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安徽的汪如全夫妻勤俭持家,并将美好品德传给孩子们
2008年,汪如全一家在湖里公园拍的全家福。(本报记者 王火炎 翻拍)
【家庭名片】
●主人公:汪如全一家
●地址:湖里区南山路
●事迹:吃苦耐劳、科学教子
●家庭口号:
把吃苦当做“福气”,把吃亏当做“本分”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镌娟)汪如全和章双琴夫妻俩是安徽人,暂住在湖里南山路一单身公寓楼里。汪如全在社区务工,妻子在一家企业帮厨,自1999年来厦至今,他们家先后被评为市“书香家庭”、区“十佳外来文明家庭”,汪如全连续三次获得市公安局“优秀基层维稳信息员”荣誉,还获得湖里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区“优秀人大代表”、区“优秀社区志愿者”、湖里街道“十佳拥警助警先进个人”等荣誉。汪如全说,厦门是他们全家人的“福地”!
合格代表
依法履职提出50多条建议
汪如全是湖里区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在代表群体中,他的“外来务工人员”身份常招来异样的眼光,但他都“不往心里去”:“组织、选民信任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理直气壮地依法履职,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外来务工人员的代言人。”
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汪如全提过的建议超过50条,涉及环卫工人福利待遇、湖里社区居民危房翻建、社区道路交通整治、解决停车难、南山社区山体滑坡、让外来娃接受平等教育等。由于这些建议都体现在民生实事上,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每条建议都有回音、有落实、有解决。
汪如全曾在部队干过,因此他来厦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当社区保安。保安有一项职责,就是按照规定收取临时停车费。遇到不讲理的业主、访客,讲原则的汪如全难免会“得罪”对方,被误会、受委屈是家常便饭,每当这时,妻子总为他“打气”,“你做得对”,“吃亏也是一种福气”。在汪如全当保安队长三年里,社区持续实现“零”发案。
模范父母
热线电话督促儿女好好读书
汪如全夫妻俩现住处仅30多平方米,如果孩子们放假回来就很挤。提到一双儿女,章双琴红了眼眶:“太亏欠孩子了”。当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汪如全和妻子来到厦门“讨生活”,那时,读高中的儿子寄宿学校,读初中的女儿则寄在外婆家。
“多亏了好心人帮忙”,章双琴说,在厦门虽然举目无亲,但社区干部、邻居都很好,常常接济他们,孩子们上大学前穿的衣服,几乎都是好心人送的。懂事的孩子们善解父母心思——“穿的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优秀的”。
为督促“留守”老家的孩子们学习,汪如全夫妻俩和孩子们约定了通电话时间,厦门这头父母用IC卡从公话亭拨过去,在安徽的兄妹俩跑到杂货铺守在电话机旁等父母的电话,一条热线通了近十年。当父母的鼓励儿女好好读书、把吃苦当做“福气”,把吃亏当做“本分”。靠着省吃俭用和辛勤教诲,夫妻俩把儿女培养成才。如今,他们的一对儿女,分别在外地攻读博士和硕士。
孝顺媳妇
还没过门就照顾患病的公公
汪如全夫妻俩是靠“媒妁之言”走到一起的。两家说下婚事时,汪如全还在部队。一天,汪如全的父亲突发急性阑尾炎,汪母是缠小脚的传统妇女,求助无门之下,只好向章双琴家求助。明事理的章双琴毅然挑起了重任,用板车将公公送到镇上的医院,东挪西借凑齐了医疗费,熬中药、帮挂瓶、照顾公公起居饮食。公公术后排便不畅,她帮着抠屎,让公公感动得老泪纵横。
章双琴进汪家时,全家人靠着地里的一点庄稼为生。全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时,婆婆常说:“汪家一点财富没有,都靠双手吃饭”、“穷没根、富没苗,勤劳能治家”。这些话,汪如全夫妻俩也常常说给孩子们听。
2009年春节,汪如全儿子回家时,把中科院发给的生活费拿出600元,分成三份,给父母和妹妹当“压岁钱”。汪如全夫妻俩把这份心意攒了起来,说打算等儿子的孩子出世时,再回赠给孙辈。他俩说,虽然一直是“无房户”,但他们说,“知足了,看到回报了”!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4-08来泉打工救父 13岁男孩2天1夜从晋江暴走至惠安
- 2014-03-1015岁少年打工救父累倒武汉 醒来第一句话:我好困
- 2014-03-07最美家庭洪金兵一家 长兄如父种田打工养四弟妹
- 2014-03-06小伙来福州打工饿昏街头 警民伸援手感动他
- 2014-02-27长乐农妇照顾植物人丈夫13年 女儿辍学打工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