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创新办法,务求实效。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呼唤改革创新。大局大势在变,随势而变,主动应变,才能建功见效。要着力务实运作。精神文明建设的是精神,塑造的是风尚,但可以借鉴物质文明建设的路径,比如,把社会力量引进志愿服务项目,吸纳到公益活动中来,可以考虑策划“行德送福工程”,针对城乡百姓需要,建设德福桥、德福亭、德福坪、德福场、德福墙,资金通过授权冠名的方式,发动企业家资助或动员书画家、工艺美术大师捐献作品进行公益拍卖。这些设施既造福当地,也是我们传播核心价值观、彰显善行文化的重要阵地。建设精神文明还可以依托物质文明建设的载体,比如,可以将公益广告宣传融入到商品包装上,传统经典印制在春节时家家户户悬挂的灯笼上,这样既有视觉的冲击力,也有利于增强感染力和扩大影响力。要建立长效机制。精神文明建设是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长效常态,既要强调机制保障,更要重视问题导向。要紧紧抓住长期存在、影响深远的重大社会问题,一年一年抓改善,一步一步去化解,以解决问题为动力为依托,使我们的工作不受忽视不受挤压,不停顿不断线。比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要让他们在更多享有政策福利和公平待遇的同时,更深地认识城市文明,遵守城市规则,逐步成为城市创建的重要主体。这个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真正的新型城镇化。这个问题要解决,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靠机制去推动,靠制度来保障。要狠抓工作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精神文明建设,一般号召容易、具体落实难。中央和省委反复强调,精神文明要虚功实做,虚事实干。我们要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抓项目、搞活动、办实事等有形的载体之中,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软任务为硬指标,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让百姓实实在在受益、真真切切叫好。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对确定的目标和认准的事情扭住不放,对决定的工作一抓到底,确保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