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综合信息 > 正文
乡村垃圾不落地
http://wmf.fjsen.com 2014-03-12 09:54  吴柳滔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东南网-福建日报3月12日讯(本网记者 吴柳滔)“看看这公园、这清澈的河水、这干净的路面!你们知道吗,几年前,这里还是街上垃圾遍地、河里散发臭气。”近日,松溪县祖墩乡党委书记陈建斌在向隔壁乡前来取经的干部们介绍时说。现在的祖墩乡,早已甩掉了脏乱差的帽子,在去年获得了国家级生态乡的称号。

陈建斌说,为了彻底改变过去满地垃圾的形象,祖墩乡政府想出了妙招,建立了垃圾收集处理、河道保洁、环保设施日常管理维护、“村民约法”等一系列长效保洁机制,全乡实现村里垃圾日日清、不过夜,村收集、乡转运、县里统一无害化处理的管理模式。“一句话概括就是,全乡垃圾不落地。”

祖墩乡共有11个村,79个村民小组,平均每5户就设置一个垃圾桶,全乡共配备1000个垃圾桶,但记者在乡里没找到一个垃圾收集池。乡里每年在垃圾清理方面要花费20万元左右,但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没交一分钱清洁费。

陈建斌解释说,如果设置垃圾收集池,从各家各户收集来的垃圾要倒入垃圾池,进行二次清扫运输,不仅增加劳动力,而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乡政府成立了一支保洁大队,配备了15名专职保洁员,一辆垃圾装卸车全天在各村收集垃圾,全村垃圾桶实行日日清。另外,各村还设立环保协管员,对保洁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为狠抓垃圾治理,祖墩乡的严地村还成立卫生协会,选举有威望的老人家当监督员,并拟定了有关卫生保洁的“村民约法”,全村村民签字,互相监督执行。此法一出,效果显著,各村纷纷效仿。

乡政府借势推出“状元桥下状元郎——鲤鱼跃龙门”活动,将上店桥改名为“状元桥”,引导村民往河里放生鲤鱼,让村民撇弃陋习,爱护河道卫生。多次举办活动后,放生鲤鱼渐渐成了乡里的特色文化,村民考大学、结婚、生子等喜事都来放生鲤鱼,彻底改变了村民往河里丢垃圾的习惯。

如今的祖墩乡,大街小巷无垃圾,村民家里也是干净整洁。去年,祖墩乡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村民们爱惜维护这张名片,更加自觉地投入到卫生保洁工作中,成为该乡生态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