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频道 >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
《福建精神文明建设》第2期
http://wmf.fjsen.com  2014-04-01 09:52:39 来源:省委文明办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长泰县志愿服务活动重在常态

 

一是重在常态化机制建设。成立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志愿者协会,建立资金筹集机制,并募集志愿服务基金20万元。建好志愿服务站点。在武安镇、岩溪镇6个社区和各级文明村设立志愿服务站,依托物业公司设立小区志愿服务点,引导商会成立志愿服务队,推进社区、村、企业的志愿服务工作。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招募社会志愿者7384人,注册志愿者3805人。组建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162支,组建6支“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志愿服务队,10支学雷锋社会志愿服务队。建立需求对接制度。利用县志愿者网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征集志愿服务项目,刊登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引导文明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志愿者寻找、参与合适的活动项目。

二是重在常态化品牌打造。打造“关爱”品牌。发挥文明单位志愿者服务队作用,围绕“文明县城”、“美丽乡村”开展“关爱自然”活动;围绕节假日等,开展“关爱弱势群体”活动;围绕未成年工作特点,开展“关爱青少年”活动,“关爱”品牌初步形成。打造“扶残助学”品牌。激发企业家的热心公益激情,组建40支助残分队,建立对接帮扶机制,在“助残日”、“我们的节日”组织慰问活动,开展“扶残助残 携手同行”活动,创办商会教育基金奖教奖学,在企业开辟“四点钟学校”,为公司外来工子女的学习生活创造温馨的“第二空间”,“扶残助学”风气正兴。打造“爱老敬老”品牌。发挥红十字会、医院等优势,建立社区老人免费健康普查档案,医务人员志愿者每月10日定期进入社区服务,不定期组织医疗队上街入户义诊,发动驻军部队、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实现活动常态化,“爱老敬老”蔚然成风。

三是重在常态化水平提升。强化志愿服务培训。举办文明礼仪志愿服务培训,聘请专业礼仪培训师,对县直机关、乡镇(场、区)的志愿者进行接待服务礼仪培训,效果明显。2013年在长泰举办的全国“美丽乡村博览会”期间,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受到来宾的高度称赞。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进社区培训活动,向村镇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学校师生等广大志愿者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志愿者应急救护能力。整合志愿者队伍。实行专业志愿者与社会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古农农场商会助残志愿服务队,在残联、红十字会的指导下,与专业医务人员上门为残障人士排忧解难。统一志愿者标识。县文明办统一制作了志愿者马夹、帽子、胸章等志愿者标志,发放到全县各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提升志愿者社会辨识度和亲和力。落实保障措施。把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考评体系和年终精神文明建设绩效考评,推动部门单位积极参与、支持本单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县财政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经费预算,并逐年提高其比例,保障志愿服务工作常态开展。

(供稿:长泰县文明办  林惠元  编辑:黄筠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责任编辑:金婷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