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医患楷模诠释典范半世纪:“他这双手救过我的命”
http://wmf.fjsen.com 2014-02-27 13:20   来源:广州文明网    我来说两句

前日,陈德华老人前往医院探望余安迪老人,他仍然惦念当年的救命之恩。 记者乔军伟 摄

余安迪老人卧病在床,陈德华老人专程去医院看他。 记者乔军伟 摄

当年力排众议保住他的肾 50年后他仍感激那位医生

50年前,15岁的陈德华不幸患上肾结核,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时,有医生说要切除一个肾,可是主治医生余安迪力排众议决定采用保守治疗,经过几年的跟踪治疗将他治愈。50年后,89岁的余安迪卧床三年,不能吃、无意识,陈德华辗转找到他,慰问他。“父母之外,我一生中最感谢的人就是余医生。”陈德华感慨地说,看到余医生的现状他十分心酸。

妙手仁心:

跟踪治疗保住他的肾

年幼时他父亲患上肺结核,疑似结核病传染,陈德华15岁时也不幸染病,那年是1963年。

“当时的症状是尿血,一段一段的血,我那个时候身体十分瘦弱,尿血十几天后,身体虚弱到站都快站不起来了。”陈德华说。

经检查,发现他患的是左侧肾结核,医生希望他住院。在住院期间,他不止一次地听到其他医生说:“左肾不行了,没有保留价值,切除好了。”陈德华的主治医生是泌尿科余安迪,他考虑到陈德华才15岁,切掉一个肾对他将来的生活会造成影响,于是力排众议对他采取保守治疗。

“余医生先是让我吃药,每天吃三次,一天要吃一二十颗。”陈德华说。一年后复诊,检查发现他左肾上的病灶没有扩散的迹象,余安迪决定给他做手术。

手术那天,陈德华躺在床上,心情十分忐忑。余安迪问他:“惊不惊?”陈德华老实地回答:“有点。”然后小心央求:“(开刀)小心点。”余安迪摸着他的肚子说:“一定。”手术后仅3天,陈德华身体外引流管的液体就由红色变清了,查房的医生都感觉很惊讶,因为同年天津也做了一例类似的手术,术后十几天引流管里还有血。

一年后,陈德华再去复查,这次检查结果让医生非常满意,他的肾已经完全治愈,跟正常人一样了。

知恩图报:

时刻不忘当年搭救情

治愈后的陈德华恢复读书,毕业后参加工作。起初,他做了几年的木匠,干过重体力活,这些对他来说都不成问题。后来,陈德华调入越秀区房管局工作,成为一名公房管理员,工作踏实顺利,家庭和睦幸福。

时间一晃几十年,陈德华时刻都没有忘记余安迪医生当年给他治疗的情景,他还特意打听余医生的住址想去看望。

2013年是手术后的50周年,陈德华又想起了余安迪医生,他打听得知余医生三年前患上帕金森症住院了,于是,陈德华找到病房去探望。“他这双手,救过我的命。看到余医生躺在病床上,我很心酸。”陈德华说。

昨天,看到余医生已经不能吃饭,只能靠插在胃里的食管来维持,陈德华十分痛心,他说以后会常常去医院探望余医生的。

医患楷模:

50年时光诠释典范

“余安迪医生是我的老师,我跟随他几十年,他从来都是为病人着想的。”余安迪的学生魏鸿蔼说。1949年余安迪就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实习医生了,1963年时他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主治医生,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是医院的劳动模范,成功地做过不少全国首例的手术。

余安迪住院的主任医生刘丰说,余安迪曾经是抢救向秀丽的医生,唐山地震的时候他也去灾区做过救灾工作,无论是高干还是普通病人,他都是一视同仁,用高超技术挽救病人的生命。

刘丰说:“陈德华50年都不忘余医生当年对他的抢救,半个世纪过去了还回来感恩、报答,也是很难得的。”刘丰说,余主任是医生的典范,陈先生是患者的典范,他们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一个非常好的诠释。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