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谈创建〕
思明区委书记 游文昌:
持续 创新 为民 全民
——关于思明区文明城市创建的几点体会
在今年的全省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中,思明区以总分第一再次摘得桂冠。这是自2005年开始,思明区连续多次获得测评第一。这是对思明区持续创建、创新创建、为民创建、全民创建文明城区的最好诠释,也是思明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成果。
一是持续创建,推动文明长效发展。出台了《关于建立创建文明城市(区)长效机制的意见》,形成“巡查、点评、整改、督查、问责”五大机制,强化辖区理念和24小时工作理念,坚持“9+1”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模式,完善巡查“弹性时间制”、“互动巡查制”(城管和社区衔接配套)、“点线巡查制”(定点巡查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等机制,推动文明向常态化中发展。启动区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制定《思明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实施方案》,每季度由区文明创建指挥部组织人员对10个街道、6个系统、11个部门开展城区文明程度常规项目及特色项目文明程度指数测评。2012年,思明区率先在全市实现道路清洗全覆盖,并建立道路清洗长效机制。2013年,全面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中央、省市一有部署,思明区就有扎实行动,以行动落实推动。
二是创新创建,增强文明创建后劲。建立集社区监控、车载监控、智能手持终端和指挥中心技术于一体的思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城区“精确、高效、全时段”管理。建立文明创建网格管理机制,将辖内现有96个社区划分成96个网格(区域),按照“一格多人、责任到人”的运行模式,使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实现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地对接,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文明创建的后劲不断增强。比如,思明区在中小学校中全面开展“校园道德讲堂”实践活动,开辟校园“梦想田园”菜地,设置“文明礼仪”主题壁画、健康成长廊、名人榜样厅等创新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创新经验在中央文明办培训会上做了交流推广。
三是为民创建,丰富文明创建内涵。思明区的文明创建重在给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2013年5月,思明区成立全市首家“民生110”服务中心,该平台与32个部门联动,以热线(市话968180)、网站(www.968180.com)和窗口为依托,为辖区群众提供24小时各类民生事项的咨询、救助服务。免费为“三无”老人或孤寡老人安装智能“居家宝”,让“民生110”平台及时收集、反馈老人状况,并及时进行处理。仅2013年上半年,思明区就投入14.73亿元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占财政支出的67.88%。此外,思明区还成立12个慈善分会,建成10个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充实“爱心超市”、“爱心课堂”、“爱心餐”、“爱心小屋”等一系列爱心品牌,让更多群众受益文明创建新成果。加大资金投入,实施老旧居民小区改造工程,为一批老旧小区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增设电子防盗门和楼宇对讲系统,开展景观绿化、建筑外立面整治和休闲康体设施建设。一系列为民创建活动,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的同时,也丰富了文明创建的内涵。
四是全民创建,激发文明创建活力。2012年,思明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城市义工队伍并成立城市义工协会。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70多场“城市义工志愿行动”,招募社会义工约1800人,参与活动达5000多人次,城市义工志愿服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全省首支由退休工作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组成的1000余人的“幸福思明文明宣导队”,通过日常巡查督促和宣传,为文明创建奠定群众基础;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14支志愿者队伍的服务范围覆盖了思明区10个街道96个社区的每个角落,为贫困家庭、失学失足青少年、残疾人群等各类弱势群体送去关爱。良好的机制让爱心行动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人人可为。思明区还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出台实施《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办法》,见义勇为牺牲人员抚恤金达50万元。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有力维护,不仅激励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让思明的正义之风浩荡,更让思明好人层出不穷。近年来,全区共有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4人荣登“福建好人榜”、19人荣登“厦门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