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子牛
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不同。——季羡林
二十年前,我曾在北大的学术礼堂听过季羡林先生的一次文化讲座:敦煌学与敦煌教史学。我是冲着“敦煌写经”去的,但季老在书法上讲的并不多,费了诸多周折才弄来的听课票没有给予我太多的激情,以至于我中途便退场了,事后悔痛难耐。季老的学术报告岂是一两次便能深入的。只是懵懂的我此后再没有获得此类机会了。但对季老的关注一直投入了很多年:关注他的学术,关注他的生活,关注他的点点滴滴。
有一则故事在北大经典的传扬着。一次,一位新入学的大学生报到时,把衣着朴素的季老当作了校工,请他照看行李。季老也不解释,认真地看管着。直到开学典礼的那一天,季老作为北大的领导、著名的学者登上讲台,那位大学生才如梦初醒。如此的善举,不知感动了天下多少的学子。他宽厚、谦卑、平和的秉性彰显在他的生活中,也融注在他的学术著作里。读季老的著作,泛读是不着边际的。由此,一些初识文墨的人便借此发挥起来,对他的著作的学术性提出了质疑。著名的画家、学者范曾先生曾说:“读过季老《大塘西域记》校注的人,便会知道季老在当今学术界至高无上的份量。国学大师不是哪个人都能获得的称誉。”
谦朴的季老面对“国学大师”、“学术界泰斗”、“国宝”这三桂冠,多次请辞,直到96岁高龄时仍坚定地告白人们:“请大家把我头顶上的这三顶桂冠摘下来”。
一直严谨治学的季老,在东西方学、佛学、国学等诸多领域硕果满枝,可谓是学贯中西、融会古今、德高望重,堪称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每每有人说及此事,季老便谦虚地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的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我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只不过生得晚些,活的时间长些罢了。我写的那些东西,除了部分在学术上有一定分量,小品、散文不过是小儿科,哪里称得上什么“家”?在如今“大师”汹涌的年代,这种清晰的自省何等弥足珍贵。
古人说:“文章憎命达”。真正做学问的人是不慕名誉的。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