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的竹笔书法已成一绝
筷子能写字?竹竿也能写字?
是的。88岁的李有志老先生就是以筷子或竹竿为笔,创作出一幅幅或苍劲或飘逸的书法作品。2013年,李老还受到邀请,他的80多幅竹书作品与毛主席手书的诗词、古诗词一起集结成册,以《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红色特刊》的名义编纂出版。
不过,你也许想不到,李老从60多岁才开启自己的书法人生。60岁学毛笔书法,70岁改毛笔为竹笔,李老的竹笔书法格言是:“老者学书,自娱自乐,不求成名,只需好看。”
李老用竹笔书写的毛主席诗句
花甲之年 当起书法小学生
李老原是河北省沙河市人。
1949年,李老南下福建泉州工作,长期从事银行、财政、计委领导工作,1987年离休。“离休后,我总是在想,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晚年?”李老想来想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还是书法这门艺术。
李老当过兵,管过经济工作,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在老战友的帮助下,花甲之年,李老拿起毛笔,当起了一名书法小学生。自费学习,积极听取名师指点,与书友切磋交流,积极向征稿单位投稿,李老热情不减。
竹笔书写的毛主席诗句苍劲飘逸
普通竹材 成就竹书作品
1996年,安徽滁州“竹笔大师”李国贞来泉献艺,李老受到启迪:自己不妨也尝试以竹当笔,演练竹书,自成风格。
找来普通竹子,断其一截,普通打磨,就成了李老的“神来之笔”。每当用心练习书法时,李老脑子里的事情就一扫而空,生怕出现败笔,但还是经常弄得满头大汗,废纸一堆。不过,他并没有知难而退,在反复琢磨、推敲别人的字形和写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
而除了竹竿,遇到有人遗弃的笛子,李老也带回家自制成笔。在李老的笔筒里,还有快餐店常见的筷子。“有一次,我在快餐店吃饭,看到店里提供的筷子一端相连一端分开,就带回家来,也成了我的书法工具。”
竹笔书写的邓小平语录
竹书成名 墙内开花墙外香
练字之余,李老注重选取好的创作文字,因为写出的字画,不仅为自己欣赏,还要让别人欣赏。他钟爱唐诗和毛主席诗词。选好文字,理解含义,使自己的感情与之相结合;还要考虑采用何种形式表达,确定章法布局,查字典找字型,李老力求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越来越多书法机构采纳李老的竹书作品。“晚霞书画基金”、《中国改革二十年书画作品精选》、《二十世纪知名书画艺术<收藏大典>》等纷纷将李老的竹书作品收编出版。有位书友对李老说:“你的竹书已经小有名气,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呀!”
2013年8月,李老收到中国艺术促进会等机构发来的邀请函,邀请他将竹书作品入编《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红色特刊》大型系列丛书。“我爱写毛主席的诗词,我的作品能与毛主席的诗词一起出版,十分荣幸。”从十数年来的书法习作中,李老挑选了80多幅作品,参与编撰成册。
“人生九十古稀超,数载神定竹笔描,编撰出书凝心血,顺心随意乐陶陶。”李老这样总结自己的竹笔人生。他说,每当完成一件比较理想的作品时,浑身发力、精神集中,既练字,又健身,何乐而不为呢?
![]() |
![]() |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1-14厦门“传奇保安”曾芝强被授予公安系统二级英模
- 2013-11-01儿童励志电影《木偶传奇》在泉港区峰尾开机
- 2013-10-24电影《木偶传奇》月底开拍 讲诉坚守着木偶文化
- 2013-09-24手机贴膜每月入2万元? 泉州同行:不可能,那是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