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热评 > 正文
构建“心灵生态” 政府如何标本兼治
http://wmf.fjsen.com 2014-03-18 08:31  成言 来源:贵阳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近来,“贵阳2·27”、“昆明3·1”、“长沙3·14”相继发生恶性暴力事件,一些无辜的市民成为暴徒的“牺牲品”。综合分析这几起事件,犯罪者的施暴没有计划的时间、地点,也没有具体的伤害对象,一切似乎都是“偶然”。然而,正是这样的“偶然”,让广大城市市民越发感到恐慌,因为对每个市民而言,谁也想不到某时某地这样的事会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而这样的危险是潜在的。于是乎,这段时间,城市大街小巷、街坊邻里的人们无不议论纷纷。其实,这样的恶性事件、这样的恐慌反应,无疑为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构建“心灵生态”,刻不容缓!

通俗地说,“心灵生态”可以理解为个体心理健康和群体心理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具体表现为个人自身的内在要素之间、个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各种关系的和谐状态。显然,无论个人,还是群体,“心灵生态”的核心主体都是“人”的因素,构建“心灵生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的心灵健康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迅猛速发展,城市获得发展红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积压了诸多“城市病”,各类社会矛盾处于集聚期、易发期和多发期。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如何推动城市治理体系逐步成熟逐步定型,探寻解决问题的标本兼治之法,为市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城市建设治理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之中,构建“心灵生态”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构建“心灵生态”,核心的问题其实就是营造一个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群体和谐与共的环境问题。就现代城市发展而言,政府理应成为城市心灵生态构建的主导者,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不断推动自身的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现代化。

第一,加大城市规划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构建政府“心灵生态”的基础性工程。最近些年,很多现代城市有了规划委、生态委等重要机构,也制订了严格的城市规划立法。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段,城市规划形同虚设,在GDP增长的利益面前“违规”现象屡禁不止,“问责”手段却又苍白无力。城市建筑变得越来越现代、城市记忆却越来越模糊;城市规模越来越膨胀、市民的生活空间和自然空间却越来越狭小。营造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我们要从构建“心灵生态”的角度出发,多给市民留下更多公共休闲空间、留下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的清新自然环境,以自然灵气滋养市民心灵。

第二,营造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城市社会环境,是构建市民“心灵生态”的核心内容。城市的主体是市民,市民又是一个广泛的社会主体,包含各行各业的利益群体。人具有趋利性的一面无法避免、也无可厚非,但作为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政府在城市治理中却需要为不同利益群体制定、完善公平正义的规则、制度,同时把自我的行政权力置于制度监管的“笼子”,要把城市发展的理念、决策建立在富民、安民、便民等民心工程基础之上,让个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享受到机会的公平正义、规则的公平正义、权利的公平正义等核心要素,以社会正气捍卫市民心灵。

第三,营造张弛有度、刚柔相济的机关工作环境,是构建干部“心灵生态”的重要内容。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干部心灵生态和谐,离不开治国理政方法的张弛有度。如今,“忙”字成为很多干部见面寒暄时最为普遍的一个词汇,一定程度彰显了干部普遍潜在的心理压力。作为干部,“忙”是好事。为民服务,不忙岂非懒政?不过,一分为二地看,“忙”不能“瞎忙”,不能“乱作为”,“瞎忙”、“乱作为”是能力不足的表现。忙应有度、忙亦有法。有度才能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灵和谐;有法方可提高效率和质量,让人心灵振奋、富有精气神。否则,当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加班成为“常态”的时候,与其说这是对干部长期积劳成疾的心灵漠视,倒不如说这是某些部门领导庸懒散慢的表现。当“5+2”、“白+黑”成为“常态”之后,久而久之,损伤的是干部身心健康,凸显的是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问题。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扎实开展,各地各部门理应借助这股新风,一方面动真格,为广大干部适当减压松绑,整治“文山会海”,整治形式主义和衙门作风;另一方面,转心态,刚柔相济,多给干部一点创新的空间和人性的关怀,以爱才惜才护才的心态养护干部的心灵。

第四,营造慈孝和睦、勤俭持家的“家风”环境,是构建城市“心灵生态”的重要支柱。家庭是一个国家最小的基因单位,家兴则国旺。家如何能兴?“家风”使然。家风教育是一种言传身教的过程,润物无声地影响家庭成员的心灵。抓家风教育,重心在“孝道”、其次在“勤俭”。孝道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一种感恩的精神。懂得感恩、崇尚孝道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受到幸福,享受付出,不挣扎于抱怨与痛苦的深渊。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我们都明白,整治“奢靡之风”的最好办法就得从勤俭风气开始。“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传承已有数千年,这是我们的精神宝贝,千万不能丢掉!只有我们“孝道”与“勤俭”这样最基本的美德融入“家风”环境之后,个人才会变得更加积极奋进、内心纯洁,由此、家庭才会和睦、社会才会和谐、国家才会安康。作为政府,应该力挺“家风教育”,引导广大家庭培育良好家风,传承家庭美德,用珍贵的亲情呵护个人心灵。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在于每个人身心的自由、健康发展,每个人都能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点,每个人都拥有良好的心灵生态,既能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绵薄之力,又能从社会、家庭汲取个人身心健康成长的营养成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也好,个人的全面发展也罢,构建“心灵生态”确实是一项“良心工程”,需要高瞻远瞩,真抓实干。(成言)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