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木工正在雕刻修缮淇源书院用的雕梁
1月5日,在荔城区拱辰街道东阳村的通礼祠内,数十根木材堆放在厅堂,2位木匠正在刨花、刻榫;祠堂一角,几位雕花师傅正在木头上刻画花鸟人物。他们这般忙碌,是为了修缮村里的古建筑淇源书院。
东阳村老协会负责人陈光华说,东阳村是历史名村,先后出过11名进士,更有“祖孙父子兄弟叔侄三世五进士”的佳话。东阳村的先祖陈道潜是明代理学名臣,其故居大门至今保存着一副“谏书光国史,理学继家声”的对联。村里最后一名进士陈池养主持重修镇海堤,当时保护了南洋平原20多万亩良田。同时,村里历史上还建造了九宫十八祠,都是典型的莆田本地建筑特色,悬山顶配红砖红瓦,淇源书院就是其中一座。1993年,东阳明清建筑群被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数百年风雨侵袭等原因,原先的古建筑现仅存15处,且大多年久失修。
图②:修缮后的瑞庆祠透出浓浓的莆阳味
近年来,村民们逐渐意识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重要意义,然而修缮资金从何而来成了一大问题。陈家华介绍道,村民们积极捐资,有钱的多出,没钱的少出,这样有的一两千元、有的三五百元凑起来,先后筹集了近百万元,对通礼祠、御史第、德基祠、福海宫、临潮宫等古建筑进行了修缮。有一位企业家一下子拿出了15万元,修缮瑞庆祠。目前,村里也在争取“幸福家园”试点和历史文化名村来提高知名度,争取相关扶持政策。下一步保护古建筑的路还很长,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把历史传承下来,也让后人了解历史,从先人和史迹中受到教育。
据介绍,修缮后的古建筑还得到有效利用。通礼祠现辟为村里的文化宫,是老人们活动的场所;德基祠现在是村民代表大会的会场;御史第前的广场每天都有村民在此跳广场舞。去年7月,东阳村还和莆田学院土木工程系合作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研究古建筑提供素材。(湄洲日报 周凌瀚 文/图)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1-07最美农民赖茂增:捐资修乡道 善心播田野
- 2013-12-18建阳民企热心慈善 捐资千万元
- 2013-12-16石狮旅菲华侨支持家乡教育20年载共捐资1000余万
- 2013-12-13石狮九旬老太简办寿庆捐资50万助教兴学
- 2013-11-12莆田仙游一中111周年华诞 校友捐资超4000万