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共建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推进普法工作,加强法律援助服务,开通法律服务热线,切实维护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加强和完善企业、社区、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团组织建设,依法执行社区居委会选举制度。统筹新建居民小区依法实施物业管理,创造条件推行旧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深化文明社区建设,推动驻地单位服务资源无偿低偿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共建共享。
4. 共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重点人群信用档案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数据共享机制。完善环湾区域市场监管体系和信息情报共享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文明诚信经营单位”、“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和谐企业”等创建活动。深化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突出食品药品行业、社会服务和公共秩序三个领域,着力解决诚信缺失、公德失范等问题。
5. 共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倡导文明行为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文明引导、文明餐桌、文明传播行动,促进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常态化组织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建立健全评选表彰、帮扶礼遇长效机制。以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统筹发展环湾区域图书馆、科技馆、群艺馆(文化馆)、档案馆、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十百千基础工程”建设,加强泉州“五南”文化、“五缘”文化等品牌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区域节庆文化活动,打造环湾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出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6. 共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统筹推进环湾区域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建设一批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室)和社区少年之家、绿色网吧、图书角,确保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建立文化执法联动协查机制,开展网络、网吧、荧屏声频视频、出版物、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协同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系列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7. 共建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巩固深化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成果,加快建设环泉州湾中心城市。做好慢行系统、绿道、人行过街设施和公园绿地、大型公共设施的无缝对接,营造休闲空间。按照中心城区10分钟上快速路、15分钟上高速公路,相邻组团间15分钟通达,中心城区30分钟通达规划区各主要城镇的城市交通提升要求,加快构筑环湾城市骨架。结合美丽社区建设和“点线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环湾区域“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整体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和经营性公共场所卫生、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
8. 共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扎实开展平安建设活动,切实加强公共安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管理,严厉打击社会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各类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的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非法行医、非法药品制售行为。建立完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食品药品安全、重大疫情、安全生产事件协同处理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应急处置机制,依法依规处理群众信访问题。
9. 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统筹环湾区域园林绿化建设,按照各县(市、区)每年在环湾沿江主干道沿线建设一处30亩以上的开放绿地广场,一段绿地率达40%以上的景观路示范工程,一段沿快速路两侧各50米以上宽度景观带的要求,抓紧建设绿化长廊、生态湿地、公园广场、城市慢线等项目。加快实施“一湾两江”海堤、河堤岸线整治建设,结合晋江两岸综合开发、洛阳江流域整治,疏浚清淤,同步推进景观带建设,营造优美的沿江环湾城市风貌。大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城市创建工作,提倡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完善企业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 |
![]() |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