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24日讯 2001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构想。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秉持这一战略构想,与时俱进地深化实施。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并对福建省情特点、基础优势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省委书记尤权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推动福建发展必须把“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结合起来。省委九届九次全会进一步提出坚持“三个必须”,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奋斗目标,丰富和拓展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战略决策的内涵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这一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加坚定了我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信心和决心。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意义重大
“百姓富”与“生态美”,两者既互为条件、互为基础,又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内在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进程之中。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人通过实践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但我们不应该“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因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核心在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想内核,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实践。
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充分体现。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就是发展后劲,也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就是要保护好、发挥好、发展好我省良好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核心竞争力”,实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
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大举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期盼有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惠民的民生福祉。我们必须下大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民生问题和环境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让人民群众既享有富裕的物质生活,也享有绿水青山的“绿色福利”,真正提高幸福指数。
建设美丽福建的必然选择。“美丽福建”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目标指向。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进一步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建设“美丽福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不懈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把富和美有机统一于推进美丽福建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促进这一目标早日实现。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基础扎实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既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也有坚实的发展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生态优势。
科学的理论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他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等等。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提供了科学指南。
坚实的发展基础。近年来,我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把工作重点更多放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薄弱环节上,放在为长远发展打基础上,放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民生基础。
丰富的实践经验。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非常重视生态建设。继2001年时任省长习近平同志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之后,2002年,省委省政府积极推动这一战略构想实施,使福建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2004年,制定出台了《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十多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省建设实施意见,制定了十几部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生态省战略的持续实施和拓展,为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政策制度基础。
良好的生态优势。我省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生物物种丰富,水系自成体系,水资源总量充沛,森林资源优势突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实施生态省战略以来,重点流域整治成效显著,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福建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全省干部群众长期共同维护的成果,同时也是福建发展的优势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已成为全省人民的广泛共识。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重在作为
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必须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突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先导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先导区、生态优美文明祥和宜居区和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实验区。
树立绿色理念是前提。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知识和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全体公民中强化“绿色GDP”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强化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意识。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和生态行为,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
推进绿色发展是根本。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标准推动产业升级。要“优增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坚持统筹兼顾是关键。统筹兼顾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根本方法。要统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统筹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统筹改革发展稳定。
健全绿色制度是保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实施与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终身追究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开展区域联合执法、跨地区交叉执法,增强执法效能。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生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3-24厦门林地生态红线划定68151公顷 2600公顷做试点
- 2014-03-24福建日报社论: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 2014-03-24苏树林就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接受媒体采访
- 2014-03-24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 2014-03-21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