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有条小街,印象中满是回收烟酒的招牌。最近回去,以往熙来攘往的场景不再,听闻一些店主抱怨:“生意冷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年关临近,生意却依旧不景气,这种岁末清新成为反“四风”收获实效的生动注脚。
八项规定出台一年多以来,中央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勇毅持续发力,社会清正风尚愈来愈浓。一些人揣测转作风“一阵风”的观望情绪不断消解,顶风作案、依然故我者,更在故态复萌的惯习中碰壁触礁、付出代价。毫不松劲、久久为功,让一些领导干部备感“不自在”,却以风气的好转赢得了群众的掌声。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朴素的道理说明,作风问题绝无小事。仔细推究,许多腐败分子,往往肇始于对自身作风的放任,最终积重难返、酿成苦果。正因此,防微杜渐,及时清扫灰尘,祛除政治微生物,既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也是各级干部日日勤修的必要功课。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少了,在客观上也会形成一种现实的“倒逼效应”,促使那些穿梭于酒席饭局的人思考,闲下来的时间应该干些什么?比如陪家人孩子、读书学习、锻炼身体等等。纸醉金迷的色彩淡下来,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会真诚起来,彼此的关怀也会愈加真挚浓厚。从这个意义出发,涤清风气之恶,崇扬风尚之善,不仅让机关劲吹廉洁新风,更引领带动整个社会气象为之一新。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干部从内心认同反“四风”,而群众也为此喝彩叫好。
也应看到,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人难免产生“松口气”的念头。辞旧迎新之际,“跑部进京”、点对点送礼、隐蔽会所大吃大喝等现象仍有发生,“快过年了可以放松一下”在部分干部心中产生共鸣;一些人仍笃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绞尽脑汁规避上级检查和社会监督。如何巩固改作风成果,避免“四风”问题一抓就见效、一松就反弹,彻底革除沉疴痼疾?这是值得各级干部深思的一个长久课题。
古人说得好,“不日新者必日退”。反“四风”成绩斐然,各界有目共睹,然而辩证法告诉我们,成功的花朵中往往也蕴含着失败的种子。我们不能被反“四风”所取得的成绩遮蔽了双眼,以至于对一时的新面貌心安理得。只有保持“吹毛求疵”的心态、葆有追寻“日日新”的姿态、恒定抓铁有痕的状态,针对不断变化的实际,一步一个脚印、“千磨万击还坚劲”,才能以常态化的治理、制度化的手段,不断取得转作风的成效。
晚唐诗人杜荀鹤曾作《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现在第一批活动正处于收尾阶段,第二批活动即将开展,正可谓“平流无石”之处。方此之时,唯有坚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密切关注变化着的“病情”,方能使反“四风”成效更上层楼。(马龙)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12-30从源头上规范“会所”谨防“四风”死灰复燃
- 2013-12-30“查杀”不倦 “四风”不侵
- 2013-12-16反四风不会只是“一阵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