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可以说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可言。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有许多诚实守信的故事,流传千古,令人称道。
列国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至今人人传送,官员俞伯牙初识樵夫钟子期,二人意气相投,相互切磋琴艺,并约好第二年春天在汉阳再次相会。但钟子期忽然患病,临危之时,他怕失信还反复嘱咐老父,常到江边等候俞伯牙。当俞伯牙在钟父的带领在来到子期坟前时,悲痛欲绝,摔琴谢知音,留下了千古绝唱。
韩非子在变法期间,为树立朝廷的诚信度,在城门立柱,并告知谁把此柱搬到指定位置就赏银若干。开始没有人相信有这等好事,直到有一位农夫勇敢尝试并领到了银子,老百姓才得以相信,并因此提高了朝廷的诚信。
前辈先贤诚实守信成的典故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一诺千金是做人的典范。如今,在天津,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模范人物。天津道德模范王辅成坚持围绕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开展义务宣讲20年,宣讲场次近千场。他的宣讲有“约法三章”:站着讲,脱稿讲,不计报酬讲。一次,王老师腰疾复发,老伴劝他跟主办方换个时间,而他硬是拄着拐杖,站着讲了两个多小时。
但我们应该承认,当今社会由于价值观的扭曲,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个别人为了实现个人的升官、评职称、发财、评优等“理想”,至诚信于不顾,出现了一些假学历、假名牌、假业绩,给老百姓的精神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甚至损害了我国在国际的形象,很是让人痛心!
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大力提倡“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可谓深得人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大力推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着力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形成“构建诚信、惩戒失信”的机制,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真是大得人心。
笔者认为,要想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重信誉的风气,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各级政府,各级党政领导要起带头作用,提高政府的公信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执法、用人、用钱和关乎国计民生的决策上讲诚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第二,国有企业和知名品牌的生产者要进一步提高诚信度,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重合同、守信誉,提高产品质量,杜绝虚假广告,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健康。第三,各类教育机构,包括大学、中学、小学和幼儿园,要肩负起培养学生讲道德、重诚信的责任,要从广大青年、学生、幼儿抓起,培养良好的修养,夯实讲诚信的社会基础。第四,各类新闻媒体和文化工作者,也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全社会逐步形成讲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良好风气。(杨士军)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1-21曾厝垵创建美丽社区开展“文明旅游 诚信经营”宣传活动
- 2014-01-06黄兆琼:诚信经营的女强人
- 2013-12-30图书畅销榜还有多少文化诚信
- 2013-12-30闹市播“老赖”暴露社会诚信保障的苍白
- 2013-12-30“骗乞”透支乞丐诚信 要坚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