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同志为友,从二又相交,二又,二人也;善,吉也,引申为美好之意,用来形容事物、人性,最终归结于人心。“友”之志向是根本前提,“善”之美好是人心所向。当前,中华儿女的共同志向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站在“两个百年”的高度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上下求索。共同的道路,指引我们共同的美好追求,追求人之“善”、社会之“善”,国家之“善”、民族之“善”。将人之“善”融入并升华为国家民族之“善”,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同心同德、共同奋进,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友善,就是对中国传统美德以往友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是我们建设和谐家园、实现民族梦想的重要精神条件和价值支撑。
于己为善,让友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克己修身。“每日三省吾身”,面对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人,要虚心学习,做到见贤思齐,每时每刻让自己的道德品格经过传统美德的过滤和熏陶。
与邻为善,让友善成为邻里之间和谐相处的润滑剂。“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的友善和谐,是构建整个社会友善之风的基础中的基础。
与人为善,让友善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一股股暖流。对他人的缺点和问题,要设身处地的包容和谅解,真心诚意的提醒和帮助;对他人的困难和窘境,要伸出援手,雪中送炭更胜锦上添花。谦逊敬让、互帮互助的友善之风传递内心最真诚的温情与爱心,便能消除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与自然为善,让友善成为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最基本的原则。不要试图主宰自然,任何的尝试行为,最终只能被自然所吞噬。要怀着对自然敬畏的友善之心,对自然哺育之情充满感恩之心。
然而,总有一些不那么友善的现象,特别是“扶不扶”这一问题,折射出当下民众对友善这一美德的思考和焦灼。不扶,是对自己良知的漠视和鞭挞;扶,自身的权益有时候会受到伤害和压力。矛盾之中,民众对友善的坚持变得那么纠结。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2-27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做一个昂扬向上的社会公民
- 2014-02-27“微信”中传递的是爱心和友善
- 2014-02-27面对选择 勿忘友善
- 2014-02-27聚诚信友善之力 筑社会和谐之路
- 2014-02-27志愿者用行动诠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