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雷锋精神:质疑不碍实质
http://wmf.fjsen.com 2014-03-25 10:56  詹卓 来源:贵州遵义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今天是第五十个学雷锋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想与大家分享雷锋精神的内涵,探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雷锋精神。

50年来。雷锋精神以及雷锋式的好人好事经过媒体的宣传,广而告之,在中国的街头巷尾妇孺皆知,甚至远播海外,西方人盛赞:“雷锋精神与上帝同在”。可见,雷锋精神的可贵并不仅仅在我国,而是在全世界也是有目共睹的精神财富。但是,近两年来,关于雷锋同志及其事迹的真实性却遭到空前的怀疑和挑战,探究雷锋精神存在性的文章频频见诸报端,各式言论甚嚣尘上:诸如,雷锋短暂一生竟拍了多达近300张的照片,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摆拍出来的,从而对雷锋事迹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从而又推断出雷锋这个形象是作为典型被人塑造出来的;另外雷锋赶时髦,爱打扮,比如花钱买过贵重的手表、皮夹克,一时间众说纷纭。且不论这些言论是否别有居心,雷锋这个典范太过完美,好似没有缺点,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他对他人近乎舍身的帮助把雷锋塑造成了一个神,这些吸引大众眼球的说法恰恰揭开了雷锋作为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叫做雷正兴的22岁青年的面纱。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质疑并没有颠覆雷锋在我们心中的形象,相反,正是这些质疑的声音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更亲切,更有血有肉的雷锋。“雷锋”好像走下“神坛”,成为了你我身边都存在的“雷正兴”,这是件好事。60年代的中国,需要英雄,其实并不只是那个年代那个国家,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英雄,需要一种精神成为民族的信仰,这就像日本需要武士道,美国需要自由女神。一个民族强大的根源并不在于它有多么强大的科技水平,国防军队,而是一种扎根于民族内部的精神力。这样的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创造物质财富的强大动力,而这些物质财富恰恰反映着这个国家的精神文化水平。雷锋精神无疑是契合中国文化的,而且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孕育的雷锋精神的确给中国社会提供了向上的正能量。而如今雷锋精神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凭借,一种载体,基于雷锋精神,我们触摸人心,触摸人性。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精神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内容不断被扩充,形式日趋多样,但其内涵是不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当前社会下,助人为乐、热情似火、默默无闻、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都是雷锋精神。雷锋是崇高的,但雷正兴本人却是亲切而普通的,雷锋精神是高尚的,但雷锋精神的表现形式却是常见且质朴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雷锋精神正脱离“雷锋”这个“宿主”,走进我们普通人之中,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出“活雷锋”,像“雷锋传人”郭明义、“中国首善”陈光标、“雷锋式好村官”陈国明、“最美妈妈”吴菊萍等等,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了新时代雷锋精神正绽放出瑰丽的光芒,这是一种人性的光芒。雷锋精神是一种媒介,通过这个媒介我们看见这个世界的美好,人性的光辉。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雷锋的时代,但我们这个时代处处有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应该是一个主动的行为,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人是快乐的,以此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雷锋精神是站在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高度上,以善良和单纯的道德底色来亲近周围的人。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一辈子都在做好事,但是一个人一辈子总有一件事做得好,十三亿中国人就有十三亿件好事,难道这样我们还发愁社会不和谐,人情冷漠吗?不要认为学习雷锋是件宏伟的工程,所谓的宏伟永远都是建立在细微之上的,雷锋精神之所以能给我们社会来带正能量,正是在于其内涵并没有“假大空”,而是很浅显易懂的,人人都可以做到,在我们没有理解雷锋精神内涵时往往会神化它而对它产生敬畏心理,进而羞于践行。但,一旦了解了实质,我们很容易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活雷锋,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经历,当时我们心中涌动的情感,或感激,或感动,或开心,或有成就感,这些情感,都是雷锋精神的真实体现。其实我们并没有那么伟大,我们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也许我们不能毫无私心的帮助别人,或者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并不能做到无私奉献。但那又有什么关系,起码在我们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的快乐是真实的,如果非要为这样的行为或感情找一个原因,那恐怕只能源于人类本性中的善。因为善良,所以慈悲,因为慈悲,所以我们的民族孕育出了雷锋精神这样博大的情怀。这样的情怀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血之中,并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这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亦是一个民族的精魂。

一个民族,得一雷锋,是为幸事,得十三亿雷锋,实乃民族之大幸! (詹卓)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