定下发《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施意见》,把这项活动列入重点工作。市、县两级工会为每家创建企业先行拨付5000—15000元资金启动创建活动,相关企业单位划定相应办公场所、车间和实验室等,为工作室配齐配强团队。当年,市总工会在全省率先建立安溪全国劳模、中国藤铁工艺大师陈清河和德化省级劳模、高级工艺美术师赖礼同两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召开现场推进会,由点到面逐步铺开。
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已建成劳模创新工作室101家。其中,机械制造领域工作室42家、纺织服装产业工作室6家、信息技术产业工作室4家,以及化工、电力、建筑、商品流通、技术服务等领域工作室49家,基本涵盖泉州市各行各业。
展作为 锐意创新助力发展
劳模“传帮带”推产业转型升级
工作室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劳模的“传帮带”效应初显,实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劳模精神激励和技术引领倍增效应,有力推动了泉州市产业转型升级。
弘扬劳模精神方面,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自觉以劳模标准要求自己,传递劳模正能量。位于石狮玉湖社区的吴助仁劳模创新工作室,常年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心慈善公益活动,设立环卫工人爱心服务站,每天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
推进技术攻关方面,劳模们发挥技术优势,攻坚克难,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泉港的蔡汉明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完成多项研究成果,其中“副产蒸汽余热回收项目”,每年节约3600多吨标准煤。
培育创新人才方面,工作室制定“师带徒”制度,通过劳模传授知识绝招,以及对技术成果和学习成果进行共享,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助推企业创新转型。在南安市,辉煌水暖集团有限公司的王建业创新工作室,通过制定相应方案,激发职工创新能力,共有1092名职工提出改善创新意见或建议1808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88多万元,发出奖励金3.9万元。
责任编辑:卓志沐 |
- 2014-04-29老劳模胡师林:退休还当养路工
- 2014-04-28尤权与劳模代表座谈:凝聚推动福建加快发展正能量
- 2014-03-24福建省级以上劳模退休荣誉津贴标准提高
- 2014-03-11沙县:组织劳模植树,倡导保护生态环境
- 2014-02-20盖军衔劳模:一名产业工人的报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