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巡礼 > 正文
中国“社工”发展难在哪?
http://wmf.fjsen.com 2014-03-18 09:14  柳霞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岗位设置亟须完善

社工专业硕士毕业的小田并没有从事社工工作,说到原因,他告诉记者,他家乡是一个县级市,那里根本没有对应的职业,所以他只好改行。

据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综合处处长黄胜伟介绍,目前全国有8万多个社工岗位,持证社工有12.83万人,社工人才达到36万人,表面上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十分明显,但在实际生活中,好多地方明明需要社工人员,却找不到专业人士。

面对这种岗位供需不平衡的关系,王金华司长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的城乡社区和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还不太明确,许多有社工学习经历和社工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因为岗位描述不准确、界定不清晰而从事不了专业服务,获得不了相关保障。”据悉,近期民政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的意见》《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意见》等政策,着力从顶层设计上明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让社会工作的供需结构更加合理,让“能者有其职”。

职业认知度亟待提高

“我是社工不是义工,也不是社区工作者。”这是社工孙杰经常要解释的一个问题。

据记者了解,社会工作是一种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去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有很高的专业门槛。

“其实做了这么多年义工,最大的困扰就是大家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工作的。”孙杰有些沮丧,“说起我的职业,很多人会接一句‘就是献爱心的吧’,这个职业需要爱心,但这个职业更大的特点是它在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提供服务。”孙杰告诉记者,比如一个家庭里有个小孩子有自闭症,这时候,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社工会对这个小孩进行专业的辅导和救助,“这绝不是随便去个人陪孩子聊聊天就行的。”

经过近10年发展,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影响度得到明显提高,但大家是将社会工作者理解为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基层党群工作者的情况还很多,社工的社会认知度亟待提高。

面对这种情况,王金华说:“我们通过举办国际社工日,评选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等活动,宣传社会工作,推广社会工作,提高大众对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其实,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是在做宣传,让大众越来越多地接受到专业的服务,由此逐步建立起对社工职业的了解。”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