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长乐创新“数字城管” 进入城市“大城管”模式
http://wmf.fjsen.com 2014-05-03 09:09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依托城市管理云平台,长乐创新“数字城管”,进入城市“大城管”模式,管理者加快向服务者转变,处理问题效率大幅提升——

  东南网5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珂)“楼下的树都长到我家窗户外了,窗户被顶住,没法开了。”

  近日,长乐市民张阿姨打电话到长乐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投诉说,她家所在的体育场东侧沿河一带的树种了10多年,一直没人修剪,她曾向社区、园林等单位反映,但他们都说这事不由自己管。

  指挥中心当即调出体育场东侧“城市部件ID”,“ID”显示这类事件管理责任部门为园林局。中心遂派件到园林局。

  “我打完电话没多久,中心就回电说,已将问题交给相关管理责任部门处理。第二天,果真就有人来修树。”张阿姨说。

  “城市部件ID”,是长乐城市管理云

  平台的基础数据。如今,长乐的每个井盖、长椅、红绿灯、树等5万个城市部件,都有唯一的ID;在云平台中点击,就可调出每个ID(城市部件)的管理责任部门。

  “这解决了以往城市管理中常出现的多头管理、责任不清,或无人管理的问题,遏止了扯皮和推诿现象。”指挥中心副主任陈松泉说。

  长乐是我省城市综合管理五个试点城市之一。长乐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建立后,采用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和福州市勘测院推出的城市管理云平台,并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租赁中国电信长乐分公司的服务。这一云平台是将民生服务与城市管理、市容管理等融为一体的数字智能化管理平台,2012年10月29日试运行后,目前已覆盖长乐市吴航、航城、首占、营前、漳港等街道。

  “处理张阿姨投诉的,是城管云平台中的‘我心长乐’模块。这个模块专门解决市民遇到的难题。”陈松泉介绍,除“我心长乐”外,云平台还包含社会综合管理、数字城管指挥、应急管理指挥、生态安全监管、公共场所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社区矫正监控、特殊车辆监管等8个模块,9个模块拥有唯一的问题处理接口。

  城管云平台同时连接长乐90多个机关单位,使各部门的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实现互通互享。业内人士表示,这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数字城管模式。

  “数字城管建设经过发展和创新,已从市政设施综合监管为主的基础阶段,迈向覆盖各类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的‘大城管’阶段,使城市步入全面信息化时代的‘智慧城市’。”    

  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开展城市综合管理试点通知时,就明确要求整合信息管理资源,建设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打造“大城管”格局。

  “有了综合管理平台,城市管理运营成本大幅降低。”长乐建设部门负责人举例说,原计划需要200名网格监督员,但管理平台整合后,利用142名社会管理平台网格监督员进行城管监督,既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又拓展了网络管理内涵。

  长乐将一期试点的主城区16平方公里划分为142个网格,网格监督员每天开展巡查工作并做好记录,遇到问题、事件,即通过手持终端第一时间发送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再将事件派到相关部门,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

  记者在指挥中心看到,工作人员除了负责接听热线、维护网站外,还不时察看城区主要街道、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控视频。

  “目前,指挥中心采集城市管理事件有6个渠道。”陈松泉介绍,一是“爱长乐”手机客户端,二是“12319”热线 电话,三是“12319”网站,四是142个网格监督员,五是全市1000个摄像头,六是市长公开电话。此外,还利用网格监督员与摄像头回访、调查事件处理结果。

  “收到问题后,只要5分钟就能将问题类别、文字描述、现场图片、地理坐标等信息,发送到街道或其他责任单位,并以短信提醒责任人办理时限。”陈松泉说,较之传统的部门被动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提供的是主动服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长乐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由一名副市长分管,一名市政府副调研员任主任。指挥中心对联动部门进行考核,每个事件的处理时限、市民满意程度等,都计入考核评分并予以排名,年终排名靠后的职能部门将被通报批评。

  试运行一年多来,长乐城市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受理各类事件14239件,办结数14164件,办结率高达99.47%。未来,指挥中心将进行二期建设,在金峰、江田等10个乡镇建立分中心,实现全市联网运行,将服务拓展到乡镇、农村。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